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可爱的故乡之行(报告文学)七月友小虎

发表于-2004年08月31日 上午10:58评论-0条

黄洞林场是我最亲最熟最念念不忘的故乡,是我童年成长最美好的乐园。我从小就在那儿长大,那儿是个山峦叠翠、林海茫茫、河流清澈、土地肥沃、气候湿润、远离污染、空气清新的好山好水的好地方。

我爱我的故乡,爱我童年的乐园——黄洞林场。即使现在我常居在市里,很少回到我的故乡去,但我仍忘不了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山山水水,我随时都想飞回到她的身旁。不管现在她变得怎样,是憔悴了,还是没落了,我仍深爱我的故乡、我童年的乐园。这不仅是因为故乡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也不仅是因为故乡有童年时和我一起成长的伙伴,有我那熟悉的勤劳善良的人们,而是因为,不管我身在何方都觉得故乡——黄洞林场是最亲的。

故乡——黄洞林场,位于现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黄洞瑶乡,323国道边上,距贺州市27公里。场部座落在桂岭河和清湾河的交汇处,小区绿化犹如个大花园,绿化树木和花卉品种繁多,给人一种美丽、亲切、和蔼、自然的感觉。林场创办于1955年,按经营分类属商品型的国有林场。全场有经营面积7958.5公顷,森林蓄积41.3929万立方米,区划73林班,森林覆盖率达78.8%。资源丰富,有旅游开发价值。

林场属于事业单位企业管理,1978年以前林场属于国家财政拨款,1979年至1982年林场进入间伐,干部工资由国家财政拨款,1983年开始进入主伐期,国家不再投资,统由林场自收自支。

林场现有职工483人,实行场、站两级管理,场部一级核算体制。下设7个营林站,3个场企业,6个管理职能部门。近年来,全场总收入在700万元左右,其中二、三产业、多种经营占38%,经营亏损在50万元左右。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乡——黄洞林场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原韦场长的带领下,乘着改革的大潮,大胆的改革创新,在抓好培育森林资源的同时,利用资源的优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先后扩大及办了木材加工厂、松香厂、汽车队、黄洞大厦、八步大酒店,开扩了新的生产领域,有力的促进了林场的发展

从1989年起,故乡——黄洞林场年收入连年都在1000万元以上,多种经营收入占年收入的40%以上,上交国家税金超百万元。1991年提前消灭荒山。1983年年产值已达2064.8万元,年向国家和社会提供木材二万立方米,职工的人均收入也从改革前的1982年的800多元增至1983年的5000多元。使林场已发展拥有房屋、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3900多万元,林木资产一亿多元,职工安居乐业,林工商综合经营,经济快速发

展的新型国有林场。

这个时期,是故乡——黄洞林场经济效益最好最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林场,文体活动是相当丰富的,经常有球赛、林工杯歌咏比赛及其他有益的文体活动。如1992年6月8日原悟州地区林业局在林场举行了隆重的“林工杯”篮球运动会。有力的说明了林场在当时地区各林场中所拥有的经济实力。这些丰富的业余活动让职工们在辛勤劳动的同时,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享受,使林场的生 产、生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然而,故乡——黄洞林场并不是一帆风顺兴盛下去的。随着市场经济激烈的竟争,风云的变化,加之林场超前投资过大以及后来的管理不善,从1995年起,林场的经济效益渐渐的衰败了下来,并欠下了不少债务,致使原来自己经营的八步大酒店,因债务过重最终以物抵债,于2000年12月以后便还债抵给了工行。

但从2000年6月起,通过全场职工的民主投票,直选出职工们信任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在以李恒耀场长兼书记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根据林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渠

道筹集资金的形式,带领着全场职工一起重新创业。种植茶叶、竹子,并创建了茶叶场、笋用厂。在木材销售方面以卖青山公开招标的形式,提高了经济效益;在精细管理方面实行各科室金费包干超支自负的制度,使非生产资金得到有效的控制,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生产和生活的急需上。经过了三年的努力奋斗,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尤其是茶叶,种植面积达500多亩,安置了职工178人就业,基本上解决了营林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茶叶加工方面以股份制的形式经营、管理,创出了自己品牌。品种有毛尖、曲毫、松针、扁茶等,销往北京、江苏、安徽、湖北等地,且在市场具有相当大的竞争力。

现在,故乡——黄洞林场的职工们,安居乐业,以场为家,越来越勤劳。到了采茶季节,上山采茶的职工们,每天天刚亮,就背着竹篓上山采茶去了;日落才三五成群的背着满满的茶青到茶叶厂排队交验茶青。在茶厂加工茶叶的职工,每天都工作到零晨四点半左右,现在林场的职工们是多么的勤劳呀!

小时候,我在故乡上幼儿园时,教我们的罗老师,她就住在我家的楼下。这次回到故乡,她见到我非常高兴,我到了她家里去玩,在与她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了她家庭的现况。他的爱人——钟福才伯伯,外号叫阿牛,小时候我常叫他阿牛伯。他是他们家庭的劳动主力,他是个勤劳、善良、随和、有家庭事业责任心的人。在林场里,他既是个普通的工人,又是林场里工人勤劳苦干的典型代表。他原是林场木材加工厂里的工人,后来林场木材加工厂向外发包后,他下了岗,开始上山种植茶叶。几年前,他的女儿上大学,为了多找钱,供女儿上大学,他便进入了林场的茶叶厂,早上上山采茶,晚上到茶叶厂加工茶叶,一天做两个人的工作。不仅如此,他还利用其他时间,喂养蜜蜂。在我家的楼下,每天都能看到成群的蜜蜂在勤劳的来回忙碌。他便像那些忙碌的蜜蜂每天辛勤的工作着。今年,他的女儿已大学毕业了,被分配在一所中学当英语教师,工作有了着落,他辛勤的付出,便得到了有益的回报。

除此之外,林场里还有不少像他这样勤劳苦干的人,在这便不一一细说……。在林场父亲的书房里,我翻看父亲珍藏的相册时,发现了一张新的相片,那是今年8月6 日林场一九七四年上山知青30周年的聚会留影彩色照片。看见这张照片,我感到特别亲切,因为照片里的大多数脸孔我都很熟悉。如照片第一排中间的是李恒耀场长伯伯,他的女儿李玲姐姐去年广西大学毕业,参加到西部大开发的自愿者行列;中间第一排第一位女的是冯耿伯母,她现是贺州市金港酒店的老总;她左身旁的是侯阿姨,她的女儿刘琦是我妹妹的同学。还有李纯姑姑、韩碧珍伯母、黄观连姨婆、罗老师等等……。看着父辈们那一张张可敬、可亲、可爱、慈祥的脸,想着父亲对我说过的他们那时创业的往事,我仿佛看到了他们那时艰苦创业的岁月。我尊敬他们,敬佩他们——林业的老前辈。

回到故乡这几天,天气很闷热,下午父亲下了班后都和我一起到清湾水电站的下游游泳。我看到了新建成并已发电的清湾电站和那座高大雄伟的电站大坝。我便对林场职工们为绿化祖国,保护生态环境,函养水源,生产木材所作出贡献的精神肃然起敬。如果没有他们这些森林培育者和保护者,那来这充沛的水利资源?据父亲说,在林场的范围内,已建成的和正在建的水电站就有七座,装机发电量都有1500千瓦以上。如清湾水电站发电量为6400千瓦,里溪水电站发电量为5000千瓦,马安洲电站发电量为12000千瓦等。七座电站年总共发电量40200千瓦每小时,按计算,一年总产值达9860万元。这是多么大的数字呀!如果这七所电站都属林场投资、管理,那该有多好呀。但是现在已被政府向外招商引资兴建,若这七座水电站能在每度电价返还几厘钱给林场发展经济、保护森林,形成以水发电,以电养林,那也是很好的……。

在故乡这几天里,父亲带我回到了我曾经跟外公外婆一起居住过的小林站——信滩站。它仍依如从前,苍老不变,唯一变的是当年我出生刚满半岁时,父亲带人亲手栽种的几棵桂花树,它们现已长得是那样高大、粗壮、茂盛,它们的高大、茂盛告诉着我,我已长大、成熟了。

在故乡,我还在我父亲的书房阅读了李恒耀场长伯伯在2003年林场第十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其中他提出的四个关于林场今后如何发展的思路,很吸引我。这就是,一:进一步调整林种结构,促进林业增效,职工增收;二:加强资源管理,发挥资源优势;三:加强管理,加强汇报积极推进场办企业;四争取办好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工作。看完了他的报告后,我突然对林场今后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创意,这新的创意就是:林场能否依靠现有的山水自然资源,搞个以娱乐、旅游为主的主题公园呢?这样可以让游者在轻松、娱乐的同时,包揽故乡——黄洞林场的美好风光。因为林场没有姑婆山林场那奔腾的瀑布,没有那奇特的自然资源,要搞生态旅游自然很难,但搞主题公园自有它独特少有的媚丽。可以利用清湾河搞些刺激好玩的项目,如飘流、奔极跳、游船等丰富、吸引游客的项目。当然,林场现在经济不如从前,但是否可以依靠国家投资?以前国家仅向林场投资83.26万元,林场就能依靠自己经济的发展向国家上交了税费3400多万元,并为国家与社会提供各种木材35万立方米。现在,林场有了暂时的经济困难,国家是否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或引进外资。我相信,林场如果有了国家经济支援或外商投资,林场定会摆脱现在的经济困难,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定会富裕起来,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这次回故乡,我本想多住几天的,但由于父亲与场领导要到外参观学习,场部有专车,我便只好提前回城了。

在乘场部专车回城的路上,李恒耀场长伯伯真诚的对我说:“你这次回林场,看到的,了解的,一定要写篇好文章出来,到时写好了,叫你爸拿给我看看。”当时我没有回答他,只是笑了笑。但我早已有写一篇关于故乡风雨的打算了。

车窗外,正在扩建中的鹰莲二级公路——323国道的推土机在勤劳的破土着,不久后,将有一条新的、宽敞的二级路在此出现,它经过我的故乡——黄洞林场,我相信,这新的二级路的到来,将会给故乡——黄洞林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希望,故乡的明天定会再次美好、辉煌、腾飞!

小虎 2004年8月17日初稿写于黄洞林场场部

本文已被编辑[七月友小虎]于2004-9-24 17:49:01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七月友小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珲春颖翠点评:

成年的手笔描述出故乡的发展变化,在回忆中展现童年的故乡,表达出对故乡的强烈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