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在与几个同样是爱好文字的朋友,互相交流、学习的时候,我们经常一致地认为:现在好多的文学作品,难以让我们与作者产生共鸣!
为什么?是我们这帮不入流的读者文化底蕴极其的洼,没有能力领略到文学作品中的深邃,才会产生此种感觉的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就连作者也暗耐不住固有的“油墨满屋飘”典雅之风,现在的他们就如同t台上的模特儿,经常被那些金闪闪的聚光灯所团团围困着。
刚开始,因为经常伏案写作的缘故,那些作家们当面对聚光灯的时候,自己未免还有些拘谨甚至萎缩。但是,等到那些作家们渐渐适应了聚光灯的华美感觉之后,他们便乐死不疲地被众多的媒体竞相追逐着。
终有一日,那些作家们会忘乎所以,全然不知自己竟然是一个“大”作家!
我无法置信,就这种状态长此以往无休止地继续下去的话,那些作家们还怎能写出来惊世的佳作呢?
在此声明一点的是,我并非排斥作家们“明星”化。毕竟,作家们的名气,是靠着自己优秀的文学作品,才吸引来了一群钟爱自己的粉丝。但谁都一样,当才气和名气等因素,渐渐聚拢到那些作家们身上的时候,那些作家们的内心就肯定会无休止地膨胀,从此,那些作家们再难以回归到曾经最初的写作意境之中了。
因此,现在大多数的读者,都在抱怨着,绝大一部分作家们文学作品集的质量,一本不如一本,一本比一本差!
我参加过几次文学讨论活动。但是,我每参加一次这样的活动,就后悔一次。
想必大家都知道或看见过菜市场是什么样的景象,那么我可以告诉大家,那些文学讨论活动中的场景,和菜市场的场景真的没有什么两样。
文学讨论活动,应该是以畅谈文学为主,也可以围绕着文学这个中心,感悟着我们的生活、生命等方面。可我每次参加文学讨论活动的时候,总是感觉当时的空气中有一股隐隐的火药味儿夹杂在其中。
众位的作家们,总是指责、甚至歪曲别人的文学作品,相反地又把自己的文学作品提溜出来,连声叫好以求得别人的夸赞。记得是在去年,我参加了一个诗歌讨论活动。当时那个活动的主持人是我国诗歌界还比较响当当的一个人物。而在活动中,他却拿着一首被好多家纸媒文学版面所转载过的诗歌进行攻击,最终他居然把这首诗歌“诽谤”得一无是处。
如果,他就事论事光光只是针对这首诗歌倒无可厚非,可他“诽谤”了这首诗歌了之后,他居然把自己“嫉妒心”的苗头指向了这首诗歌的作者……
我本是以一个“刚出世”的心态,无比谦逊地与那些作家们靠近,去向那些作家们学习和取经。可让我怎么也寻思不到的是,那些作家们竟然如此地粗鲁不堪,就像是西装革履的绅士当众骂街一样无法让人们接受。
我站在实事的面前,又一次地让自己大开了视界:学问再高、再儒雅的人物,其实他们都只不过是善于伪装的凡夫俗子罢了!甚至有的时候,普通人会极力地寻找着公共卫生间,来解决自己的大小便问题;而相对而言的那些学问高、儒雅的人物却全然不顾脸面问题,只要他们愿意,到处都可以是自己的公共厕所。
字,如其人!一个作家心灵的曲与直,会直接或间接从其人的文学作品中找到标准的答案!
每次的文学讨论活动,作家们争先恐后地提溜出一长串一长串的文学理论,就好像大家在互相攀比着谁的“墨水”味儿更要浓烈一些似的!在其中吸取养分的我,的确是收获颇丰。不过,几百年前的文物从地底下挖出来之后,是必须要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修缮,否则那几百年的文物就只能是无止境地腐朽下去。再者,写作到了一定境界的时候,就如同是无拘无束的野马在宽广的草原上狂奔,如果文学理论的缰绳总是时刻地套在写作的思维当中去的话,那么笔下的那堆文字却只能像篱院中那匹被拴住的“小马驹”而已!所以,陈腐僵化东西总是难以从我们的内心里剔除掉,这就是制约思维发展和进步的绊脚石!
什么才叫做是真正的文学?我觉得,真正的文学是灵魂深处流淌出来最真实的产物,这才叫做是真真正正的文学!
既然如此,哪位作家敢在此诚诚恳恳地回答,你写出来的文字符合上述的条件?你写出来的东西的的确确叫做是文学?
有!但少之又少!
“心之作”难以寻觅,但它并不等于没有,而且我觉得它数量绝对不亚于知名作家们作品的总量!
它,就藏匿在“民间”!
可是,我们越来越注重文学作品背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东西;而越来越漠视文学作品,本身最根本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现实的我们已经背弃或湮灭了文学本身,所蕴含的最初的东西,是金钱等利益,催使那些真正的文学瑰宝“暗无天日”与世阻隔!
“写作是痛苦的”!风平无浪的写作,压根就不是什么文学!而发出如此感叹的作者,是因他的生活本来就是沟沟坎坎坑洼不平的,他的每一次写作其实都是在倾诉着自己现实生活的真相,他把生活所有的镜头尽量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原原本本地书写出来。
写作时,他每一次真实的回忆都是在隐隐作痛,笔下每一个文字都是他刻骨铭心后的“遗痕”!
这才叫“心之作”!
“心之作”,本就应该是如此产生的!
-全文完-
▷ 进入九月晓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