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问题困扰着农村的稳定
当前,随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兴起,市场经济更加活跃发展。为了摆脱贫困,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背井离乡到外面打工挣钱,子女则被留在家中,跟随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由老人们照顾起居生活,送他们读书,这部分农村“留守学生”没有父母在身边管教,行为视无忌弹,为所欲为,甚至沾染上恶习,极容易走上未成年青年犯罪道路。据调查了解,目前农村的“留守学生”很普遍,这种现象特别体现在偏远山区,有的村寨中已高达80%以上,因为他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差异,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或成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其“留守学生”特点综合表现如下:
一、不讲礼貌。“留守学生”大多由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在家中比较受宠。时间久了,使得一部分“留守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极端任性、自由散漫,有的在家中甚至做上了“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稍不顺心就会对长辈大发脾气,甚至无礼。这种现象在学校则表现为对老师不尊敬;对同学不讲礼貌,目中无人,污言秽语,以大欺小。
二、不爱学习。由于“留守学生”在家中得到的是长辈无微不至的照料,这样一来,他们中的一部分从小就开始好逸恶劳,偷懒贪玩,整天游逛在外,无所事事,将自己的学习忘得一干二净。调查中发现,有的“留守学生”上课不用心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有的竟然回家欺骗说老师当天没布置作业借以逃避学习,他们中的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受到父母的影响,有些小学还未毕业就已经辍学外出打工去了。
三、乱用零花钱。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的要求大多能得到满足,加上部分家长存在着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使得一部分“留守学生”养成了乱用零花钱、相互攀比的坏习惯,经常可看到一些学生拿着50元甚至是100元大面值的钞票买东买西,由于受到不良影响,有的甚至染上了“偷盗”、“抢劫”等不良行为。
四、不讲究卫生。从观察调查中发现,部分“留守学生”经常蓬头垢面,衣服脏兮兮的,指甲长时间未修剪过,一双手如同去摸过煤炭一样。物如其人,翻一翻他们的书本,没有一本是整洁的。
五、招惹是非。“留守学生”的父母长年在外,据了解,有的学生很小就被留在家中,长到10多岁了还不知道自己的父母长的是什么样子。而照顾他们的爷爷、奶奶大多数时间都在地里干活,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吃穿,对他们的学习和日常行为上重视不够,一部分“留守学生”背着长辈和老师逃学,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抽烟喝酒,穿奇装异服等等,染上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和恶习。
六、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由于长辈们多数时间劳动在外,对“留守学生”的安全管理容易出现疏忽,一些“留守学生”经常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戏水,在公路上、山坡上到处乱跑,随意燃放烟花爆竹,舞刀弄枪等,这一系列危险的行为严重威胁到他们的人身安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希望,“留守学生”也是青少年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健康成长问题我们不容忽视。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都应该对“留守学生”引起高度的关注,要形成合力,多关爱“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社会的可造之才。
-全文完-
▷ 进入wcqq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