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斗来咪发少啦谢 (散文)金矿

发表于-2011年04月04日 上午10:32评论-1条

斗来咪发少啦谢 (散文)

金 矿

当年我的中学时代正逢上教育的断层时代,初中没有毕业就开始搞革命,一九六三年进初中,到一九六八年十月才被推荐上高中,不用考试。但是只有贫下中农子女才有权利,我家是中农,父亲没有历史问题,总算跟根正苗红的同学沾了光,走进了一所原只是初中的学校,延读高中。

说来笑话,当时学校招了两个班,班级不叫班级,却改成“排”的编制,我被分在一排,前面还要加个“红”字,叫“红一排”。这就是红海洋的象征,同学不叫同学,叫“红卫兵”,学的课本没有教材,主要读物是“红宝书”,每人胸前佩戴“领袖像章”,整天大批判、大字报、大辩论,还要“学农”,到有关生产队去劳动。在现在想来那高中纯粹是二年半的假文凭,根本没有学到高中应该学到的知识。

至于学业怎么样,倒不是我这篇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我要记述的是“斗来咪发少啦谢”。也许有人会茫然,这叫什么意思?当时班级有七位女生,我们男同学都到了青春期,研究女性是必然。这几年我喜爱写一些女性文学作品,前不久才有这个兴致,通过调查了解来的信息,决定把这七仙女的既往写出来,表现她们一个小小女性世界,我是搞民间音乐的,把这七女就用“斗来咪发少啦谢”七个音阶来取代吧。

“斗”

第一位得介绍当年红一排的知名女性。“斗”是班级的生活班委,日常生活能力很强,人长的还算秀丽,颇有自尊心,很受老师的喜欢。生活班委职责是管同学生活,她很是吃苦,首先是每周星期一要为住校生订饭,我们把带来的米交到事务长那里买饭票,然后交给她,这样一周就有饭吃了。

我平时是马大哈,下课就到乒乓球室跑,经常会把定饭事忘了。偏偏“斗”女也没有主动同我要饭票,一周饭吃下来,到星期六发现饭票还在衣袋里。等我知道自己错了,把饭票还她时,她却说已经帮我把饭票交了,她说自己带的粮食多,叫我把饭票留到下星期再交。哎,现在想来,那可是天大的人情。可能这就是我的女人缘吧。到后来,她确实对我好,经常为我垫饭票。

也许只有我知道这个秘密,她告诉我事务长对他好,经常和她有那么一点“不清白”的往来,没有想到我同她沾了好大的光。记得到高二时,事务长被整,也波及到她。说她上学从来没有带粮食,我只好替她写了荒唐的证明,说是我带的粮食供应证送她的。那个事务长后来心里也有数,对我不错。其实当时“斗”已经是大女,大概性需求强烈,“不轨”不奇怪。我当时比她小几岁,不懂得男女私情。木讷得很,当时晚上我们两人经常在事务长房间秘密地学习聊天,她就曾示爱,我还真不敢和她有染,也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要是那些心术不正的公鸡头,恐怕早就守不了这个贞洁了。

她把我当着亲弟弟看,对我没有瞒她的隐私。快要到毕业时间,有一天晚上她偷偷告诉我说自己怀孕了,请我帮她想个办法。哎,当时我姐姐在卫生院工作,就替“斗”女肚里货偷偷地处理掉。现在想来也可笑,这事关我哪一门,我要出面做这种事,她的那真正情人为什么不出场呢?

“斗”也许就是靠成熟沾光,当时在同学时代就有了社会交际,连公社干部中她都有好多熟人,紧张的商品她能买得到,家里的生活过得比我们家好。其实还不是靠她那成熟的女色,少女秀丽而多情正是她的资本。

临毕业时,她还提出姐弟来个小合影做纪念。有好多同学都笑话我们,说这已经超出了常规。偏偏我们都不在乎。毕业后,我们俩还相互亲情走动,有一次在她家,家里没有其他人,我们就在一个房间里聊天,不知道哪来那么多的话,天南海北地乱侃,不知不觉就天亮了。

毕业后,那时社会上缺教师,她做了民办教师,毕竟有几分姿色,谈的对象是部队的后备干部,退伍后也做了教师,后来是他们学校的校长。大概她的野马心到那时已有所收敛,不然校长是不会心甘情愿戴绿帽子的。大概在十年前,听说她的男人得食道癌去世了,孩子能力还不错把丧事办得还算排场。有一次看到她,还是那种好打扮,仍然是俏丽的半老徐娘,也许到这个年龄我们都不修边幅了。我同她开起心来,按照你的需求,干脆再婚得了,守寡值不得吧。她还是那样不瞒我,说还是弟弟知道姐姐的心,孤灯难熬啊,但眼下又没有合适的,我总不能同一个大老粗过后半生吧,要强是我的本性。我以前搭理的都是可以的人。没有办法还是打打野吧,他有老婆规有老婆,暗地里来来往就可以了,不能拴在一棵树上吊死,这样打得起放得开,自由一点。

这几年,听说她早已退了休,听她乡镇的同志讲,她人还是那么风流,名声不太好,和一个二老头的个体大老板姘居着,那大老板老婆不问她们。没有想到她还有那种魅力,人家大老板包二n都是年轻的,怎么心甘情愿要她这老太婆?

“来”

“来”女当时也是班级干部,是班里团支部书记,我记得发展入团还是她介绍的。她的品行同“斗”女完全不同。人长的不俏丽,属于很严格的“老古板”派,平时同男生很少讲话,一是一二是二。当时虽然没有课本,她却注重勤奋学习。对自己要求严格,都是把上届高中学生学的旧书找来,坚持自学,不懂就问老师。在动乱时代能做一个学习型的学生干部就了不起了。

她特别注重钻研数理化,我偏科语文。平时倒没有多少共同语言。学习讨论又不在一个组,平时交流不多。那个时代在学校出名的学生多是活跃分子,她不喜欢唱歌跳舞,不喜欢言辞辩论,不喜欢写字绘画。学校的文艺宣传队、批判小分队、活学活用讲用队她都没有参加。所以也就不出名,显得平平常常。

我们乡间有一句俗语叫“好猫不叫”,还有一句叫“老实驴子偷麸子吃”,别看“来”女平常不善言语,从来不与男生亲近。哪知到后来才知道,她却是我们班级唯一在同学时恋爱成功的女生。就连我这个消息灵通人士也一直蒙在鼓里,那个男生在班里也是老土冒,看不出半点突出来。在班级上他们很少交流一句话,她们恋爱来往是既神秘而又诡秘,叫人看不出他们会有一点特殊的情感,只是到我们毕业离校,他们婚恋才向我们同学公开。

毕业后我们聚会时,我同她们开玩笑,战争年代叫你们做个地下党正适合,守口如瓶,不容易被敌人发现的。“来”女也坦白道,不隐蔽没有办法,第一个怕的就是你老弟,知道真相还不被炒作地沸沸扬扬呢。

原来“来”女的父亲是一位县委老秘书,属于干部子女,这一点我们同学时代都不知道。毕业后的年代干部子女可比我们优越多了,她的对象也同她沾了光。进高校不用考试,都是凭人情推荐。她老子先是把她男的拉到师范学校,她后又被推到师范学院成了文革后第一代本科生。她毕竟是学习型人物,应该是大学的高才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大市一所大专院校做了老师,后来又是学院的中层管理干部,其老公后来转口跳了槽,成了一名社会管理人员。人家毕竟与我们不同了,有学历有资历,还能不被社会重用吗?

那一年我考中级职称,这位同学老大姐还很帮了忙,她是学政教的,已经是高级职称,帮我猜试卷题目,对我进行辅导,还请改卷老师注意留心。其实她还是把我低估了,那次我的卷阅是少有的高分。我搞文学创作她也很是支持,引荐给她们学院文学高人,引荐她们学术圈子里的知名人士。承蒙她对我看法不错,说学了那么多知识,写出来的东西还是四不像,还赶不上我这老弟没有学历的人。还算她是慧眼识珠的。

有好多年不来往了,再说她退休已经离开学院,新家已经不知道搬到哪里,我这山药蛋乡巴佬很少进城,也不想巴结她们。也就无心再去探听事实了。总之她们夫妻应该算是洪福高照,是我们那帮同学中出类拔萃的人尖子。

“咪”

“咪”女同学曾是班上的玲珑女,个子矮矮的,小巧玲珑。座位和我这小个子男生靠在一起,都在前排。她坐在我后面,总喜爱同我没话找话说,显得无限地亲近。

由于初中时学制延长,当时我们上高中时基本都已经成人,也许是异性相吸,男女之间都有了一种朦胧相知的情感。我当时是班级的语文科代表,作文成绩是优秀的,加之毛笔字钢笔字都写得有模有样,也许就是这一点就赢得了这位玲珑女的好感。成了她的情感偶像。

女孩子从内心里对你倾慕,就会对你有一种神秘的羞涩。这种情感大概在只上一个学期她就有了微妙的流露,说实话我还真是全然不知。一开始是从借小说书引起的,她的母亲是文化人,家里收藏了好多小说书,正好我爱好文学,最喜欢看小说书,特别是文革期间遭到批判的一些经典小说我最喜欢看。因为座位靠在一起,她总是偷偷地借给我,《苦菜花》、《迎春花》、《晋阳秋》等一些长篇都是她借给我开眼界的。

每每一本书看完了,她总要同我讨论书中男女主角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一些描写爱情的细节,她都谈得头头是道,我记得是借《晋阳秋》书时,她有意在书中女主角兰蓉的爱情页中夹一个纸条,说叫我猜谜“好像对你说”反过来读,我告诉她“说你对象好”,我说没有对象也就不存在好不好的问题了。她说真是个大呆瓜。当时她竟然大胆地向我情感进攻,一次竟然要借一本禁书给我看,说千万不能给其他同学知道。原来是《性的知识》,还有手抄本《少女之心》,可见她对我真的有了爱意,我偷偷地刮鼻子羞她,说她不要脸。当然我还根本想不到和她谈恋爱呢。

有一次,星期六我没有回家,安排我看宿舍。她那天也就不回家了,吃晚饭时她请了我的客,一个班级就剩下我们两个人,她说就想和我在一起,不知怎么了有两天看不到就想了,我说有什么想的呢,毕业以后都各归东西了,她说毕业以后我嫁人都要靠在你家,我批评她说的是哪一门子傻话。星期天中午她非得邀请我到她家去作客,她家离学校不太远,五六里路,我去后,她家已经来了客人,有她姐姐和姐夫,她母亲忙上忙下很是高兴,我在她家吃了饭,回头她妈还送给我礼物,并告诉我离家远,要经常到她家,要把她家当着自己的家,让我感受到温暖,我很是感激那位可亲的母性。

回到学校后,她试探地问我,她的家怎么样,她的母亲好不好。我肯定是夸她的,她说她母亲特别喜欢我,想叫我做她家的女婿,我说笑话了,我家里穷可高攀不上,那是心里话。从那以后,她真对我特别亲热了。她还替我量了腰围,为我编织了一件毛线马甲。

我的家是标准的封建家庭,严厉的外婆根本不会让我有恋爱的自由,说我们家里的媳妇不要识字,识字的女子是飘脚鬼,时间不久就替我和我的表姐定了婚。在离毕业不长时间时,我告诉她说家里已经替我定亲了,她不相信,说你就不会造反吗?我说我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不依靠家长,看来没有一点点余地。她还说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感情吗,我说我自己还真的驾驭不了自己,也许是我的话伤害了她的心,她当时确实是生了不小的气,后来听她说还为此哭了一场,她说这样吧我们即使做不了夫妻也做一对兄妹,因为她没有哥哥和弟弟。

她母亲原来就希望她不要远嫁,想到年老时有个依靠。我婚后,她忍痛割爱,真不想嫁在我的眼皮底下,她说靠在一起会控制不了情感。到底嫁给了一个知识青年,很快和那位知青回了城,哪知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她已经怀孕的时候,丈夫出车祸丧了生。昏天黑地的她哭得死去活来,自己休克过去,孩子流产了,几乎想到了自杀。她姐姐想到了我,打来长途电话,我急抓了点钱赶到省城医院,还好她苏醒后看到我的到来感到很快慰,决心勇敢地活下来。

过后经人介绍他又嫁到江南的某个小山村,男人是开山的石工,没有想到的是那个男人脾气特别坏,经常虐待她,她又一次遭受到痛苦。含着泪写信向我倾诉,她家里毕竟没有兄长,我看样子就是她的亲人了,妻子也支持我去把这个事情处理好。我单身去了江南,以表哥的身份出现,同那个男的较起劲来,我说我们家姑娘也不是烂皮膏药,不然我就把她带回家。那个男人毕竟缺少点文化,哪里理论过我,只好大大认错,写下了决心书,表示以后不再虐待。在江南她遭到那么大的罪,在我面前撒起娇来,说只怪自己命苦。我批评她一定要摆脱自己过去不现实的情感,勇敢而独立地过好家庭生活。从那以后,我也尽量少和她联系,免得她牵肠挂肚,斩断了这种情思,多少年过去了,她的音讯杳无。有位女生曾到那个地方经过,我请她去看望“咪”女,消息说那里的采石场已经不存在了,“咪”女的家也不知搬到了什么地方。

“发”

第四位应该介绍“发”女了。“发”女在当时是全校公认的校花,很苗条的身材,瓜子脸柳叶眉,满头披肩秀发,长得特别美丽漂亮。加上她本身住在集镇上,是街道户口。在我们青少年时代,农民的收入特别低,一个劳动日只有八分钱,她父母都是单位职工,家庭生活优越,皮肤也特别细嫩,是好多男生和青年老师追求的目标。

那个时代有句俗语叫“三世修街七世修城”,说明城乡有着绝对明显的等级差别。那个动乱岁月,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好端端的美女同学生活也有波折。记得那是一九六九年春天,城镇居民大下放,美其名曰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素有第二县城的学校所在地集镇很快就拆迁的拆迁,有些不肯拆的就硬拉掉,把街镇上的居民全部搬迁到偏僻边远的生产队去安家落户。一个像模像样的集镇变成一片狼藉的废墟。曾经享受优越的街划子居民也都哭声嚎啕,俨然一场灾难降临。

这一天,美丽的校花一脸悲哀地来到班级教室,就像诀别似的同同学们告别,说对不起大家,我们全家都下乡了,没有办法再读书了。再见了同学们再见了战友们,班上几个女生都含着眼泪为这位美丽的校花送别,男同学更是很惋惜,都十分同情她的悲哀。那是几个月后的一次集体学农,我们全班同学到那个大队学农,大家都特地跑去看望她,她家当时住在临时的棚子里,门高个子同学得低下头才能进去,美女那美丽的容颜明显憔悴多了。那也许就是我们见到美女的最后一次。因为她以后已不到学校,也不再和我们同学。那次她同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十分亲热,当场还说了这样一句深情的话:“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

记得我们在还没有高中毕业时,就听到一个很不美好的消息,说美女被当时的大队书记给*奸了,大队书记因为犯破坏上山下乡罪做了牢。当时说美女也因此得了一场精神病,精神失常住进了精神病院。后来的听说就是美女无颜再面对乡亲父老,远嫁到外地,一直再没有回到过故乡。

大概是在十多年前,听一位和美女熟悉的女同学告诉我,美女嫁的人已经成为某大都市的商界大老板,在那里已经大发了,还有几个连锁店,成了标准的富豪太太,正像如今的时髦现象所表明的,“美女”就是富裕的资本。

然而岁月的变迁让好多社会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几十年以后的今天,当年的同学都已经面目全非了。前几年,我到美女所在都市出差,好奇的心让我真想去见一见美女太太。于是我拨通114查询,根据同学提供的她男人老板的姓名进行查询,很快得到了号码,接电话的正是这位美女,她听说我是故乡人很是热情,特地开着轿车来旅店接我,这位富豪太太看到我却一片陌生,怎么也寻找不到一点残存的记忆。她怎么也相信不了我会是她的同学,她说真是有点遗憾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也许那个无情的岁月已经让她没有了一点点记忆,或者也会有其它隐私的原因。我不想去揭她那痛苦的伤疤。一场精神病让她真成了失去记忆的人情有可原。不过她还是异常热情,特地在都市宾馆安排了一桌盛宴,并请了那个城市有头有面的要员人士作陪,只是说我是她家乡的表哥。其实她的年龄比我大,美女是没有实际年龄的,她那种保养看去比我要年轻十多岁。

我回来后不久,听她家乡的同学说,那个乡镇的党委书记特地把她请回来,商榷招商事宜,电视上也有她尚很发福的美女光辉形象,说她一次性的在家乡投资上亿元,一个大项目把她家乡乡镇捧红了,但是那些老同学和老乡亲都没有沾到光,似乎她有点六亲不认。针对这件事我也有点迷惑不解,为什么美女把我们这些曾经的老同学都故意忘怀呢?难道是出于一种自私的虚伪,还是不愿意去接触那痛苦的伤疤,我是写女性文学的,真想探秘她那神秘的美女心理。

“少”

这里再提一提当年的“少”女同学,“少”女同学还也真有她少女的特点,到目前年龄已经六十出头,还一点看不出老态,看去充其量只有五十岁左右,究竟是什么让她青春永驻呢,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就是她是位永远的乐天派。

同学时代,她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台柱子,歌喉清甜而响亮,独唱有几首保留曲目,最拿手的是《边疆处处赛江南》,她那甜美的歌声会让满场的观众陶醉,让你仿佛真正看到了雪山倒影映蓝天那种壮阔的优美。她的高音能顶到高八度,落差大仍然是那么柔美,当时在公社礼堂里演出还没有音响,她的声音能传遍礼堂的每个角落,人称“小喇叭”,舞姿又是特别优美,孔雀舞的难度大,她的身体能大难度调度,翩翩的柔美我们又叫她赛仙鹤。还有报幕是满嘴的普通话,演个小戏也特别进入角色,苦角色她眼里会立即流下眼泪,喜剧又是满脸的灿烂。当时我们都预想到她将来一定是文工团的主要演员。

偏偏那时候文工团并不向地方招生,连县级剧团都下放了,她的艺术梦想没有实现。但是走上社会后,她的艺术才华还是经常得到展示,毕业后被母校留下来做了音乐老师,最初只是代代课,后来转为民办借用,民办教师转正时,她又优先转了公办。我知道她本来的音乐基础水平也不太高,音乐理论知识也是她后天钻研的。每次县区汇演她都是亲自登台,仍然光彩照人。

有人说乐天派会青春永驻,这倒是真话。因为她不懂得忧愁,不懂得烦恼。整天乐乐哈哈,后来一个比她小四五岁的晚届帅小伙追求到她。你现在再看她们俩,还是男人看去老气。我们在一起会同她们开玩笑,你本来是老大姐的,现在都成了小妹妹了。

我做文化站长,乡镇要节目参加县区汇演,经常会请到这位老同学跨乡镇来导演节目,她还好一手托两家,从不推诿,尽心尽职。我们南闸民歌的品牌有了效应,也应该有她一份功劳,她曾帮我记谱整理。帮我挑选演员培训歌手,特别是在艺术上提高包装她倒动了脑筋。那一次,我们南闸民歌《摇篮曲》参加大市舞台的非遗项目节目展演,她帮我挑选培训了几个乡土演员,自己也亲自参加演出,确实很有风度,艺术高雅而有难度,文化局的领导还以为我们是请的专业剧团人演出的呢。

现在她退休了,还是居民社区的老年歌舞队队长,那红绸子一舞,舞蹈服一穿仍然那么精神灿烂,去年全区“九九”夕阳红汇演,她们扇子舞还下腰呢。我们当年的老同学聚会,酒席桌上还是少不了她几段唱。有她在场场面热烈多了。2009年我们南闸民歌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常搞活动,叫我忙不过来,聘请她做顾问,她很开心,调皮地和我打趣:“我干脆和我家那口子离婚,嫁给你老矿吧,嫁给你南闸民歌吧。”

“啦”

说到“啦”女同学也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此女在同学时代是少有的孤僻和孤傲,读书二年半几乎没有看到她和男生讲过一句话。同女生也是很少的交流。

她是外地人,父亲当时在学校所在地公社当干部,她就随父在我们学校就读,公社宿舍靠近学校,她就是走读生。人长得确实很美,就是整天冰冷着脸,从来看不到一点笑容。放学时也是独来独往,连老师她都不太理睬,所以上课发言,老师从来不叫她,班级开座谈会交流,她也从来只是个摆设,没有看她发过言。班级上有个别*毫男生会故意挑逗她,她总是很嘴快地骂上一句,决不会给对方好脸色,那些男生都只好自讨没趣地下台。她可是一个出了名的冰美人。

毕业大家离校后,有不少同学都相互走动,唯有她没有同一个人来往。再说她已经回到家乡,距离我地一百多里,多少年音讯杳无,大家没有她一点消息。

说来也怪,那是离开学校十五年以后,一次我在去江南的长途汽车上见到了她。说实话我也是有一点自尊心的人,谁人不主动和我搭话,我也不轻易同她说话。我装着认不识座在自己的座位上,哪知还是她眼里先放出惊异的光彩,满面春风地主动和我搭起了话,叫着我的名字,说着:“哎呀,真是太巧了,老同学你怎么认不识我啦?”我当然认识你这位高傲的冰美人,只好故意应酬着说:“原来是你,我还真不敢相认呢。”

既然坚冰打破,正好座位靠近,我们就开始了正常的话题交流。她身边带着一个小男孩,叫孩子喊我舅舅,孩子很讨喜地亲热叫着。她首先就报出我的工作,说你不是在文化站工作吗?我说你怎么知道,她说向人打听的。还不错,她居然还关注过我,接着就满面春风地滔滔不绝侃谈起来,带着可掬的笑容,话语中蕴藏着几多亲切,这个热乎形象与同学时代的冰冷面目反差太大,叫人不可思议。她谈到分别的生活走向,回到故乡后在供销社里做了几年销货员,那个年代供销社是很吃香的单位,因为买一点小东西都得开后门。

谈的对象是军人,当时“军用品”也很时髦。军人在部队提了干,到了年龄她也就随军了,她随军后在部队后勤处也当上了小管理。原来她们部队城市正是我出差的目的地,下车后坚决不允许我去住旅馆,我只好随她去到部队营地,她先生很是热情,几顿酒席都找来老乡陪客,那种盛情款待叫我真有点不好意思。

后来她们转业回到故乡的城市,夫妻二人都当上了相关单位的中层干部,我与她们的联系也多了一点。每次进城都很客气地请我到她家,叫我不要在外面饭店就餐,其一是节约点开支,其二是食品卫生。别看我是乡野农夫,也有一点自尊,我当然也要尽量自觉,不想随便去打扰别人,不轻易去搭这个人情。

说到又是十多年过去,一天我又接到一个尚已陌生的电话。原来是这位冰美人同学的孩子结婚,请我去喝喜酒。这当然推迟不得,到日欣然前往。没有想到的是,婚礼席上有头有面的客人很多,有大市的领导,有区府的要员,还有好多局级一把手,可谓好排场。哪知我却被推上最受尊重的嘉宾席,作为孩子的舅舅坐在主[xi]面上。原来冰美人没有兄长和弟弟,我怎么算是她孩子的亲舅舅呢,没有办法赶鸭子上架,我就稀里糊涂地坐了上席,作为主婚的嘉宾接受礼遇。

客人送走后,冰美人为我在酒店安排了单间,在房间里我们在二人世界交流到很晚,通过她的言谈,到这时我才知道冰美人心中的秘密。她首先检讨自己在同学时代不合群是重大缺点和失误。说太对不起那班同学,怎么可以那么孤傲呢?我说你是什么时候才认识到这是缺点的呢,她说结婚有了孩子以后,才感到自己孤僻没有同学朋友的痛苦,才感到自责自己,她说幸亏那次在车上遇到你,我才感到同学友谊的尊贵。原来她是在感悟母性后才感到友谊的尊贵,才变为春风女人。

前几天我六十岁生日,她们伉俪主动跑到我门上做客。我一大桌都是同学席,那些同学都戏谑我真是交际女人的好手,竟然把冰美人都请到位了,我陪酒时冰美人那种特殊的热情让大家忘情了,同学们才发现大概只有到了晚年才懂得友情的珍贵。冰美人很爽快地向大家道歉那种远去的同学加兄妹的情感,但愿夕阳里还有一片无私而又灿烂的蓝天。

“谢”

我之所以最后才写到“谢”女同学,就是因为她太深沉、凄楚、落荒,她一生几乎是沉陷在人生苦难深渊中不能自拔。她的故事似乎离我们太遥远,也很能引起我们这代人深沉的回忆和思考。

我也许是一个女性问题研究专家,她的好多秘密都是我通过深入探秘得到的。先谈她出生家庭的悲哀,父母早年就亡故了,同哥哥嫂嫂过日子。之所以能够让她读到高中,有一半是依靠自己的自强能力,她星期六回家搞副业编织芦苇席子,连打晚工要熬到大半夜,编两条席子星期天下午背到街上收购点,把芦苇的本钱交给嫂子,自己只留一元钱零用。她是从来不吃零食,穿的衣服都是姐姐穿旧的,我们从来没有看到她添置一件新衣服,平时柔弱得经常受别的同学欺负。也许正是她的自卑,在学校受到一个流氓老师的欺侮。

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起先是以找学生谈话辅导功课为名,在房间里占有了她,那可是一种不得而已的*暴,“谢”女看到这个老师就害怕,但又必须随叫随去,满足他的性欲。就连我们不少男生都能看出端倪。在校期间,竟然流过两次产,被其他女同学看不起。她更感到自己是只丑小鸭,当然学习成绩也很差,在一天天地混日子,巴不得早一点毕业离校。

这个教师对她是极端不负责任,连一点营养品都不帮她买,当时本身就营养不良,人长得很清瘦残弱,脸上缺少血色,少女流产摧残了自己,大概也就是她婚后没有小孩的原因吧?

毕业以后参加生产队集体生产劳动,帮助哥哥嫂嫂苦工分。自己卑微地连谈恋爱的自由和勇气都没有,到二十五岁大龄后,才由嫂子的亲戚把她带到四川的一个山村,嫁给了一个带有残疾的粗鲁汉子。据说嫂子还得了一笔钱为侄子操办了婚事。到了四川后那个日子更艰难了,生活不习惯,苦力受不了,再说远离家乡,挨打受骂,没有一个人帮护。多年没有生孩子,幸好当时计划生育已经开始,女孩受到歧视,她拣到一个弃婴女孩慢慢喂养大。

孩子读书了,总算有了点希望。没有想到那个粗鲁男人遇到车祸,偏瘫成了植物人整天睡在床上,不能自理。就这样要她一个人挑起家庭的重担,要种责任田,服侍丈夫,替孩子上学,那种艰辛可想而知。丈夫瘫在床上十五年,终于离她而去,女儿出嫁了,她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太婆。

那一年回来,兄嫂都去世了,故乡已经没有挚爱的亲人,摸到我们几个同学家,人憔悴衰老得不像样子,腰也微驼了。我们轮流招待她几天,她很是感激,在我们面前痛哭流涕,满腔的苦水倒了出来,真是人生苦短,没有想到她的命运是这样悲惨。那一天在一个同学家,其他几人都在看牌消遣,我不看牌她就和我独自谈着,显得很无望而又无助。联想到当年同学时代,她说真没有勇气再活下去。我劝她就不要再回到那个令她诅咒的地方了,就在家乡生活吧,她说苦还没有到头呢,家乡毕竟没有一个最亲的人,她乡还有一个女儿牵挂。她说自己身体差了,劳动体力活不能做了,在那里地方政府已经为她办了低保手续,能拿点钱就可以勉强维持生活,说得是那样凄楚而惨然。

说实话,我们同学时代女生很少,能读书的女生都能称得上娇女。她当年的姿色在女生中还算佼佼者,不然那位表面堂皇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怎么会看得上她,也不会疯狂地占有她。毕竟是七仙女之一,她的文化水平要比我的老妻高得多了,在那文化还算荒寂的时代,这位大学差一级的仙女在一生中学到的文化知识一点派不上用场,看她那木讷样,说多少年不理文字,现在连一封信都写不起来了。哎,她的一生怎么就这样苦涩,为什么一朵好美的鲜花就这么无辜地凋谢呢?难怪我在最后写到她这位“谢女同学”,后来就再未见到她回来,我偶然在办公室想起打长途电话给她,打了几次,只有一次才听到她的讲话,话音中还是没有一点惊喜的光彩。

岁月总是在后浪推前浪,我们这代人多过了六十岁,就应该很自然地退位让国了,女人大概也是一样,都已经到了鲜花凋谢的季节。我这里无意把当年的七仙女同学生活走向进行逐一记述和评述,用心何在自己也说不清楚。

这也许就是女性世界的七彩音符吧,音符的存在总有它自然的跳跃性,“斗来咪发少啦谢”,她们的生活轨迹虽然都已经成为陈迹的过去,但不难看出这些正是各色女性世界的缩影,她们的精彩或者无光彩都是客观加主观因素的调色板。过去的云烟和风浪都已一去不复返,但愿这七仙女晚年都能生活得美好,生活得更好。她们还有能力装扮一片晚霞满天的夕阳女性世界,但愿我们那位“谢”女同学能够枯木逢春,多彩地完成“斗来咪发少啦谢”人生壮丽的音乐乐章。

啊,1234567,“斗来咪发少啦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金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斗来咪发少啦谢本是音符
在这里用作女性名称的替代
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在时代的背景下
演绎出栩栩生动的女性风光,有的并无光彩
但是,似乎生活就是这样,世界就是这样
和谐的音符缺少不了其中哪一位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拜读老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1年04月05日 晚上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