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名花之一,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周代我国就开始种植梅花了,但那时人们只是将梅子作为一种调料品。梅被植于园林中供人观赏,据《西京杂记》所载,大概始于西汉:“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到了南北朝,隋唐之际,赏梅与艺梅蔚然成风。宋代更是历史上赏梅、艺梅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大量吟咏梅花的文学作品,而且还出现了许多载述梅花的专门著作,如范成大《梅谱》、周叙《洛阳花木记》、张功甫《梅品》,以及宋伯仁《梅花喜神谱》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明清时期,由于人工精心栽培,使得梅花品种得以不断增加,艺梅技术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如明代王象晋《群芳谱》曾记梅花品种近二十个,而清代陈淏子《花镜》则描述了二十一个梅花品种。
梅,又名枬、春梅、干枝梅,为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其枝干挺秀,花色雅丽,香味清幽,和松、竹一道,历来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梅花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是因为它具有冰魄雪魂,傲霜斗雪的特点,能在冰天雪地的大自然中俏然绽放,争相吐蕊。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梅花历来被描写成高洁心态的象征,它被看作是美人、美君子、仙客和神人,代表了无数正直的文人那种鹤立于混沌的尘俗之外,而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故此,朱熹做《梅花赋》,以梅花来比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洁之志。王冕写《梅花传》,盛赞梅花“为人修洁洒落,秀外莹中,玉立风尘之表,飘飘然真神仙中人”、“翩翩浊世之高士也。观其清标雅韵,有古君子之风焉,彼华腴绮丽乌能之哉,以故天下人士景仰爱慕岂虚也耶?”朱元荐也曾做《忆庚岭梅花赋》,称颂梅花“或洒落如秦、黄,或豪迈如李、杜,或寒瘦如郊、岛,或清丽如徐、庚。其枕烟卧霞也,芝商山之四皓;其饕风雪也,毡羝窑之苏武。不可名状,难以枚数。”梅花的风格真是集古贤人之大成,照今义士之肝胆,磊落光明,傲骨铮铮。正因为作为纯洁,坚韧性格的象征,故历来受到人们的深爱,如范成大在《梅谱前序》中说:“梅,天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学圃之士,必先种植梅,且不厌多,他花无多少皆不系轻重。”可见,梅花是最为文人赞赏和喜爱的花卉之一,故此,便出现了大量的咏梅之作。
二
我国古代的第一首咏梅诗作,由于资料缺乏,今已不可考知。较早的有梁代何逊的《扬州法曹梅花盛开》,此诗又作《咏早梅》。其云:
兔园标物序, 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 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 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 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 畋逐上春来。
此诗虽算不上是上乘佳作,但其中第三句至第六句,还是颇具意境的,而且写出了梅花的盎然生机,故于后世影响较大,以致历代诗人们咏梅时,大都对其予以赞许。如杜甫《和裴迪登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宋代尤袤《入春半月未有梅花》:“留连东阁空愁绝,只缘何郎作好诗”。再如明季高启的《梅花九首》其一也是如此:“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所以,《雪斋浪记》说:“为诗当饱参,然后嗅味乃同,虽为大宗匠者亦然。‘月观’‘枝横’之语,乃何逊妙处,自林和靖一参之后,参之者甚多。”由此即可见,何诗对后世咏梅诗的影响之一斑。
诗人咏梅,一般说来,主要有“表象”与“内象”之咏两大类。所谓“表象”,是指对梅花的外在美进行歌颂与述写,如上引何逊之诗即是。而“内象”则专指对梅花不畏严寒、卓然独放品格的称颂,这是一种内在美。无论就审美价值抑或作品品位而言,内在美的咏梅之作,显然要比外在美的同类作品更有特点,更具个性。因此,展示梅花不怕严寒,独标一格的精神风貌,也就成为古代咏梅诗词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方面,陆游的《落梅》诗可堪称为代表之作:
雪虐风饕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气怜。
诗中的“雪虐风饕”,形容风雪凶猛。但尽管寒风凛冽,冰雪飞扬,梅花却依然俏首挺立,含风怒放。在这首诗中,诗人已将梅花完全拟人化,人格化了。全诗所写梅花的不怕冰风摧折,不惧寒雪埋藏,看似“咏梅”,实则是在咏人。而这位“人”,被咏的便是诗人自己。类似《落梅》诗的拟人之作,在陆游的作品中还有不少,并且还产生了诸多著名的咏梅佳句,如:“凌厉冰霜节俞坚,人间乃有此癯仙”(《射的山观梅》其二);“高标逸韻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梅花绝句》),等等。咏梅中的拟人之作,其最大的特点是借梅以写人,而写人则是文学的根本所在,所谓“文学即人学”,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拟人的咏梅之作,乃属咏梅诗词中的上品)。
而拟人之作在咏梅诗词中,由于诗人们的审美情趣与视角差异的不同,因而又可分为几种类别,其中之一者,即是以梅的风骨喻人。梅花不仅傲寒冲霜,而且香味清幽,沁人心脾,非它花可比,因之,不少诗人在其咏梅诗中,均是针对梅花的香而咏的。如王安石《梅花》一诗,既写了梅之色,更写了梅之香: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在这首诗中,诗人紧紧抓住梅花凌寒开放“为有暗香来”这一特点,用以表现一种崛强的风骨精神,实属慧眼独具。此外,诗人还用“遥知不是雪”五字,指出雪与梅的同时存在,主要是为了逗出梅花的香来。其意思是说,雪虽然是无瑕与高洁的,但梅花除了具有雪的这种一般特点外,还有雪所不具备的香的品格。梅花不仅凌寒呈艳,而且还在严寒中播送“暗香”,严寒既压不倒其色,亦挡不住其香,这就难怪宋代另一诗人卢梅坡在《雪梅》中,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由于梅花的香是一种风骨的暗寓,一种精神的体现,所以历代诗人都颇为注意梅花的香。如杨炯咏梅云:“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柳宗元诗说:“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而南宋陈与义的《蜡梅四绝句》其一,则更是写得形象生动:“花房小如许,铜切黄金涂。中有万斛香,与君细细输。”陈与义的另一首《蜡梅》,与杨万里的《梅花下遇小雨》诗,对于梅之香的描写,则又可谓是别出心裁。请看:
只愁繁香欺定力, 薰我欲醉须人扶。
不辞花前醉倒卧, 是酒是香君试别。
——陈诗
初来也觉香破鼻, 顷之无香亦无味。
虚疑黄昏花欲睡, 不知被花薰得醉。
——杨诗
二诗都用夸张的手法写花气袭人,浓郁得连人都要被薰醉。但尽管这两首诗在技巧上颇具特点,其与上举同类作品相比,都失去了“香”的一种内在的风骨精神,实为“外象”的咏梅之作。在这一方面,陆游不愧为大家。因为在陆游一百六十五首咏梅诗词中,直接咏“香”者竟有四十余首之多,且名篇名句亦不在少数。如著名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一春花信二十四,纵有此香无此格”(《芳花楼赏梅》),等等,都有着一种深刻的寓意,体现着诗人忠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思想。
以梅花喻人的诗句。有元?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寓意是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这首诗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
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诗云:“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主[xi]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xi]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xi]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chan*]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全文完-
▷ 进入月光美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