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年寒冬的一个上午,我从河头镇到杨柑镇去。河头镇到杨柑镇,二十多公里,还没有开通农村客运班车,我骑着摩托车出河头镇后,沿路向北而去。
农村悄然发生变化
从河头镇出来,扑面而来的是一片片绿林蔗海,令人心旷神怡。冬日的半岛大地,一点也没有严冬萧瑟的影子。路旁的甘蔗地里,不时可看到三五成群的村民, 他们正忙着挥刀收获甘蔗。时下糖蔗的收获价格每吨400多元,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植糖蔗的积极性。过去糖蔗贱卖,还被打了白条,甘蔗成了伤农蔗,现在糖厂以现金收购糖蔗,农民感到种植甘蔗有了奔头。一处处平展展的地里,村民正在抢种甘蔗,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忙得不亦乐乎,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让人感到这红土地所勃发的生机。
路旁绿林掩映的村庄里,可看到一幢幢崭新二至三层的楼房。被评为“湛江最美村庄”的水妥村位于河头镇通往山内村的路旁。从该村村口可到,宽敞笔直的水泥路贯穿整个村庄,该村实行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面积、统一配套、统一管理”,实现了“住宅楼房化、村巷硬底化、饮水自来化、厕所卫生化”。相比之下,我看到了位于田西村路旁的某国营林队,该队职工住的仍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的低矮平房,生活环境无多大改变, 国营单位的风光不再。两者生活条件如此反差之大,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吧?
北坡镇区建设颇有气势
半个多小时后,我到了北坡镇。北坡镇位于遂溪县城西南部,濒临北部湾,距湛江市区60公里,距遂溪县城55公里。该镇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由三合、下黎、公务群众集资建于三村之北荒坡地,故名“北坡”。该镇近年城建颇有气势,一幢幢新楼鳞次栉比,道路平坦纵横。作为半岛的一个小镇,该镇的建设已脱离了小家子气。几年前,我曾到过北坡镇,仅几年时间,该镇区的建设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从该镇区路旁高竖的宣传牌上得知, 该镇被湛江市列为镇区建设示范镇,湛江市第一批宜居城镇和广东省宜居城镇试验镇,北坡镇显示出了未来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穿过北坡镇镇区,我在通往杨柑镇的路口停车,入旁边一小店购买饮料,店主是一位年约二十的农村姑娘,看着我操一口雷州话,一脸茫然,我只好改说白话﹝广州话﹞,说我要购买饮料,她立即笑开了,脸上像绽开了一朵花。旁边一卖水果的中年妇女也笑了,说她听不懂雷州话呢。从河头到北坡,十公里距离,真应了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俗语。 河头镇通行雷州话, 北坡镇却讲白话的居多,这是我意料不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既使生活在农村,多学几门语言变得很有必要。
参观杨柑农批市场
出了北坡镇,我踏上了去杨柑镇的路。扑入眼帘的是二车道的水泥路。从河头镇到杨柑镇,约三十公里,一路行经的镇道或是村道,路况甚好,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在该镇镇郊,建有一个农批市场,几十个档口一字排开,市场里人有不少人正在进行蔬菜交易,六七辆大货车停在那里,等待装运蔬菜。几个档口收购的辣椒堆积如山。据介绍,杨柑镇是遂溪县一个农业大镇,除农海产品资源极为丰富外,全镇建设了“无公害蔬菜、‘双高’甘蔗、优质粮食、南药、海水养殖”等农业基地。该镇农产品(辣椒)曾被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杨柑镇的农批市场已经营多年,能坚持经营下来实属不易。有意味的是,北坡镇也正在兴建一个颇具规模的农批市场,该市场建成后,可否后来居上?这倒是一个令人关注的事情。我所知道的河头镇,数年前曾建起一个农批市场,可惜开业后门可罗雀,未几便荒废了。其实,当地政府选准了一个项目,还须提供一个好的服务、治安等环境。一些地方的菜霸、果霸横行于市,让客商闻风而逃, 惜乎这些还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思考。顺说一句:从河头镇到杨柑镇, 我特别留意了公路上汽车的流量,来往的汽车甚少,这可是反映农村变化和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窗口。
-全文完-
▷ 进入一刀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