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春天随笔】清明时节说清明温筱鸿

发表于-2011年04月06日 早上9:42评论-3条

此刻,窗外却下起毛毛细雨……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坐在电脑旁边,回想起白天上坟祭祀先人的点点滴滴,忧伤便悄然走进我的心头!

年年岁岁清明去,岁岁年年情依旧!关于清明节,千百年来,早已就成了我们中国人们一种祭祀祖先,扫墓怀古的节日!

清明节又别称“寒食节”,相传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最初的时候,只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民间也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谚语就是对清明节气最好的佐证。而后,因为清明与寒食的日子较为接近,逐渐,清明与寒就食合二为一,于是,便使得清明原来的意义又多了一层含义。寒食是我国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而现在的清明节,主要也就是最早寒食节的含义了。二00八年,这个节气又用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为我国的法定日!

也许今天是一个怀念已故亲人的特殊的日子,我们相聚,口里大多都是在谈论着自己身边那些已故的人,以及已故人的事,回眸,一个个,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撬开我们的心窗,也是这个缘故,我们在心里免不了要产生伤心、快乐、怀念、叹息等多样情怀!

吃过午饭,我们一家人便一起踏上了上坟的路!清明,又是一年一度踏青的开始,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两旁早已有着星星点点的绿意!柳树枝条发青,黄黄的柳芽也在枝条上放歌,河槽两边的杨树,在散落的阳光里也不甘寂寞,从他们泛青的皮色里,也能发现春天的信息,乌鸦、麻雀、斑鸠,啄木鸟,在树林里上跳下窜,唧唧喳喳的声响,也似乎是在唱响着这个季节的赞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这句诗淋湿了千年来在清明上坟祭祀人的心,清明与这句诗结缘,于是每逢清明,我们总会听到这句熟悉的诗句!今天也不列外,在上坟的路上,当我沉浸在一阵无限的怀念之中时,这句诗便再次从远处迎面而来,那是一个孩子声音!甜甜的,拨动了我们上坟人的心弦,也为此,我下意识地向前方眺望,在我们百米之外的不远处,行走着一群上坟人的身影,有大人、小孩、妇女,在淡淡的阳光里,影影楚楚,给行人留下了一串串美丽的情景!

现在,再回首那些情景,依然能掀起我久久的心跳……

以往清明,我总是跟在父亲的身后,拿着祭品,听着父亲一次次讲述那些已故人的往事,那时,父亲是主角,一切都是随着父亲,而每一次伫立在祖父母目前的那一瞬间,父亲总要沉默良久,将贡品摆放完毕之后就会跟在父亲的后面叩拜,也在那一刻,我便会想起我慈祥的祖母,岁月碾碎了我们身后一串串脚印,可祖母的神情悠悠然在!

而今年的清明,对于我不同的,是我的父亲却成为了我们这次祭祀的已故之人!相逢清明,在这个千年相思祭祀的时刻,想必那九泉下的老父亲,也能够感知到我们儿孙们来看望他的心情吧!在上坟的路上,我一次次地垂问,一次次的缅怀生前父亲那一个个熟悉的影子,岁月可以淹没我们身后的脚印,但永远也淹没不了我们人间里的那份亲情!

我家的坟地路程较远,行走在半路,我哥哥给孩子们讲起寒食节的故事:相传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个叫介子推人。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于是,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便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因此,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早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就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却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讲到此处,哥哥问我,你知道那诗句写的是什么吗?我遥遥头,孩子们更是一脸的茫然!虽然我对寒食节也了解一些,但让我记起那篇血诗还真的有一些难度,做学问吗,就得老老实实,我首先查阅了一番资料,这首血诗原来是这样写的: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面对血书,晋文公深明大义,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面。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还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在走时,他特意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到到宫中做了自己的双木屐,每天望着叹道:“悲哉!足下!”据说,在第二年的这一天,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介子山祭奠,表示哀悼。他们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仿佛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将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的怀念。于是,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而且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也由此,后来的清明节被人们称为寒食节!

这个传说在我们中国文化里广为流传!今天再翻阅,依然能够掀起我们对已故之人的一份深深的怀念!

从墓地回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天气刮起大风,似乎就要下雨啦!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于是,在心里我又一次地想起了中学时曾读过杜牧这首《清明》的诗句!怀念之情,相思之人,便历历在目!在清明时节写下这些文字,一是要告诉我们人活着要学会感恩,二是将深深的怀念,变成一种对生活的信念!这就是我今天要写下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之一吧!

2011.4.5

写在2011年清明节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温筱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精华: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清明自有传说与来历
清明时节话清明是文化秉承的意义
同时体现和标明对前人的敬仰与怀念
对生活的信念及感恩

文章评论共[3]个
罗军琳-评论

学习了(:002)at:2011年04月06日 上午10:06

谢文龙-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朋友!at:2011年04月06日 中午2:33

文清-评论

读老朋友的文章,让人受益匪浅,学习了!at:2011年04月06日 晚上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