同时拥有中国第一大气田、亚洲第一大天然气净化厂和中国第一的巴人文化遗址的普光被誉为“中国第一镇”,是当之无愧的。3月10日,春光明媚。四川宣汉作协开展了“走进中国气都,弘扬巴人文化”文学采风活动,我们有幸走进中国第一镇,心情无比激动。
这次采风活动,围绕打造“中国气都”和“巴人故里”两张地方特色名片,我们近20名作协会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正全力打造的aaaa级普光新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普光天然气净化厂,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下午还举行了文学作品和文化建设交流活动。
我们行走在普光新区——铜坎社区的街道上,听取该社区党支部罗书记的介绍。这里是拆迁户的集中安置区,居住着全镇上万人的移民。这里的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顾大家,有一种无私奉献精神和忘我牺牲精神。为了天然气的钻探、开采、生产,为了顺利实现川气东输,他们积极配合与支持中石化进行了三次拆迁,房子没有了,就自己搭建临时棚子,或投亲靠友,或在附近租借房子安家,或在街上购买房子;土地没有了,就举家外出务工经商,或在天然气开发区附近开小店,或者找开发项目部做民工维持生活。他们为能源开发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是新时期可爱的人,他们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群体,他们的精神永放异彩。
占地4200亩,被誉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普光天然气净化厂,现在虽投入生产一年多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输送到武汉和上海江浙等华东地区,但是,还有好大一部分失地农民仍没有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不过,他们理解政府与企业的难处,不怨天尤人。有的不等不靠,自己寻找门路,自主创业;有的暂时待业,还在耐心等待政府招商引资办企业。今年3月,投资1.2亿元的正原微玻纤公司在普光工业园开工奠基,广州富力达生物技术公司拟投资1.5亿元在普光原105厂修建占地207亩的食用菌产业园破土动工,宣汉星耀玩具厂4月14日在普光新区原编织袋厂投入生产,这些好消息都为普光的失地农民带来了就业的希望,让他们无怨无悔,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们坚信,政府不会忘记他们,企业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从干净整洁,平坦靓丽,绿树成荫的街道出来,沿着40米大道,一边欣赏,一边感叹,十多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川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齐名的川气东输首站的南面山坡上,居高远眺,雄伟壮观的净化厂全貌展现在面前。与净化厂建设一路走来,并见证着普光气田开发的钱副镇长 ,深有感触给我们进行了绘声绘色的讲解,让我们加深了对中石化建设者的了解与敬仰。他们在这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能源建设的奇迹。普光气田是中国最大的整装海相气田,已探明储量5000亿立方米,可开采3400亿方。由于开采深度最深达12千米,又属高含硫气田,无论开采还是输送与净化脱硫,难度都很大。中国石油工人50年代就在宣汉找油找气,由于那时科学技术和钻探设备都很落后,所以一代代石油人都无功而返。2003年夏天开始,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在当地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顶烈日,冒酷暑,钻山沟,爬峭壁,穿森林,披荆斩棘,流血流汗,终于发现了这片深埋地下亿万年的宝藏,圆了几代石油人50多年找油找气的梦想。而今,普光天然气净化厂投入生产近一年,具备年净化天然气150亿立方米,产硫磺240吨的产能。
要说天然气是普光的第一张响当当的名片,那么巴人文化则是普光的另一张大放异彩的名片。到了普光,不参观净化厂是一大遗憾,那么到了普光不参观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就等于没有到普光。
采风活动的另一站就是乘小船渡后河,亲临巴人文化遗址。我们下车来到铜砍洞石崖上,隔河远观,罗家坝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它是若干万年前,后河和中河交汇而形成的冲击小平原。听达州市历史文化学者邓高解密,这条后河就是因巴人始祖“后照”而得名的。中河意为“中原之河”,最初的巴人,为了扩充疆域,向南面推进,便有了“前河”。《山海经?海内经》曰:“西南有巴国,太皋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我们划小舟登上后河拐弯处的北岸,穿过一片绿荫,来到罗家坝最早发掘文物的土地上。沿岸垂柳依依,为罗家坝筑起一道绿色长廊,在一望无际的三角洲,油菜花铺成金黄的一大片,在灿烂的阳光下,光彩夺目,亮丽迷人。我们站在遗址上,参观了国务院2001年6批准罗家坝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立的石碑,聆听巴人遗址最初的发现者普光小学退休教师罗建洪精彩的回忆。此时此刻,大家心潮澎湃。眼前仿佛出现巴国古战场,刀光剑影,搏杀震天。约4000年前,古代巴人在后河流域繁衍生息800年,后来巴国被秦国灭掉,巴族神秘消失,成为千古之谜。巴人逃避战乱散居各地。据考证,现在宣汉县龙泉、三墩、漆树和渡口等土家族乡镇的土家族居民就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他们在雄奇秀丽的百里峡生产生活,还保留了古代巴人跳“巴渝舞”、唱“薅草锣鼓”、住吊脚楼等民风民俗,他们是巴人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承者。
罗家坝遗址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自1999年9月以来共进行了三次发掘,在不到1000平方米的范围内,清理了墓葬75座,灰坑63座,房址一座,共出土文物1200余件,陶片标本3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一件,2级文物2件,其它有考古意义的多件。特别是疑为王侯陵的33号大墓,出土了大型青铜器、巴式青铜兵器和巴人印章,填补了巴人文化研究空白。这些新出土的文物,已转移到各级文管所,供考古专家研究。相信,在今后更大规模的发掘中,会有更多的惊人发现,一个个有关巴国、巴人、巴人文化的谜团被揭开。
我们穿梭在蜜蜂飞舞的田间,脚踩水泥板铺成的路面,有说不出的喜悦。青年女诗人向萌因激动而掉进了路边两米高的菜花丛中,一时不见身影。我们头顶越来越烤人的太阳,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片神秘的土地。
在下午的作协交流会上,特邀嘉宾市作协主[xi]邹亮给我们会员带来的好消息,市文联主办的《巴山文艺》复刊了,市作协还成立了巴山文学院。曾经闻名全国的巴山作家群,就是以《巴山文艺》为平台,走出了雁宁、谭力、罗伟章等享誉全国的11位中国作协会员。邹主[xi]还说,罗伟章是从普光走出去的青年作家,他希望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更多的罗伟章走出来。
县文联的姚主[xi]建议说,希望以后作协采风要改一改,叫采风创作,要避免以前那种只采风不创作的毛病。他说得对,就好比我们从罗家坝油菜花丛中看到的一样,蜜蜂辛勤采集花粉的目的是酿蜜,而不是闹着好玩。我们要学习蜜蜂精神,采风后要创作出满意的作品奉献给社会。
由此,我想到了该镇党委书记老蒋,放弃周日休息,拔掉输液针头,带病来参加交流会。他一是出于礼节,更重要的是拜托我们回去以后,好好宣传普光精神。他从普光人在天然气开发以来创造的惊人的征地拆迁速度,从群众顾全大局,舍小家顾大家所发扬的无私奉献精神,从广大干部几年如一日,放弃假日,敢于破难攻坚,开拓创新,忘我工作,不胜不休的敬业精神,所提炼的普光精神,值得我们大书特书,发扬光大;他还请我们好好宣传普光美丽的山川、灿烂的巴人文化和现代文明,为共创普光美好明天,不惜笔墨。
我们相信,普光有得天独厚的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有悠久的巴国古文化,广大普光人会继续发扬普光精神,努力建设新普光。不久的将来,川陕高速公路穿越普光全境,罗家坝巴人文物馆在原普光中学旧址竣工,aaaa级普光新区创建成功,宽阔笔直的40米大道从新区过净化厂一号桥,到铜坎洞应急道,跨过后河大桥,继续东延至罗家坝,再过投资1600万元的中河大桥,连接巴人老街。到那时,普光就名副其实地建设成为西南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了。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全文完-
▷ 进入美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