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望晓源遐思明然

发表于-2011年04月10日 清晨7:53评论-3条

那天,登录《都昌户外网》,好友红生的一篇《读望晓源》散文闯入了我的眼帘。文中的景、像、物勾起了我心灵深处的那一缕牵念。

我曾经和朋友们提起过想要二进望晓源,去征服三尖源。三尖源峰是武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拨647.3米,为都昌全境第一高峰。“三尖源” 林区亦是都昌县一块正在开发中的红色旅游景区。人文与自然山水景观有机结合的森林公园。它的地理位置优越,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物种繁多。林区共有山林面积20多万亩,毛竹1500万株。境内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二十多处,人文景观十几处,革命历史遗迹尚存,地形地貌奇秀,山水风光秀美、诱人,环境质量优良。景区盛产香菇、木耳、竹笋、茶叶、石鸡、石鱼等,旅游业的自然基础十分厚实,2005年已申报为省级森林公园,现已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走进望晓源,是在2009年的八月。那次的游历因了气候的无常,还未来得及在里面转悠开,便草草地收场了,这不免给我们一行的驴友们留下了一份深长的遗憾与期盼。

原本,2011年3月27日的朋友们重游三尖源,事前我是打算去参与驴行的。可没想到《九江新闻网》的一众网友们也是在27日那天走进都昌来看发展、看变化,为尽地主之谊,《都昌户外网》需派出人手配合他们的行动。于是,我便随寂寞如烟、雨后阳光二兄放弃了这次二进望晓源的机会,加入到了《九江新闻网》的这个活动中去了,这不免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遗憾。

“望晓源”是座落在武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也是整个三尖源景区的核心。据说村名的由来,一说是得益于山上那些生长独特的“望晓松”;还有一说是,当年时任红军游击队长的曹军直于七七事变时在景区题写的摩岩石刻“望晓源”三字而得名,寄托了仁人志士渴望大革命胜利早日到来的心愿;山中另一处“复兴岩” 的石刻,亦是曹军直于抗战胜利的时候慷慨而书的。表达了革命战土期盼民族复兴的良好愿望。据此看来,对望晓源村名的使用,于继承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人民来说,后者这一说法的可信度较大。

“望晓源”村的西头有两棵高大的银杏树,冠盖相连,虬枝相挽,雌雄并肩,人们呼之为夫妻树。那一幅相拥相偎,亲密无间的融融情意不知羡煞了多少的游客,警示了多少“围城”中的人们。

在距夫妻树不远的地方有个清澈的水潭,名曰:“龙潭”。相传,这是明太祖洪武元璋避难望晓源时汲水的地方。但见潭水甘甜清冽,水中游鱼分明,翔游其间,好不自在,故名“龙潭”。东去五六百米,便是当年朱元璋及将士们饮马的水塘,无独有偶,当年的皖赣特委书记柳真吾也曾率红军游击队的战友们经常在此放饮战马,坚持革命斗争。

1935年3月,柳真吾在都昌曹炎口鹰峰尖召集田英、陈守华、沈友知等人开会,研究在武山建立游击根据地问题。会后,柳真吾派田英、陈守华赴赣东北,与闽浙赣省委取得联系,请示工作。4月,匡龙海、田英率部回武山,与柳真吾会合,在都昌“望晓源”成立中共都湖鄱彭中心县委,田英任书记,委员有陈守华,戴其明,邵荣兴、华永标、苏远全、石书文等人。以上冲、下冲、曹药、曹洪、石家大屋等5个村庄为基础,建立以武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并将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部分伤愈人员共50余人并入,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都鄱湖彭游击大队,由匡龙海任司令员,田英兼任政委。下分两个中队,第一中队队长饶炳成,副队长王全明,指导员翁祥来,第二中队队长谭谋,指导员曹连洪。中队各下设两个班,还有直属警卫班,班长有陈永龙、张修全、方明、陈晓佐、黄光裕。这支由***员、老红军战士组成的50余人的队伍,建立起以武山为中心的都湖鄱彭游击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1936年春,原皖赣分区区委书记柳真吾率警卫人员,从望晓源到浮梁、婺源一带寻找闽浙赣省委,在去鄱阳的途中住宿时不幸暴露,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途中,时年三十七岁。随之,都湖鄱彭游击大队司令员匡龙海也因斗争需要离开了都湖鄱彭地区,因此,之后坚持这个地区游击战争的重担就落在中心县委书记田英同志的肩上。田英在指挥战斗中有胆有识,机智灵活,勇敢果断,经常巧妙化装,奇袭敌人,取得多次战斗的胜利。

1938年1月,根据陈毅的指示,田英带领短枪队返回大港,设立“新四军都昌留守处”并任办事处主任,公开进行革命活动。国民党反动派对田英一直怀恨在心,于4月5日制造了“大港惨案”,将田英等留守处的七位同志杀害。田英牺牲时年仅29岁,他的遗体被革命群众偷偷地安葬在望晓源村后的山冈上的。

白色恐怖时期,陈毅同志和皖赣地区特委书记王丰庆同志曾先后到过这里指导革命斗争。从此,昔日沉寂的望晓源便与轰轰烈烈的中国大革命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找到了属于它自己的位置。走进今天的望晓源村,革命战争时期的原新四军驻都昌留守处、土地革命战场、抗日战壕等旧址依然保存完好,是一本现实的革命历史教科书。

记得红生说过,望晓源是一本书,自然的书,生态的书,其实,它更是一本红色的宣言书。而我今天还要说,望晓源,它并不仅仅是那么简单一本书,它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一座蕴含丰富的资料库,一幅融人文、生态、自然、红色革命于一体的历史画卷,一套红色封皮的小百科全书。走进了望晓源,你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地渺小和多么的微不足道。

写到这里,不由我遐思神飞,眼前竟浮现出望晓源梦幻般的身影来。倾刻之间,我的身心完完全全地醉了,醉倒在了对望晓源的深切向往之中。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由信笔写下:“望晓松前望晓源,望晓源里英烈坚,民族复兴存大志,誓教中华都红遍”几句话来。并在心里暗暗地叮嘱自己,我一定要二进三尖源,重读望晓源。我期盼着!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明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亦源推荐:亦源
☆ 编辑点评 ☆
亦源点评:

通过作者的文字,给我们介绍了江西都昌境内三尖源国家级森林公园,而望晓源是三尖源核心景区,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有厚重的革命历史,无不令人向往,我们同样期盼着!

文章评论共[3]个
委委-评论

问好作者....at:2011年04月10日 上午10:17

明然-回复问好委委老师,早安! at:2011年04月11日 清晨7:33

文清-评论

前来拜望朋友!祝平安一生,快乐永远!at:2011年04月11日 晚上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