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对于我们来说总显得很特别,这一年作为80后的我们开始集体奔三,开始回忆我们的过去。那时候的我们被冠以“家里的小皇帝”、“娇气”、“吃不得苦”等等字眼,原因全都在于我们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从1980年到1989年,这10年间出生的我们都被称作“80后”,被认为是父母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一代人。可事实,的确如此吗?我们80后就真的吃不得苦吗?当然不是,事实已经很清楚地摆在面前无需多言。
记得2010年央视春晚三只小虎重聚首,那一首首熟悉的旋律一出来,我为之激动不已,情不自禁地就跟着电视里哼唱起来,久违的记忆一点点地迸发出来。这里用三个十年表示我们人生中的三个阶段。
10年前的我们都还是一个小婴儿
1980年开始一个个婴儿声便在这片热土上此起彼伏地响起,由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由于是生于80年代,改革开放的步伐已然迈开,生活水平逐渐好转。于是人们对于我们这一代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10年后的那一条三八线
1990年开始,我们有的已经迈入小学课堂。而有的还在快乐地漫山遍野地奔跑。那时候的我们可不像现在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要熟读唐诗三百首,连中国话都还没说全乎,就要奶声奶气地学说“abc”。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苦了孩子,也累了家长。小时候的我们什么游戏没玩过,跳房子、跳皮筋、老鹰捉小鸡、拍纸片、打弹珠,这些游戏是我们童年记忆里最快乐的时光。有时候拿起一张纸,总是会忍不住折一个“东南西北”,想着儿时伙伴们在一起玩的情景,想着把家里的大椅子拆掉当马骑的情景,想着因为害怕小鸭子受凉而放进被窝里被老妈骂的情景。想到这些不由自主地笑了。小侄女(我堂哥的女儿)问我,姑姑为什么笑?我回答说,因为姑姑想到小时候也和你一样啊。
记得九月份的某一天,小侄女从学校拿来课本,一时手痒,对她说,姑姑帮你包书本吧。哪晓得,小丫头不干,说,在店里有很漂亮的封皮,上面有喜洋洋、米老鼠呢。我说,外面买的虽然方便,但是少了一份自己包的乐趣。在我的强势下,小丫头撅着小嘴巴看我包书皮,渐渐地她也被吸引住了。后来小丫头说,她的小伙伴们特别羡慕她自己包的书皮。那刻,她觉得自己特有成就感。
还记得我们课桌上的那条三八线吗?同桌的你,现在都去哪了?同桌的你,现在好吗?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男女生还没有性别意识,小男生会和小女生一起跳皮筋。渐渐长大的我们,课桌上的那条三八线,逐渐成了我们心里的三八线。
10年前的第一次离别
十年过去了,我们也开始了第一次的离别。此时的我们站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该往哪里走,完全没有方向。读书差的同学,打工,成了那时候最好的选择。读书好的,上大学,继续深造。可是,长大后的我们对这个社会越来越迷茫,当我们出来找工作了,发现大学生在街上一抓就是一大把。我们的竞争力,无论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完全都失去了。我们开始羡慕那些比我们早工作的同学,那个时候,如果没有上大学,那我们的房子、车子、票子都有着落了。可是现在的我们,全都输了。
10年后的相约
现在的我们开始集体奔三,开始爱回忆了。开始迷惑了,为什么小的时候可以躲在妈妈的怀里大声哭泣,现在却不行了。为什么小时候可以做的事情,长大了的我们开始不能做了。小时候的那些简单的快乐,现在想来却是那么的弥足珍贵。简单的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小时候的我们驳斥大人,现在的我们被我们的孩子驳斥着。小时候的我们盼着长大,可以不挨爸爸的揍,妈妈的骂。现在的我们很想回到小时候,重过被揍被骂的日子。小时候的我们偷穿妈妈的衣服和皮鞋,披上一条床单,可以唱一出折子戏,现在的我们如果再做这样的事情,一定会被骂“神经病”。多想和小时候一样,可以痛快的哭,痛快的笑。但是现在的我们为了面子,从不说半个“不”字。小时候的我们就是真实的自己,现在的我们越来越不像我们自己。
孔子老先生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可是我们立了吗?在这个什么都讲票子和权势的社会里,我们的立在哪里?
集体奔三的我们,尴尬的我们,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我们,却发现到最后,我们依旧不是我们。
-全文完-
▷ 进入尔冬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