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萧军先生发表一篇《弱势群体不值得同情》一文引来一片争议,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亮明观点,各抒己见,这是好事。一篇文章如若读者一边倒地和作者观点一致或大唱赞歌,显着没劲,也便没有了“争鸣”一说了。就此文,作为责任编辑也来说两句,若有撞磕作者、读者的还望理解和饱含。
关于“弱势”一词,愚理解范围太宽泛太宽阔,它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阶层、一个群体、一个家庭或者具体到一个人。“弱势”的内容也相当宽泛,有政治、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也有身体、生理、家庭和睦、个人感情的等等方面。如若将“弱势”作一系统的全面的论述怕是杂文文体难以承载和包容的,那就得以学术论文来做载体方能解决。愚做不了宏观层面对“弱势”的论述,仅就所之所想“弱势”说道几句,也算是狗尾续貂吧。
一、“弱势”为何物。一般而言,弱势有先天的,有后天的,尽管通过努力奋斗等方式其性质可以转变,但冷静仔细思之有些方面即便是万般努力也是枉然。而“弱势”是对比“强势”比较而言,可以和别人比也可和自己比。和别人比也不是绝对可以转换的的。如中东石油富国和欧洲瑞士、卢森堡等国在经济上按人均计算富裕程度名列世界前茅无人匹敌,是绝对的“强势”,但在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就未必是“强势”;中国的贪官在票子,房子、车子、玩儿女人、大吃大喝、公款旅游等方面比一个下岗的壮汉不知要“强势”多少倍,也或许下岗的壮汉再托生若干次也难以与之抗衡,但贪官的身子骨就未必有壮汉的“强势”。同理,失地的农民在经济上是弱势,但夫妻感情、身体素质、家庭和睦上有可能和贪腐们相比就是“强势”。因而,强与弱的对比,只能在有可比性的方面分出强弱,不可大而统之一概而论。核心是要有可比性,“弱势”是某方面相对强势的落后和差距。
二、强弱可互为转变是相对的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出生在贫瘠落后的非洲沙漠穷国的贫民孩子与中东石油大国的王子们相比,天生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果非洲贫民儿子不中十几个亿美元或英镑的头彩大奖或不挖出几件稀世珍宝抑或是不弄盏阿拉伯神灯,纵使他努力再努力也难以和石油王子站到一个台阶上。再说,一些富得流油的国家如科威特,谁能说它是弱势,但在军事上相对于萨达姆政权就是绝对的弱势,几天的工夫就成了伊拉克的一个省。而这种弱势也难以改变为强势,总不至于科威特全境摆满导弹飞机坦克吧?再想想那太平洋上的一些群岛小国,其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卫生……的“弱势”相对美国的强势极有可能永远弱下去。说到中国,贫困山区老农的孩子相比大公仆的儿女孰强孰弱一目了然,想要由弱转强可能得等下辈子。因而,说强弱可以转换是有前提有条件和有限制的。不是现在弱,我明天想强就能强起来的,条件不具备或不允许,在某些方面可能永远也强不起来。只能是有条件具备强的可能,才有可能通过努力由弱变强的转换。所以说,不是你想强就能强起来,天不助你,劳而无果,该弱还得继续弱。
三、“弱势”该不该同情。这里主要说的是目前中国的弱势群体。这个“弱势”有先天和后天的,先天是指那些出生在贫瘠家庭的社会下层人群;后天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有自身的原因,如一直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只能在贫瘠阶层,也有国家政策、天灾人祸等原因形成的,如天灾人祸导致的残疾群体,如政策原因下岗失业失地的工人农民等群体,两者的现状客观上表现为生活拮据经济紧张,其它方面不要说与社会上日进斗金的阔佬富豪比,不要说吃皇粮的几千万大军相比,不要说和那些私营企业的老板们比,就是和国有企业的员工相比,毋庸置疑是地地道道的社会下层弱势群体。那么,这些人、这个群体值得关心同情么?这就要具体分析,对那些能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而不去努力的,能具有由弱变强的可能而不想转变的懒汉们坚决不值得丝毫同情,还应加以无情贬斥,应从各方面督促其自强自立走上正道,促使也罢迫使也罢使其逐渐摆脱弱势。但那些渴望由弱势便强势的群体,不是他们不想强而是客观原因想强而不能强,像大批下岗失业者失地者,所掌握的劳动技能脱开原有岗位加之年龄等因素,打工都没处要,现实中想干一份马路停车场收费员或自行车棚管理员不费周折不给相关人士来点儿意思也没戏。难道说,这些人这个群体不该社会中有良知有良心的人们同情么?不但要同情,还应该深深地同情才是,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当重视这个群体,拿出真实有效的办法为他们解决自身难以客服的困难,让他们走出目前的困境。他们沦落为“弱势群体”,不是他们自身的错。
这个话题在当今中国说来很沉重,三言两语一片小纸根本无法说出个子丑寅卯,老朽也仅是井底之蛙一管之见,难免偏颇,还望各路高手名家指教斧正。拙文若有撞磕哪位还望海涵。
-全文完-
▷ 进入墨非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