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诗词的悲哀牛妞迷你

发表于-2011年03月21日 下午5:11评论-5条

杂 谈 《诗词的悲哀》 

说起诗来,话又多了。唐朝已历千年,而其佳句乃是千古绝唱,后人很难超越。宋、元、明、清,虽然也出现苏轼、陆游、辛弃疾、袁枚许许多多大诗人,但都不过是那个时代的凤毛麟角,不及李、杜,更比不得那庞大的诗人群体。近代、现代也有诗家极力鼓吹振兴古体诗词,然而,应者甚少,且又拿不出一语惊人之作。久而无望,也就偃旗息鼓,不做声色了。 

一个朝代生出的精品,达到了某种极限,是时代的产物。大环境变了,会产生别的文学形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同样是其它或以后时代所替代不了的。这样说并非退步,就是时代不同,文学作品体裁、题材、表现手法、形式不尽相同。在科学发达、生活节奏同古时比,如同牛和火箭般的差异。一切都是高效、快捷的氛围中,你让文人雅士慢悠悠地饮酒,吟咏,让人们细细品味诗句,却是难喽!

诗是时代的声音。现代人,可以说没有时间、没有耐心去遣词造句,去推敲工稳、对仗、平仄,只有极少数尚有雅兴的才绞尽脑汁,字斟句酌去创作古体诗词。因为少,遇知音也就难;作品即使出版,也少有读者光顾。这也许是古体诗遭到冷遇的缘故,是古体诗的悲哀! 

其实,古体诗遭冷落未免冤屈。古体虽古,但并非深奥、费解。就是唐诗,好多名篇也很俗白、朴实无华,思路及用词与今人几乎没什么距离。名气不大的王建写的《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近乎打油诗、顺口溜。但细细品味,言简意赅,生动活现。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把个少妇不图荣华富贵,指望夫妻团圆的真切情思写得淋漓尽致。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大诗人写过多少气势恢弘的诗句,想不到对生活小场景能如此关注,并细致入微。可见好诗不在题大题小,而在于生活体味、情感真实。另一首《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浪漫的联想让我们 感到哪里是与我们隔绝千年之古人,就是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在与你窃窃私语。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山蓬高。时人不识凌云木,直道凌云始道高。”李群玉的《放鱼》:“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铣钩。”把世态险恶,人情无常写得惟妙惟肖。细看,韵律、平仄也不十分苛求。大概,今人写这样的诗句也不算难,说难,难在缺少古人的真情和感受。

古体诗是一个文化种类,传承下去可以,但不会有什么发展创新。文言文所以被白话文取代,是因为它的应用性差,至于他的文字、词句的精湛、洗练,是白话文永远不及的。说来,复古之举,大家有之。韩愈、柳宗元均为文言之大师,然而,他们却曾为时代拼弃的骈体文奔走呼号。随名气大,仍无回天之力,骈体文还是掉进了故纸堆里。 

古体诗同京剧一样,无疑是国粹,也只能偏于一隅,继承难,创新更难。悲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牛妞迷你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推荐: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诗词,是中国的经典,
如今也许是社会浮躁的关系,对中国的诗词有些冷淡了,
但中国的诗词会永远保存着它的魅力。

文章评论共[5]个
牛妞迷你-评论

文清编辑,你好!感谢你的点评和理解。我因为酷爱诗词才有一种悲戚的感觉。说来这篇杂谈是写给身边一位诗友的。他专攻古体诗,已出六本诗集,七千余首,在我钔辽北颇有名气。他立志超乾隆、陆游,成为华夏古体诗高产第一人,还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志向可嘉、毅力可敬,但实不敢奉迎。对他的诗作无贬低之意,至于好孬仅举一例:他的《锦绣河山》出版前拿给我看,看后我不客气地说了一句:“闭门造诗”。原来他是按《旅游词典》目录写的。前苏联作家日曼诺夫说过“出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诗词更是如此,自己不感动怎能感动他人?对诗词我是门外汉,不敢妄谈。一时感触,多说几句。见谅!at:2011年03月24日 早上8:19

母纯君-评论

我说过的,干嘛没啊!at:2011年04月17日 晚上9:31

母纯君-评论

我非常同意作者的看法,很有见地的文章!at:2011年04月17日 晚上9:32

牛妞迷你-回复母纯君,见谅!我不大会操作,时隔半载才回。我读过你的许多首古体诗,风格独特,韵律工稳,巧妙运用典故,可见深厚的诗词底蕴,时代感也很强,寓意鲜明、词语辛辣。愿拜读你的更多佳作! at:2011年11月15日 下午6:44

牛妞迷你-评论

不好意思,隔多时发现错别字,纠正:倒数2行“拼”为“摒”,“随”为“虽”。向文友表示歉意!at:2013年12月16日 下午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