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对白云山寄情深远,不啻于欧洲人对于阿尔卑斯山的钟爱。而对白云山的熟悉程度也如数家珍:摩星岭、郑仙岩、蒲谷、能仁寺、鸣春谷、碑林、明珠楼、桃花涧、九龙泉、黄婆洞水库、双溪别墅、松涛别院、白云仙馆等。民间至今还传说白云山藏仙聚气,登高可祈福转运,因此广州市民有事没事总喜欢在闲暇时邀上几个亲朋好友去白云山游一游,沾些祥瑞之气。
而今被时人称为广州“市肺”的白云山,是当今全国罕见的“城中之山”,古称双龙岭,亦叫嵯峨岭,坐落在广州市的东北部,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享有“羊城第一秀”、“南越第一山”之美称。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白云山是我国南方五岭之一大庾岭支脉九连山的一部分,由30多座山峰组成,面积20.98平方公里。山上峰恋重叠、溪涧纵横、林木葱郁、四季如春,登上山顶可俯览全广州城,遥望珠江。清人黄佐在《白云山赋》里说,白云山为“南越之主山”,“从之者三十余峰,联之者皆成一脉。”清代文人仇巨川在《羊城古钞》卷二第四(2)中对其描述更为详尽:白云山“南越主山,在广州北十五里,自大庚逶迤而来。既至三城,从之者有三十余峰,皆知名。每当秋霽,有白云蓊郁而起,半壁皆素,故名曰白云。”
白云山是广州的“龙脉”所在,最早可追溯到山北黄婆洞的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的遗址,后战国时期也发现有人迹。有野史记载,当年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方术之士告诉他,在当时的广州——“任嚣城”的北面,白云、越秀两山之间,有“黄云紫气之异”,乃龙脉所在,他日必有异人出世。这个消息令秦始皇坐立不安,他派人南下,在白云山脚凿了一个几十丈的大口子,把广州的龙脉给凿断了。《番禺县志》说:“其凿处形凹似马鞍”,后人从此把这里叫做“马鞍山”。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白云山景泰坑以南,横枝岗以北,那片逶迤起伏、看似平淡无奇的山岗,就是两千多年前让秦始皇如芒在背的马鞍山了。
白云山这座南粤名山有很多神话传说,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秦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郑安期(又称为安期生)在山上修道,采摘蒲涧的“九节菖蒲”服食,终于得道成仙的传说。
相传摩星岭“云岩”是当年郑安期乘鹤升天的地方。摩星岭是白云山的最高峰,海拔382米,号称“天南第一峰”,原名碧云峰。清康熙年间修广东志时,绘白云山图于卷首,称这座山峰为“摩星岭”,此名才得以流传下来。景点内的“天南第一峰”牌坊,是白云山古建筑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古牌坊。原为宋代转运使陶定所建,当时作为登摩星岭的指路牌,是过去登摩星岭的必经之路。今坊柱上有联云:“云开世外三千界,岩倚天南第一峰”,是以“云岩”景点所作的对联。云岩就在“天南第一峰”步磴下,又称“郑仙岩”,至今右侧还留有“红尘不到”的石刻,系光绪二十二年(1896)长沙邓万林书。
郑安期据说早年师从河上公(齐地琅琊〈今山东日照〉天台山修仙得道),是秦汉期间燕齐“黄老”仙道文化的传人,被奉为上清八真之一,其仙位或与彭祖、四皓相等。关于他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孝武本纪》,书中记载方士李少君曾告诉汉武帝说:“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而《列仙传?安期先生》则称安期生为琅琊阜乡人,在海滨卖药,当时的人称其为“千岁翁”。秦始皇东游时,曾与他谈了三日三夜,赐他数千万金璧。秦始皇离去后,他丢弃金宝不顾,并留书始皇:“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数年”在《云笈七签》及《仙鉴》中则是“千年”)。始皇得信后,就派遣使者徐市(音福)、卢生等数百人入海。还未到蓬莱山,就因遇风浪而折回。
尽管史籍对安期生的生平有所交代,但是安期生是如何得道升天的却没有记载。可是在广州一带却流传著“安期生成仙”的传说。
安期生后来南下,来到羊城,见到峨峨云山、淼淼烟霞的白云山,便在山上结茅而居,并采集不少草药为老百姓治病。他经常背著一个葫芦,为白云山周围的贫困村民悬壶济世。秦始皇听到传闻,任嚣城北白云山上有一位“千岁翁”,常采食蒲涧所产九节菖蒲,很有道行。秦始皇猜是久违的安期生,立即派出使者南下广州,到白云山访寻安期生。这时,郑安期果然出现了,那天是阴历七月二十五日,郑安期坐在蒲涧岩边,一副怡然自得、闲适之极的模样。使者和他会面后,代秦始皇向他致意,邀请他一同回咸阳,并清他多采菖蒲仙草。郑安期委婉辞谢,起身来到一处悬崖,忽地飞来一只白鹤,郑安期跨上鹤背,白鹤飕地起飞,升上云霄,绕白云山一周,便向遥空飞去。郑安期仙去的消息,立即传遍全城。后人便以七月二十五日为“郑仙诞”,安期生成仙之地的云岩也被称作“郑仙岩”, 仙鹤展翅处为“鹤舒台”,仙鹤载安期生升空亦石岩处为“升仙石”。后人在其修炼处建“菖蒲观”。“菖蒲观”历经兴废,曾被改作佛寺。后来,又有人在此处先后建蒲涧寺、郑仙祠、云岩寺等,皆与安期生有关。可惜的是,上述三古迹现已不存。而广州人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郑仙诞”前后,结伴游白云山,渐成传统习俗。
白云山还有一个道家典故就是东晋道士葛洪曾在白云山著《抱朴子》等道家名作。葛洪自幼好养生之术。晋惠帝末年(306),他应广州刺史嵇含之请,到广州任参军,居广州约10年。后他追随鲍靓探究道教理论及炼丹、养气之术。鲍靓曾任广东南海郡太守,青年时在龙山中遇见仙人阴长生,逐拜为师,学了炼丹和尸解等道。有一女鲍姑,也精通道术,后许配给葛洪为妻。葛洪、鲍靓、鲍姑成为广州道教的早期代表人物和广州早期道教的传播者。广州一地,与他们有关的道教遗存有越冈院、鲍姑祠、鲍姑井、浮邱丹井、白云仙馆等。白云仙馆位于今白云山脚麓湖公园。相传,葛洪曾在此炼丹,并筑台讲道,遍植草药名木,为民治病。葛洪羽化后,其弟子及乡人便在其地建“葛仙道院”以祀。后道院遭毁圮。20世纪初,由道侣信众募资重建,改名为“白云仙馆”,供奉葛仙、吕祖。明末清初诗人张维屏、文人邹鲁、商承祚、潘佛章、卢叔度等均在此雅集吟咏,今“白云仙馆”石刻即为邹鲁所题。
白云山还流传有八仙之一——吕洞宾的掌故。说是某年,白云山上大风拨树,松枝枯萎拗折,吕洞宾来白云山,将萎枝插地,咒曰:“彼处难安身,移来此处活。”枯枝纷纷成活,后还育成松林。又传吕祖说:“四月七日天晴,该年必丰收。”也很灵验。吕祖过黄婆洞题有联:“九煮水中煎赤子,一轮火内养黄婆。”在道家看来,“赤子”即为“心血”,“黄婆”即为“脾内涎”(故有黄婆洞得名一说)。山下居民,多信奉吕祖,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筹建“吕祖行阙”祀之,但由于某些缘故,直到民国4年(1915)才修成竣工。当时门口有楹联:“袖有青蛇,除尽尘魔开法路;驾有黄鹤,飞来岭峤作慈云。”吕祖行阙毁于抗战年月。
白云山因曾有仙踪道迹,以后千百年来便是佛、道两家修道成仙的灵山净土。每逢佛道吉日,信众络绎不绝,烟云缭绕飘荡,使端严秀丽的白云山更加神奇不凡。明清时代保存或建立的寺庙有白云寺、双溪寺、能仁寺、弥勒寺、濂泉寺、蒲润寺、上景泰寺、下景泰寺、五龙谷庙、云岩寺等十处之多。暮鼓晨钟此起彼伏,山鸣谷应,充满着庄严祥和的气氛。
景泰寺是白云山最早的寺院,据传,南朝梁时,有个景泰禅师,原来住在罗浮山上。那时梁武帝信佛,全国上下都崇尚佛学,广州剌史萧誉就把他请到白云山来建寺供佛。景泰禅师踏遍白云山,终于在半山腰找到一处松柏参天、花香鸟鸣的福地,但因地势颇高,无处取水,禅师便用禅杖点出泉水,众僧无不称奇,于是将这股泉水称之为“卓锡泉”,卓锡就是禅杖的意思,因禅师名为景泰,有人将此水也称之为“景泰泉”。就在此处建了一个庙宇,取名为“南楼寺”也称称“景泰寺”。
还有一则典故,说景泰禅师宣讲佛教教义深入浅出,很多人都被他讲的内容所吸引,更有意思的是,每当他早晨开讲时,寺门口竟然有一些虎豹之类的凶恶野兽伏在寺院附近静听。这事慢慢传开,有人就带着好奇心前来看新鲜,一个青年有一次到山寺,看到一只老虎在寺门口静伏,他好奇地逗引这只老虎,不小心把老虎给惹怒了,老虎纵身跳起,准备向青年人扑过去。这时,景泰禅师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他停下讲经,到寺门一看,只见老虎正扑向青年人,他手捻佛珠,双目紧闭,口中念念有词。很奇怪,老虎竟然停了下来,对禅师摆了摆尾巴,缓步走入山林之中。人们都说这是景泰禅师所讲佛义感化的结果。
当时景泰寺一带,流水淙淙,树木浓荫,深山名刹,清幽绝俗,每当黄昏时候,外出化缘的僧人,三五结伴而归,和周围清幽的环境相互映衬,实为独特一景,所以元朝时,“景泰僧归”成为著名的羊城八景之一。后景泰寺几建几毁,现尚有遗迹可寻。南宋辞官归里的著名文学家李昴英来游景泰寺,写下了一首《景泰寺》诗:
树合疑山尽,攀缘有路通。
远鸦追夕照,低雁压西风。
瀑势雷虚壑,松声浪半空。
凭栏僧指似,涨雾是城中。
稍后建的寺院是蒲涧寺和濂泉寺,唐朝诗人白玉贞的写了首诗《送友人南归》,其中也有“南国菖蒲老,知君忆钓船”的诗句,可见蒲涧寺在唐代就已经有了。
宋代是白云山建寺最多的一个时期,主要有云岩寺、白云寺、月溪寺、文昌庵等。白云寺建于宋代,寺外涧壑流水,林木蓊郁,内有大雄宝殿、念佛堂、方丈室、白莲精舍以及僧人住房,规模非常大。不仅是僧人基地,也是文人聚集的会所。白云寺毁于抗日战争期间,1992年市政府在此新建了广州碑林。
文化气氛最浓厚的是能仁寺,也是白云山众多古寺庙中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座。能仁寺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其前身是南宋诗人李昴英构筑的玉虹饮涧寺、山隐轩,是他以诗会友的地方。因为这里岩壑幽邃、泉石奇异、龙腾虎跃、云烟缥缈,清光绪年间,这里逐渐建成一处规模宏大的寺院。1993年修复后的能仁寺占地面积为10000万平方米,地势三面环山,幽谷深藏,绿树成萌。寺里主要古迹有虎跑泉、甘露泉、玉虹池、流云飘月、古桥等。山门有苏曼殊书的“金刚法界”的横额:“路辟蚕丛顽石点头皆觉路;门开洞达白云有脚自知门”。
白云山的山具有仙气,白云山的水也有灵气。在葱茏的修林茂竹间有许多著名的泉眼,比较著名的有九龙泉、蒲涧濂泉、五宝泉、甘露泉、虎跑泉、玉虹池等。
九龙泉在白云山摩星岭下,是白云山知名度最高的泉眼。《白云越秀二山合志》载,相传此地原为秦代安期生隐居处,本无泉水,后有9个童子出现,一会儿便化做9条彩龙腾空而去,就在9童子出现的地方,冒出一个泉眼,泉水奔涌而出。因此安期生把它掏成一井,供人取用,得名“九龙泉”,又叫“安期井”。泉下瀑布如大小珠帘,是一方名胜。又据地方志记载:从唐代开始,这里成为广州市民祈雨之所。附近原有九龙庵、龙王神祠等,已不存。
清代文人杭世骏作有《九龙泉》诗:
鳞甲纷纷可赫鞭,镰泉上有九龙泉。
蜿蜓互洒浇花雨,娜踢分耕种秋烟。
怒挟疾风穿壁去,徽贪明月抱失眠。
山僧洗钵频来去,照见条衣瘦影偏。
“九龙泉”不仅历史悠久,名声在外,而且水质清冽甘甜,深受市民偏爱,特别是茶客的钟爱。用九龙泉泡制的茶,清香甘甜,入口幼滑,口感细腻。九龙泉旁绕以龙柱栏板,并竖有行书“九龙泉”花岗石碑,碑高约2.3米。碑与栏杆建于清代。
“蒲涧濂泉”又称 “蒲涧帘泉”,是宋代羊城八景之一。蒲涧是指白云山中一条南流山涧而言,在大钵盂以上的山涧都称为“蒲涧”。濂泉是指在蒲涧中有高崖滴水,称为“滴水岩”,滴水受山风吹散,化成雨点,自三四十米高崖飘下,溅湎如雾,雨时水大,成为水帘,下即有地下水出露,称为“濂泉”。
在古代,该处风景如世外桃源一般。宋李昴英《蒲涧和东坡韵》云:
四时冰柱湿风前,绝顶飞一来派泉。
瘦蔓相牵根太古,苍崖特立探长天。
灶荒孤鹤寻遗迹,寺老幽禽闯坐禅。
闲日频游归复梦,结庐曾许蹑坡仟。
明南海进士郑懋纬《羊城八景诗?蒲涧帘泉》曰:“百丈泻流泉,寒光净野烟。”清阮元《广东通志》称:“水声繁会,如迭奏笙簧,林木蓊郁,岩下飞泉奔赴,怪石迭出。” 如今蒲涧早已改道,水量较以前锐减,不成涧形,亦已无菖蒲生于涧底石间。沿着濂泉路北端沿山路拾级而上,在半山亭附近可见一道约40米高的陡崖,还留有濂泉古瀑布的遗迹。
关于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引白云山蒲涧水入城,成为羊城创建自来水第一人的故事,便是白云山又一段佳话。北宋元年(1094),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往海南儋州。他路经广州小住时,了解到广州的咸水问题,困扰百姓的生活。苏东坡在给友人的信中引用了罗浮山一位道长的话:“广州一城,人好饮咸苦水,春夏疾疫时,所损多矣。惟官员及有力者得饮刘王山井水,贫下何由得。”古代蒲涧的溪水,因水质清冽甘甜,所以称为甘溪,是广州居民食水的主要来源。宋代以后,广州城内的古井为权势者霸占,大众只好饮用受海潮影响的江水,因此易生病。苏东坡曾与罗浮山道长邓守安倾谈时,邓道长提出了引白云山南麓蒲涧泉水引入城的水利工程方案。对于这一设想,苏东坡极表赞成。当时,苏东坡的挚友章质夫虽已离任,但新任广州知州王敏仲是苏东坡至交好友王定国的堂兄弟,并曾询问如何为老百姓办实事。他于是写信建议王敏仲实施邓道长这一造福于民的引水工程。苏轼在给王的信中,提议在滴水岩下凿一石槽,承蓄百尺飞涛之水,再用五管并排的大竹筒,顺着地势将泉水分引到城内各个小石槽。方便居民就近引水。信中连对工程的设计、建造、到使用以及资金筹集、经营管理,都考虑得十分详尽周密,堪称广州自来水系统的雏形,他还推荐邓守安负责此项工程。这个方法得到采纳后,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广州市民受“土自来水”之惠。
黄婆洞水库如翡翠般镶嵌在白云山半山西麓翠绿山林之中。夏天,山风徐来水波不兴;秋日,山巅青黛山腰火红。水库建于1956年,目的是为了解决山下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困难,而后来却给白云山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关于黄婆洞地名,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年少时家境贫苦,后由原籍上海流落到海南崖州,向黎族人学习纺织技术。转眼间几十年过去,黄道婆从少女变成了老太婆,思乡心切,便踏上回乡之路,途中经过广州看到此地贫穷落后,就在白云山小住,并向当地人民传授纺织技术。至今,还有一首儿歌这样唱:“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简子两匹布。”后人为了表达对她的尊敬和怀念,便将此地称为“黄婆洞”。
白云山的确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浓厚的南国名山。历来文人墨客对白云山十分眷顾和厚爱。唐宋以后,有杜审言、李群玉、苏轼、韩愈、李昴英、黄培芳、张维屏、梁佩兰等著名文人在白云山留下不少名文诗作。历史上羊城八景中的“菊湖云影”(宋代)、“蒲间濂泉”(宋代)、“景泰僧归”(元代)、“白云晚望”(元代)均在白云山,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白云山分别以”白云松涛”和”云山锦秀”胜景两度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
-全文完-
▷ 进入净莲飘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