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话应酬
前段时日,由于奶奶去世,回家操办丧事,在其间,前来吊唁的一个高中同学以炫耀的口吻告诉我,他已经连续有二十多个晚上没在家吃晚饭了。送走了朋友,在晚上守灵的时候,我想起了他的话语,很是感慨。仔细想想,我这朋友多少有点炫耀自己的成分,他的话外音是:你看,看我多有能力。他的话让我想起[三等男人下班回家的段子。这个段子的指向性非常明确:[下班回家的男人是末等男人,或者说是失败的男人。而成功的男人下班后是不急着往家赶的。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下班后要应酬啊。
应酬谁?应酬领导,应酬同事,应酬下属,应酬客户,应酬朋友,应酬情人,应酬很多很多……
其实应酬多,也无非就是有五种情况:第一、工作需要;第二、有求于人;第三、手中有权被人求;第四、朋友多,社会资源丰富,第五,外面有情人或者寻找一些刺激。总而言之一句话:应酬多的人生活得滋润而热闹。然而,他们却不想想:他们到是热闹了,可是他们的家人却被冷落了。
在现如今这个开放的社会,各种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的工作节奏加快,我们的人际交往呈现新的特点,难免酒桌相聚,推杯换盏,气氛融洽,这样的确有利于感情的交流与沟通。有的时候,必要的应酬的确无可厚非。
而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有的人应酬过多。对这部分人,有必要提个醒。咱们暂且不说“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这是党风廉政建设问题,这个问题有那些各级组织、各级领导操心,再不行还有法律管着。我在这里想说的是,那些因为应酬过多,总不在家吃晚饭的人,他们在应酬的同时已经严重影响家庭和睦了。
曾经看到一些研究家庭问题的学者指出,时常与家人团聚吃吃饭,是有利的。我觉得,一家人团聚吃饭,其中得意义远不是吃饭本身,它能起到维系亲情和加强沟通的纽带作用,这对于家庭的稳定及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认为,一个家庭能否经常团聚吃晚饭,是这个家庭功能好坏的标志之一。觉得一家人能够欢聚在舒舒服服的家中,轻松愉快地围着餐桌边吃边聊,至少说明这个家庭没什么大问题,即使有些小矛盾,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也可以得到舒解和调适,从而增进家人的感情和亲情。在这里,“团聚吃饭”成了家庭和睦的“润滑剂”。相反,像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连着二十多个晚上在外应酬,这样,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家庭凝聚力的减弱及孩子心理上的失落,影响夫妻感情、家庭和睦。甚至会导致妻离子散。这样的例子,其实在我们周围屡见不鲜。
在这个与时具进的年代,应酬,已经成为我们人类一个不可缺少的物种,关于应酬过多影响家庭稳定的问题,已经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还记得07年我去南京出差,曾经在南京珠江路上看到这样一则生活“提示”的广告:“现在开始回家吃晚饭还不晚。”这则广告语让我在刹那间有种温心而想流泪的感觉。一年四季长在外面跑,能有几日真正跟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好象是很遥远的事情了。感动之余,想到,这可能是我所看到的最温馨的广告语了。那个时候我发现,很多人也都像我一样凝视着这则广告,神情若有所思。其中,还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还指着广告对路人说:“现在每天都是我们老人带着小孙子吃饭,儿子和媳妇太忙了,整天在外面应酬啊应酬啊。这个应酬哪个应酬。简直没完没了。唉!哪像个家呀,我们老人啊,就是盼着儿子和媳妇晚上回家吃个饭,说说话。”
听着老人的话语,他的话在我心中激起巨大的回响。陈红那首歌曲“常回家看看”唱得好:“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在最后,我奉劝那些热衷于应酬的朋友们,推掉那些可有可无的应酬,远离一些饭局,回家吃晚饭吧。多陪陪家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临近文章结束,送你一句话,就是马龙·白兰度在奥斯卡经典影片《教父》中扮演维托·科利翁尼时说的经典台词:“你经常跟家人待在一起吗?不错。因为不经常与家人待在一起的男人,远也成不了真正的
-全文完-
▷ 进入依云水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