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20世纪60-70年代,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对于那些年代的人来说,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蹉跎岁月。推开记忆的门,往事如风、如雨、如一串串珠贝,轻轻柔柔,酸酸甜甜,激起我们心海中太多的浪花。
政 治
1、毛泽东
我上学时,正值毛泽东主[xi]逝世,举国上下一片悲痛:穿素衣,戴黑孝,没有喧哗,没有欢笑,只有连绵不断的哀乐。在学校操场上排队集体吊唁,稀里糊涂跟着大人们一起赶到革命文化宫(如今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黑压压的一大群人,就听见广播里一声:“默哀3分钟”,所有的人齐刷刷低下头,齐刷刷开始哭泣,我们小孩子们也假装用手抹眼泪。其实那时候还不知道悲伤,不知道什么是“化悲痛为力量”。只知道在外面不能胡说,否则就会被大人们痛斥。这,应该是我接触最早的“政治”。
2、向阳院
大概5、6岁时,每天清晨天不亮就会听见“呜喂——”的号角声,那是西房的旭明大哥在吹牛角号,“向阳院集合了!”左邻右舍的伙伴们不用招呼就会从被窝里钻出来,飞快地跑到巷道口集合。哥哥姐姐们带头,我们在后面跟着,大马路(如今的西宁东关大街)就成为了“向阳院”跑步锻炼的操场。
3、红小兵
一年级时,我和班上的另一名男生有幸第一批加入“红小兵”(如今的少先队员)。我们俩被老师带到“操场院”(如今的西宁东关大街办事处),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一起宣誓:“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并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随后老师亲自给我们戴上了红领巾,从此我们有了光荣的政治面貌:红小兵。
吃 喝
1、黑焦糖:黑褐色的硬块糖,外面包一层红白相间的油糖纸,一股浓郁的焦糖味道。把铁丝一头烧红插进糖块,就是一根绝对好吃的棒棒糖。1毛=10块。
2、上海泡泡糖:薄薄的长条状,红白相间的外包装上印着一个卷发洋人吹出大大的泡泡。上海天山回民食品厂出品。1毛=2根。
3、麦芽泡泡糖:抓一把新鲜小麦,放进嘴里使劲嚼,一边嚼一边吐掉汁液,最后剩下的面筋就是一块上好的泡泡糖,可以吹出和脸一样大的泡泡。这是丹姐最拿手的绝活。
4、辣姜片:生姜用糖特殊腌制而成,雪白的颜色,上面有雪白的糖粉,用白纸包装,我们的最爱。1毛=1包。
5、冷饮:冰棍:4分=1根;雪糕:8分=1根;豆沙冰棍:6分=1根;汽水:用糖精和色素合成, 1分=1小杯,5分=1大杯。
6、家庭餐桌:早饭通常是馍馍、茶,有时会是奶茶和香豆油饼;中饭是洋芋粉条、洋芋酸菜、粉条熬饭、稀粥饭等等;晚饭以面食为主,寸寸面、奇花面、面片、拉面——纯纯粹粹的手工面!有时会是米饭,最好吃莫过于米饭就湟鱼了:将湟鱼切成段状在油锅里炸,炸至焦黄时倒入葱、姜、蒜、辣椒及各味佐料的调和水,经慢火炖熟就可以吃了。湟鱼米饭是父亲最喜欢的大餐。多年以后,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海鲜,可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米饭就湟鱼那么鲜美的味道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段时光铸就了一段深刻的人生印记。
7、饭馆:那时候在外面吃饭叫“下馆子”,至今觉得这个叫法特别有亲和力,很放松,又有几分挥霍的惬意,如今在高档环境里就餐都产生不了“下馆子”时的那种满足感。而且那时候的花样还真不少:3毛钱1碗的凉面,2毛5分钱1碗的酿皮,5毛钱1大盘甜枣糕,1毛钱2个油炸糕,还有正宗的指甲面片……
游 戏
童年时的游戏给人的记忆是永久的,物质生活的贫乏并没有抹杀孩子们快乐的天性。没有电脑,没有机器手枪,只有泥巴、皮筋、树枝和棍子,那些在今天的儿童看起来不屑一顾的平常物品,经过孩子们的匠心独创,成为了一件件爱不释手的宝贝,它们给60-70年代的儿童带来的开心和满足是无可替代的。今天的我们,甚至可以在路上就能捡拾到一些被淘汰、被丢弃的高档玩具,可那些年代天真无邪的我们,拥有的又是怎样容易获得幸福的心情啊!
1、跳房房儿:用粉笔或棍子在地上画出各种格子房,单腿前进,用脚踢一颗石子,一房一房地跳,永不疲倦。
2、踢毽子:废垫片或废铜钱用布包好,扎上漂亮的鸡毛。或用一块碎羊皮包上垫片和铜钱。脚踢腿挡,上下翻转,左右回旋,明目繁多。有踢、笑、盘、蹲、跳、窝、拨、踏、跘等等,恰似一个人从小到大逐步成长的脚步。
3、还有跳皮筋、丢手绢、跳大绳、挑冰棍棒、跑老窝、打弹弓、滚铁环、打木猴儿、耍骨节儿、搭戏台……足以用一生的时间来回味。
时代烙印
我在上大学时还办理了粮食关系转移手续。小时候,买面、买米、买油、买肉、买布……都要凭票,尤其下馆子吃饭还要粮票,最大面值的是“伍市斤”,最小面值的是“壹市两”。今天的孩童难以想象,我们曾经经历过怎样丰富的“凭证时代”,那些花花绿绿的票证,曾那样深刻地统治和影响过人们的日常生活,使“计划经济”这个词在中国大地上刻下了最最直观的时代烙印!
-全文完-
▷ 进入时空交界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