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留给我的记忆,是我最不愿打开的尘封往事,一直都想写些关于父亲的文字,不是我不想,其实是我不能。苦于没有生花的妙笔,不愿意父亲的故事在笨拙的笔端轻易流出;烦于没有平静的时光,让我来梳理一下对父亲的记忆,不愿意漏掉任何精彩的一笔,那些美好就是一座精神的宝藏,而这些文字应该是用心血写就。父亲离去三十三年,始终无法动笔,是我一直都没准备好。
在我的人生路上,有父亲的日子只是十五年。在有限的时光里,有十二年是在农村度过,记忆的线索基本上是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最后归结于最痛的一点。那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春日,我正在学校上课,原本中午不回家吃饭,可饭票正好吃完,不知道怎么也不愿意向同学借,只想着回家吃饭,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早就有的安排,当我回到家里,顿感气氛异常,走进父亲的房间,父亲长“哦”一声,撒手人寰。母亲告诉我,父亲在弥留的时候不肯落气,一直坚持了半个多小时,真是上天悯人,该当我父子能够见上一面,在他离去的时刻,终于有一个儿子在他身边。
太多的人无法看淡生死,就是生活痛苦的人也会选择生。在父亲微闭的眼角里流出的泪珠,可以看出他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留恋,有对亲人无尽的不舍,也许带着许多未了的身后之事,而这许多都因为生命的终止成了遗憾,人是无法掌控生命的。我当时很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离我而去,能够放得下我这还未成年的儿子,让我心灵还是稚嫩的时候就要承受难以承受之痛,这是何等的残酷。只是我做了父亲以后才知道,为了儿女,父亲是可以奉献一切的,甚至生命,离开是多么的无奈,是情非得已,实在是熬尽了生命的最后一点精源。生命就象在时间轨道上跑的一列火车,有起点就有终点,只是路途长短的不同,就是再长路途的车次,也有终到的一刻,只是这样的终到让人刻骨铭心。这一幕就是今天回想起,仿若昨日,每一次的想起,都会痛彻心扉。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虽出身农家,却是书香门第,由于聪慧好学,十四岁就当起了私塾先生,十里八乡都有他的学生。他的学生里,出了很多的人物,今天只要提起父亲的名字,还有人知晓,可见他的名气之大。他生逢乱世,后来投笔从戎,有了黄浦出身,参加了著名的南京保卫战,队伍被打散后回了家,因为是独子,架不住双亲整日以泪洗面,湮灭了曾经的雄心壮志,重又执起教鞭,做起了老本行。直到解放后,去了省城还是从事教育工作,就是成了中学的校长,也坚持一线教学。由于真诚正直的本性,不晓为人处事的圆滑之道,难免得罪不少人,所以在文革时难逃厄运,黄浦出身成了他的罪名,被遣送原籍农村接受再教育,生活把他打回来了原型。
父亲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也许大多的时间,做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所以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写了许多的文章,又有一笔好的书法,曾经是省作协、书协的双料会员,也许这些在当时只是虚名。可是到人落难的时候,这些能力到发挥了实在的作用,乡下人娶亲嫁女选个良晨吉日,都会找到父亲,也许普通老百姓不懂《易经》为何物,只知道日子的选定都是出自先生之手,自然是不会错的,手捧用红纸写好的喜贴是那样的小心翼翼,仿佛捧回去的儿女的幸福和希望。由于父亲的一笔好字,春节求写迎春对联的人络绎不绝,每次写对联总有些红纸余下,父亲也会归整把它写成对联,留下自家用的,其他的送给比较困难的人家,他们自然是千恩万谢。父亲也许是从书法里得到了启发,油漆家具也是得心应手,在一片红漆面上用黄漆画上花草鸟鱼,甚得乡亲喜爱,没有想到父亲竟有绘画的才能。父亲帮人做事从来不主动索酬,有请吃饭的,还有给香烟,知道父亲是爱烟之人,也有给鸡蛋的,饱了我们的口福,感觉到了学识的实际功用,在那种日子,应该是不小的斩获。
我下放的时候只有三岁,在城里应该是上幼儿园的时候,也许是父亲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他会用些纸片,画上动物,旁边写上名称开始教我认字,他的画栩栩如生,基本不会走样,马上能够和实物对上,所以我认字接很快,也许和父亲的教材和方式有关。我最感兴趣的是每年的冬天,那时学校放了假,农田也没有什么劳作,只是寒冬腊月天气有点冷,大多的时候天气不太好,不是雨就是雪,那时没有很好的御寒冬衣,按说不应该对这样的季节感兴趣,只是在那个季节里留下了许多温馨记忆。由于天气好冷,所以每天下午总是早就上床在被子里坐着,我则坐父亲胸前,背靠父亲温暖的胸膛,前面被子捂得严实,这时父亲就给我讲故事,大都是历史传记,直到我慢慢睡去,也不知道父亲到底有多少故事,每天的故事不带重复,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多年。正因为有这些故事,让我知道了“精忠报国”,知道了“桃园结义”,在历史人物里感受忠奸之分,也许对我以后的人格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真诚正义成了我人格的主调。
我最忘不了的是父亲脸上露出的坚强,从他的脸上永远看不到忧愁。父亲的人生经历几起几落,而在晚年却跌落到命运的低谷,而且身体每况愈下,他始终是乐观面对,鼓励我们生活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他是我们家的精神支柱,有了他,我们感觉有了依靠,生活有了指望。父亲的精神直接影响到了我,在我以后的人生里,不管多么艰难,都能够度过,也许这是命运的安排,父亲不仅给了我生命,同时赋予我面对困难的一颗不曲的心。
父亲去世后的当年,我就回了省城,由于生活的奔波,纷繁的俗务缠扰,使父亲的形象难以入梦,只是在疲惫的时候,在难以入眠的静夜里,才会忆起父亲生活中的点滴,从岁月荡涤后仅剩的美好里,寻找一些可以温暖内心的温度。最难忘的是父亲离去的最后一幕,那一幕我终生难以忘怀,已经深刻脑海,就象山崖上刻的碑文,虽经千年风雨侵蚀,字迹清晰依然。离开就意味着永远,在岁月的流逝里,不管作怎样的努力,将无处重逢。
清明将至,真想回到父亲的坟前,献一束花,培一筐土,感受心息相通,以了我的思亲之苦。三十三年的时光,由于工作的关系,期间只去过一次,今年看来又难成行,因为节日安保加班,为了更多的人在节日里能够平安,是神圣职责使然,我相信父亲能够理解。我会用网上最流行的纪念方式,寄托我永远的思念,也许父亲能够接受这信息时代的产品,因为在我心里,父亲永远都是那么伟岸,永远都不会落在时代后面。
-全文完-
▷ 进入亦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