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江河万千;浩浩流水,润彻千秋。中华文明是以水治为开端的。从原始先民虔诚的海河崇拜、奇异的神话传说,到先秦诸子以水喻道的洞见,以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无一不浸透着流水的神韵和大道的空灵。
在水一方,2000年前的山野蒹葭任你揉捏成弦;水润华夏,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由你轻诵慢吟。老子从观水中得出“上善若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的大道;庄子以至“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为源推出相辅相生,天地无穷的名理;管仲因水之善得出“水是万物之本源,是以圣人之所化世,其解在水中”的处世之法;孔子在水边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唐太宗李世民将“水能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用于治国,从而创立出举世闻名的“贞观盛世”;苏东坡从水与月的变与不变中悟得“自其不变者观之,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理……正是这些华夏先贤们对流水诗心慧眼的体悟和关照,铸就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大智慧,孕育了无数瑰丽万千的不朽华章。
一、老子“上善若水”藏大道
“上善若水”这4个字,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的第八章,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名利。
其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段话大概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老子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的特点,认为水的品质已接近神圣的道,所以发出了“上善若水”的感叹。
关于这段话有个典故:说的是有一日,孔子和老子出游,老子手指着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之所以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上善若水”,是说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正如古人所说的:“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尽力去为。水的这种特性,可谓之“上善”。
老子他本人也是以高尚水之道德而实践的圣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一说涡阳)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前600年~前470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室吏(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传说,当年函谷关总兵伊喜见到紫气东来,老子骑青牛而至,便拜老子为师,辞官随老子沿秦岭终南山神仙路西行,昼行夜宿,不几日来到将军山下,只见此处祥云缭绕,四季如春,溪流纵横,鱼翔浅底,百鸟争鸣,龙飞凤舞,牡丹竞放,泉水叮咚,真乃世外桃源,老子抬头望时,只见一巨石十分奇异,如有人形,豹头环眼,铁面虬鬓,一手执剑,一手执扇,五蝠飞舞,正气浩然,不尽叹到:“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欲观其妙,常有也……”洋洋洒洒5000言,由伊喜记录,世谓之《道德经》,又称《老子》,文章分上下篇,有81章。后来此书成为道家必读经典,老子被尊为道家宗师。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16年周朝覆灭,老子回到了家乡。这时比老子小20岁的孔子曾拜访过老子,向老子请教学问,典故“孔子问礼”就是这样来的。二人见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说:“逝者如斯乎”,老子却说:“上善若水”。由此孔子将老子比做“龙”,来形容老子的智慧深不可测、难以捉摸。信奉“礼教仁义”的孔子与一心想“回归自然”的老子两位圣人之间的交流,为后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铺下了奠基。
古今中外的无数先贤、学者对“水”的体悟,都同老子的理论大体一致: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据说泰勒斯曾向埃及人学习观察洪水,很有心得。他仔细阅读了尼罗河每年涨退的记录,还亲自查看水退后的现象。他发现每次洪水退后,不但留下肥沃的淤泥,还在淤泥里留下无数微小的胚芽和幼虫。他把这一现象与埃及人原有的关于神造宇宙的神话结合起来,就得出了万物由水生成的结论,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古希腊七贤(古代希腊七位名人的统称,现代人了解较多的只有立法者梭伦和哲学家泰勒斯两人,剩余五人一般认为是奇伦、毕阿斯、庇塔库斯、佩里安德、克莱俄布卢)每人都有一句特别有名的格言,而泰勒斯的格言就是:“水是最好的”。这个结论与老子的“上善若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日本有位名叫江本胜的博士,对“水”颇有研究,他做了许多关于水结晶的科学实验,并撰写了研究报告,那些报告真实的告诉我们:水是有灵性的,水是有生命的,他具有超强的识别善恶的能力,当一个人向他发出良性信息时,他就呈现美好的结晶;相反当他接收到不良信息时,他马上就会呈现出丑劣的结晶。反观现代的人类,由于道德标准的不断下滑,真正能辨别善恶的智者似乎是越来越少了。
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
二、孔子“智者乐水”传儒学
“智者乐水”出自儒家始祖孔子的《论语?雍也第六》。
原文是: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知”,解为智。其大意是:智慧的人,因其无所不知,思路通达流畅,与流水相似,故而喜欢水。高尚的人,因其厚重沉稳,品行藏而不露,与高山类似,故而喜欢山;水反应敏捷、活跃灵动,山平静稳定、宽容仁厚;水利万物而不争,无私无畏,其乐融融;山深沉平稳,不为外物所摇,因此不忧不惧,能够永恒。
南宋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在《四书集注》曰:“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又在《论语集注》里曰:“圣人智仁双全,所以,作此形容的专利权非他莫属。”意思是说,假如孔子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
《韩诗外传》卷三第二十五章注解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之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
《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弟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孔子在这里全面颂扬了水的“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化、志”等九种品德:水利益万物而没有自己的目的,堪称德;水循着自身的规律向下流,堪称义;汹涌奔流而无穷尽,堪为道;如果有人掘开堵塞物而使水通行,它随即奔腾向前,好像回声应和原来的声音一样,奔赴百丈深渊而无所畏惧,堪称勇;将水注入量器时一定很平,好像法度;将水注满量器后不需要用刮板刮平,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好像公正;水渗入曲细,无微不达,堪称明察;任何东西经水洗濯,便渐趋鲜美洁净,堪称教化;水历经千曲万折而一定朝着东方流去,堪称志。所以君子看见浩大的流水一定要观赏它。
孔子名孔丘(前551~前479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孔子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作《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孔子周游列国的典故,流传万世。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儒家之道”,曾率领众门徒周游列国,所到之处常遭冷遇和奚落:“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困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但孔子“知其不可行而行之”,回到鲁国之后,一面继续整理文化典籍,修订六经;一面广收弟子,大规模的开展文化教育事业,相传教授弟子3000余人,其中精通六艺的弟子有72人,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正是孔子的这种儒家学说,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孔子殁后,其言行及思想终为后世所认同推崇,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尊谥“大成至圣先师”。
三、李世民“水则载舟,亦能覆舟”创“贞观之治”
“水则载舟,亦能覆舟”原文见《荀子?哀公》篇,是荀子引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
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
鲁哀公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
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水则载舟,亦能覆舟”在《旧唐书》《新唐书》都出现过,文则不同,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唐太宗集自鉴录》原文是:“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时,名臣魏征在《贞观政要》中也引用了类似的观点:“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以“人”代“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武德十年(627)李世民称帝,是为唐太宗,改元贞观。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贞观二年(628),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贞观政要》卷之八〈务农篇〉)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经历了隋朝覆舟之变,听取了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忠告,最终实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由于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当时年号为“贞观”(627~649),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可媲美西周的“成康之治”和汉朝的“文景之治”。新唐史对太宗的赞评语云:“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有之也。”
西周的周成王和周康王统治期间,为一时盛世,40年不用刑法,天下太平,民心归顺。成王时得周公辅政,推行封建、宗法、礼乐、井田制,社会得到安稳,而且成康二帝时,周朝从无对外用兵,故国泰民安。此为”成康之治“。
汉朝的“文景之治”也是史上一时佳话。西汉时汉文帝、汉景帝二位帝王仁慈恭俭,笃信“黄老”,吸取秦灭的教训,重视“以德化民”,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汉书?食货志》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此文描述府库里的铜钱累计巨多,穿钱的绳子都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有的腐烂得不可食用。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而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又创造历史上一个新的鼎盛时期。据史书记载:唐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唐贞观四年(630)时,政治已臻完美,到了唐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只有39人。唐贞观六年(632),死刑犯增至290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明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次年九月,290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
唐太宗还不断的开疆拓土,建立赫赫武功,加上用力的充实及内部的稳定,文治与武功的效果卓越可谓功德兼隆,故此说,“贞观之治”媲美“成康”、“文景”二朝,并不过誉。
-全文完-
▷ 进入净莲飘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