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教育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教材编写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出版了多种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同时,也首次出版了几本中国当代文学史。在这些著作中,不仅最早使用了“当代文学”这一概念,而且使“当代文学”具有了科学雏形。在这几本史著中,有一部就是前华中师范学院校长王庆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到2004年8月印刷了3次。这本著作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在一些高校作为中文系专业的教材使用,可见其影响之大。
王庆生主编的这本《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搜集的还是比较详尽的。全书分为3个大的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是论述20世纪50——70年代中期的文学,第二个部分是论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第三个部分是论述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文学。全书论述大体上还算比较详细,其亮点是把部分通俗文学收入其中,改变了以往一些文学史家对通俗文学有一种贬斥的治学方法。以前的文学史家对通俗文学天生有一种偏见,认为通俗文学根本就不算是文学,有一位作家竟然大放厥词说“不准通俗文学进家门”,他们研究的使那些“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学,就是读者寥寥无几,他们也很热心,认为“曲高和寡”,别人不喜欢的,别人看不懂的才是高雅的,只有研究这些“高雅”的文学才能见出一个学者的品味,如果你研究那些在他们眼中是“下里巴人”的通俗文学的话,哪怕是这些“通俗文学”非常畅销,甚至到了“有井水处歌柳词,有华人处读金庸”的地步,他们也是不屑的,认为你这个人太没品位,竟然去研究那些不入流的东西,并且还讥笑你太“俗”。这也是中国学界的一种病态的治学方法,虽然现在有些有识之士开始有所扭转,但总的来说进步不是很大,仍然对通俗文学存在着一种傲慢与偏见。王庆生主编的这本著作当然也存在着这种“门户之见”,他虽然很重视通俗文学的研究,但在通俗文学这个范围里也有一种“种族歧视”。比如对一些反映革命斗争的所谓“红色经典”就有点过于拔高,在当时那种政治框框里写出的一些“假大空”、“高大全”的“英雄史诗”按理说应该是毫无文学价值可言,但编者却用了很大的篇章加以渲染,而对于后期在“自由写作空间”里产生的一些具有极大社会影响的作品只是一笔带过,甚至提都不提。比如九十年代曾经风靡全国的诗人汪国真只是在“文学思潮”里一笔带过,而对于50——70年代的一些写“政治口号”和“顺口溜”的所谓“政治抒情诗人”郭小川、贺敬之却列专章论述。现在汪国真的诗集还很畅销,你看还有谁会去读郭小川贺敬之的诗?还有谁去买郭小川贺敬之的书?北大的洪子诚编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里也一样犯了这样一个毛病,有个天涯网友“诗人小郑”曾经在“关天茶舍”里发帖批判过,说“不提汪国真是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最大的败笔”。在第二部分中,关于历史小说,论述了姚雪垠、唐浩明、二月河、凌力、刘斯奋等,但遗忘了获得矛盾文学奖的熊召政,在全书里只字未提,熊召政的《张居正》大气磅礴,遗漏熊召政说明编者读书还是不太广博,也许也是一种偏见。在剧作方面没有提到魏明伦,没提巴山鬼才魏明伦也是本书的一大遗憾。杂文方面,基本上没有论述,只是说道“中国的杂文大都是些不疼不痒的杂感”,其实真正有力度的杂文却只字未提,比如刚才说到的巴山鬼才魏明伦,他不光戏剧写得好,杂文也很尖锐,他的杂文集《巴山鬼话》更是锋芒毕露,他曾戏谑自己“因戏剧而尝到很多甜头,因杂文而吃过许多苦头”,他为什么因杂文要吃苦头?因为他的杂文对现实揭露太多,所以要吃苦头。还有一个北大的才子余杰,他的杂文也是“匕首与投枪”,他的《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可能是因为作者被封杀,所以编者不敢列入其中吧!还有一个鄢烈山,也是根本未提,再就是邵燕祥,在书中只论述到他的诗,其实他还是一个杂文家,他的杂文也是以“犀利”著称,可能就是因为“太犀利”,所以编者不敢提他们吧!编者对贾平凹只谈了他的小说,把他归入了“寻根文学”里面去,但对他的散文却没有多少论述,其实他的散文精美隽永,可以列个专章来讨论。在小说方面对于官场小说没有论述到,只是提了一下王跃文,其实王跃文的《国画》都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应该着重论述的经典之作。对于曾经写过《便衣警察》的海岩更是提都没提,还有近些年崛起文坛的青少年作家韩寒等也是只字未提,这些都是很大的败笔。再就是作为中国的一种文学形式——评书,在书中也没提到,刘兰芳的《岳飞传》、《杨家将》,单田芳的《童林传》等影响都非常大,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应该要占有一席之地。对于第三部分,论及台湾文学的时候,遗忘了几个很重要的人物,李敖、柏杨、龙应台。李敖的杂文,可谓独树一帜,特立独行,他的小说也很不错,比如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等;柏杨的杂文更是没得说,他创造了“文化酱缸”,他的小说也很有影响;龙应台的杂文也是影响深远,她的《野火集》唤起了台湾民主自由的号角。在通俗小说方面,只谈了一个古龙和高阳,连“言情小说大师”琼瑶也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列专章论述,当然作为言情小说的玄小佛、严沁、于晴、席绢等只字未提。就连90年代以来同汪国真一起风靡大陆的诗人席慕容、作家三毛、散文家林清玄也没有提到。还有一个司马中原,他的创作成绩不俗,也没有提到,可能是他早期创作了大量“反共文学”的原因吧。在香港的文学论述里,影响很大的散文家董桥也被漏掉。通俗文学方面只着重谈了一下金庸,连梁羽生、倪匡、亦舒这样著述极其丰富、影响极其深远的作家都只是一笔带过,没有着重论述,还有一些影响很大的作家比如温瑞安、黄易、岑凯伦、张小娴提都未提。温瑞安是一个写作的多面手,他的作品涉及到文学的方方面面,从新诗到散文、从戏剧到杂文、从评论到小说,在小说方面更是从武侠到言情、从推理到科幻、从魔幻到新文艺小说,题材多种多样,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语言更是一种创新,影响深远,比如北大的孔庆东,民间的四大名捕本人都是受了他很大的影响,尽管“北大醉侠”孔庆东不一定承认他是受了温瑞安的影响。
总的来说,王庆生主编的这部《中国当代文学史》对于中国片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虽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败笔也是无处不在,还有待后继的文学史家们进一步的来完善补充。
-全文完-
▷ 进入四大名捕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