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有感于中国教育的现状木木MM002

发表于-2011年03月22日 上午10:56评论-1条

前天.因为我儿子逃课被处停课一周之事,我在空间里写了一篇日志,今天听见我儿子说,他一补课的陈老师在他的新浪博客里面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博文,题名为《名校演变成“名监狱”是教育体制的悲哀》,看完了他的博文,有感于他的知识丰盈外,更有感于他对教育的一份真知灼见,于是应笔而就,和了这篇,也算是我对中国教育现状之担忧吧,亦同时也是为了感谢老师对我儿子的一片挙挙挚情!

中国早就在标榜着的“素质教育”,也不知喊了多少年了。什么是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必然是因人而异的教育,必然是循循善诱的教育,必然是各展所长的教育。很多国外的教育就做得很好,当然,这也跟他们的高等学府的录取方式有着莫大关系!最主要的是政府主导下的人才择优机制与对待人才的理念有关。为什么中国的现行教育出不了大师?为什么出不了蔡元培这样的教育界泰斗级的人物?难道因循守旧中规中矩就是人才吗,咱们现在的社会最需要的是什么人才,是创新型人才,是个性化人才。难道说中国目前这种文山题海式的、填鸭式学校教育方法还能适应现阶段的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吗?人才的培养不是流水线式的生产,不是把每一件产品都打磨成没有了棱角的标准件,这样的人才还有什么创造力与爆发力可言,灵性都被抿灭了,我们还能藉什么来创造未来,靠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吗,靠永远被动式的追赶吗?!警钟长鸣!中国的教育决策者们,中国的校长们,中国的班主任们,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你们能创造什么人才,难道你们心心念念创造的就是分数机器吗,就是那种所谓的快餐式荣誉吗。本人不才,在开家长会时对老师们的教学感言与批评意见常不敢苟同,但是却总是莫之奈何,毕竟你儿子掌握在他们手里啊,全中国的教育大抵如此,你又如何来突破?哪里才是孩子们心中的芳草地呢?所以,我时常可以对老师的指导性意见置若罔闻,但却不能对老师的处罚性措施置之不理。毕竟我们不能让老师来适应我们孩子,只能让咱们孩子去适应老师。对于孩子,我只希望他在学习之余能保有自己的一份本真,因此,我并不曾过份管过他,凡事随他吧,发自随心。一个人如果天性善良那么即便坏也坏不到那里去的。不一定分数就一定代表将来成就,相反我觉得德行的教育远比文化的灌输要来的重要的多。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难道男人不是吗?一个男人无德无才是蠢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有才无德是歪才,而唯有德才兼备,方是“人才”。在这个物欲横流世界里,你能创造财富就代表成功吗?我觉得人做为一个鲜活的个体,最重要的是活出自己的真性情,要明仁义,知廉耻,正所谓“怀德若珠”;要有所为,还要有所不为。古人说,君子应常养浩然之气,难道不是吗?有了浩然正气,干什么不都会快快乐乐,心情舒畅。观之当今的学校,说起来都是“德智体美劳”得全面素质教育,听起来确实是有板有眼,头头是道,但是,真正能够落实了政策,认真做到又有几个呢!大抵都是“唯分是举”,沽名钓誉罢了! 

纵观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史,最黄金的教育时代莫过于春秋时代,那时候,尽管国与国之间争战不断,但是,在那个年代里,却创造出了中国最为伟大的“百家争鸣”(至后来战国时代就由大国与大国之间的争霸演变成了大国与大国,大国对小国的弱肉强食的兼并时代,教育没有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因此要比春秋时代不止差一点点),许多中国的传世经典与影响后代的思想都起源于此时。涌现出孔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墨子等等一大批宗师们(孔日成仁孟日取义,从此奠定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到了秦朝兴起了焚书坑儒,三十载而亡,就也在情理之中。再后来的汉朝,儒家思想开始了新的征程,例如,我们现在见到的汉隶书法艺术,那是何等的飘逸与大气,这说明汉朝对待人才的观念是比较开明的,由于出现了以“竹林七贤”和“三曹”为代表的建安风骨,使得文化事业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光大,因此,其两汉绵延近四百年也理所当然。至于说到“唐诗宋词”,无疑是华夏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这两者之间,盛唐时期就类似于当代,同属于文化事业的“改革开放,革故鼎新”的时代,综合国力强盛,百花齐放,儒释道共同繁荣,得到了推广。至于宋朝,偏向于程朱理学,期间出了许多大书法家,因此,他们各领风*数百年。元鞑子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识弯弓射大雕”,所谓文化,不过是一些风糜世俗的戏曲(俗称:“散曲”或“元曲”)而已。到了明朝,这是一个颇有风骨的朝代,尽管朱元章所创造并绵延至清的八股取土被后世弃若蔽履,但是,也并非完全没有其可取之处,事实证明,八股文化不是那么容易写的,当然也绝对不是糟粕,那些能够顺利通过八股进级的土人多半是有真才实学者,看看明朝的名臣名相吧,比如张居正,徐阶,杨滇,徐渭等,莫不是一顶一的人才,而流传至今的中国四大名著就有三部是源于明朝,及至三百年清朝,也不过是一部洋洋大观的《红楼梦》。到了民国蔡元培时期,以及后来的“五四运动”,高举着“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使得近代中国出现了文化高峰了,百花齐放,兼容并蓄。一个蔡元培,区区十几年的校长生涯,顶的上一个李世民在文化上面的贡献,咱们新中国早期顶尖人才莫不是发端于那个时期,比喻钱学森,杨振宁,钱伟长,邓稼先,还有数十位国学大师,有感于蔡先生的功绩啊!

“江山待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道了这么多的中国历代教育,其丰沛处无一不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咱们中国的教育观、育人观、用人观是该重新审视重新调整的时候了,这种“唯分数是举”的国策不宜长久!我们希望还给孩子们一个童真与童趣的同时,希望真正能够有一套“以人为本,唯才是举”的教育体系!什么是可塑性教育?什么是因材施教?愿咱们国家能尽早一点落到实处,教育无小事啊,今日之因,明日之果,愿咱们国家能早一点开出灿若星辰的绽放之花。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木木MM002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feihua1234推荐:feihua1234
☆ 编辑点评 ☆
feihua1234点评:

发人深省的文字,推荐!

文章评论共[1]个
不染一尘-评论

我是受害者。。。。呵呵at:2011年03月22日 晚上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