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儿子周海婴于4月7日凌晨5时36分病逝于北京,享年82岁。周海婴1929年9月生于上海,鲁迅是取“生于上海的婴儿”的意思给他起名,曾任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现任全国政协委员。
作为鲁迅的儿子这种特殊的身份,周海婴自称活在“人场”里,一直生活在鲁迅后代的阴影下,压力很大。关于周海婴的“价值”究竟是因为是“鲁迅的儿子”还是“活出自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腾讯网评论里有冯海宁的一篇文章《周海婴不仅仅是鲁迅的儿子》,这篇文章原题是《鲁迅之子的个人价值不该被遮蔽》,总的来说,就是周海婴不是靠鲁迅的名气来活着的,他是活出自己的。文中列举了三条理由。一条说周海婴一生对于研究鲁迅做出了重要贡献,写出了研究鲁迅的专著《我与鲁迅七十年》,还把鲁迅的手稿和遗物捐献给了国家。作为名人的后代,他研究他的长辈第一是为他的名人长辈多做宣传,第二也可以为自己脸上贴一点“金”,因为自己是名人的后代,掌握的资料肯定比那些不是这种身份的研究者要权威,所以他们的“揭秘”也更容易让人信服,就是他们所掌握的资料只是道听途说的别人也不大会怀疑。比如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不是也在大力宣传他的祖父和他的祖母杨开慧吗?第二条说对于争论鲁迅,不见周海婴特别的辩护。鲁迅本来就存在着很大的争论,这也一直是鲁迅研究中存在着的一个问题,既然有争论,肯定说明鲁迅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本身也是被政治利用被拔高了的,周海婴自己肯定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知道不能无理无据地去为自己的父亲辩护,因为越辩越说明自己的无知,越辩越使人对鲁迅的形象有所怀疑。第三条说他不吃“鲁迅饭”,吃的是“无线电”这碗饭。试问周海婴在他的专业“无线电”方面有些什么建树?对国家的无线电事业有哪些贡献?如果他不是鲁迅的儿子,试问我们有谁会知道有一个“无线电专家周海婴”?其实周海婴除了有“无线电”的爱好和摄影的爱好之外,他是一个彻头彻尾大吃“鲁迅饭”的人。他不光身兼各种鲁迅研究会的名誉会长,还在坐享鲁迅给他遗留下来的无数无形的财富。1980年12月,周海婴写信给胡耀邦,提出了追索鲁迅著作稿酬的要求。他的理由是:需要一大笔钱,“送高考未被录取的孩子出国半工半读。”1981年3月下旬,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到周海婴的一封信,信中说:“请将历年来鲁迅书籍的版税、稿酬予以结算。”可是早在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冯雪峰就劝说鲁迅遗孀许广平和周海婴接受稿酬,那时他们说啥也不要。1952年4月14日,许广平和周海婴联名写信给冯雪峰,“我们特诚恳地请求您帮助我们通知有关方面把我们对鲁迅著作的版税以及国内外一概停止支付,这个表示,在近日的学习检讨下,才忠诚向您提出,是因为我们已经明白了不应该不劳而获的过着享受生活……”。一直到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劝说许广平和周海婴接受稿酬,他们执意拒收。1958年2月20日,许广平、周海婴联名给人民文学出版社王士著写信说:“我们不止一次地表示过决心,就是把版权也交给国家。但前些天忽又听您谈起人民文学出版社还保存着历年来鲁迅著作的稿费,当时我即当面请求迅将这笔稿费上缴给国家,以作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建设的一砖一瓦之用,千万不要再耽搁了。惟恐我们口头说的还不够确切,又使你们谨慎小心地保留下来,故特写这几个字……从速了此一件心事。”白纸黑字,鲁迅的稿费和版税以及版权不是已经捐给了国家的吗?为什么现在周海婴又出尔反尔要索取呢?周海婴的回答说那是“三反时写的”。就是说以前写的那些都不算数,以前那都是我妈写的,不能代表我的意思,我现在就是要讨回那些钱。试想,1958年周海婴已经是“奔三”的人了,又不是个小孩子,不可能自己没有主见吧。因为他是鲁迅的儿子,身份不一般,所以他就可以“出尔反尔”,你换了别人试试看?由于他的特殊身份,写信给胡耀邦,胡耀邦也不得不卖个面子给“鲁迅的儿子”。当时周扬还在世,经他与几位同志研究,决定满足周海婴的要求:将人民文学出版社存的二十七万元、中国青年出版社存的二万元鲁迅稿酬全部交周海婴。1981年9月2日,国家出版局发文下达这一决定。当钱到手以后,周海婴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原有稿酬应当计息,继续结算1958年以后的稿酬。真是钻进钱眼里去了。在“天涯杂谈”里有一篇网友杨不仁转载刘逸明的文章《周海婴,别以为自己是鲁迅之子就了不起》的文章,文中转载了2010年10月28日《新安晚报》上的新闻:“安徽王先生因注册了"鲁迅。cn"、"鲁迅。中国"”以及对应的繁体字域名,结果被鲁迅之子周海婴诉至法院,10月26日下午,此案在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庭开庭审理。按照著作权法来说,周海婴的行为虽然是在给鲁迅维权,但其实质目的还是离不开一个钱字。当许广平们在大肆谩骂周作人等鲁迅研究者在“吃鲁迅饭”的同时,其实真正在大吃特吃“鲁迅饭”的人还是许广平和周海婴他们。著名作家余杰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海婴:你不仅仅是“鲁迅的儿子”》,有一段话,“周海婴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忙于出席各种关于鲁迅的纪念活动和会议,以及撰写回忆鲁迅的文字。让我惊讶的是,在诸多鲁迅的阐释中,周海婴对鲁迅的阐释离鲁迅最远。他致力于替父亲"填补漏洞"——然而,这样的工作纯粹是"无用功"。”照余杰这么说,冯海宁的第一条就站不住脚了,周海婴的“鲁迅研究”只不过是“无用功”而已。余杰在文中还有一段话,“近年来,周海婴又忙于打官司、打种种与鲁迅有关的各种官司:追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鲁迅全集》的稿费,状告"鲁迅学校"的侵权行为等等。他声称,官司胜利之后获得的巨额赔偿自己将分文不取,全部捐献给公益事业。他还声称,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捍卫"父亲。然而,让我迷惑不解的是:与其浪费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在关于"鲁迅"的琐事上,他为什么不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无线电事业,踏踏实实地做点研究和贡献呢?假如鲁迅在世的话,大约是不喜欢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捍卫"自己的。作为一个坚定的个人主义者,他当然是希望儿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活之路,即"活出你自己来"。”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冯海宁等列出的那些理由都是没有说服力的,他们只是在为周海婴“辩护”,这种辩护也是苍白无力的,无法掩盖住周海婴是作为“鲁迅的儿子”这一特殊的身份受到社会关注的,他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特殊值得称道的个人价值,如果离开了鲁迅的光环,我想,一定没有人会知道他。
-全文完-
▷ 进入四大名捕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