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珠江传奇净莲飘香

发表于-2011年02月22日 上午11:23评论-4条

珠江是孕育岭南人的母亲河,跳动着广府民系的文化生命脉搏。然而,珠江又是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河流,碧水潋滟、华灯闪烁,明珠镶嵌的百里珠江,向人们展示着广州城厚重的肌理,诉说着悠悠千古动人的的故事。

1、珠江和珠江传说

珠江,是中国第四大河流之一,旧称粤江。古时珠江,河面宽阔。2000多年前,南越王在此立国时,珠江河道很宽,达2000米以上,故又称为“珠海”。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黄佐所作《雨后海珠登望》诗首句曰“珠江烟水碧濛濛”,这是“珠江”的名称最早见之于史。

直至20世纪初,珠江、西江、北江、东江一直被视为4条河流,珠江只是指流溪河流至广州白鹅潭到东莞虎门的一段70公里的入海水道,珠江三角洲亦称“广州三角洲”。1914年,广州设立直隶中央政府的督办广东治河事宜处,渐视四江为一整体,形成新的珠江水系概念。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水政,建立珠江水利局,明确了珠江流域的涵义。过了10年,1947年珠江水利局向水利部申请珠江正式命名的立法手续,从此,珠江流域这一地理名称才获得官方正式确认和广泛采用。珠江水系有大小河流计约770多条,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省(区)及越南的东北部,流域总面积45.3万多平方公里(包括流经越南的1万多平方公里)。珠江的源头,一般认为在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东路的石灰岩洞,流水经年不息。1985年8月17日,在珠江源头“水洞”旁举行了定源立碑仪式。

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珠江口的捕捞业、养殖业和航运业十分发达,其土地肥沃,是中国粮食、蔗糖、桑蚕和淡水鱼重要产地之一。

关于珠江的来历,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南越王赵佗有一颗镇国之珠——阳燧宝珠,平时总是舍不得拿出来看看,死后也带进了坟墓。某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三元宫演大戏,人山人海很是热闹。一个讨饭的老太婆碰翻了酒档一瓮酒,被档主抓住没钱赔,正闹得不可开交时,有一个书生叫崔炜,为人善良,为她付了钱。这个老太婆原来是鲍姑,她后来施法术让崔炜游了南越王赵佗的坟墓。在墓中,崔炜得到了赵佗生前视为镇国之宝的阳燧宝珠。(注:真正的赵佗墓至今未找到)

不久,来了个波斯商人,说他们的国王丢失了也是镇国之宝的摩尼珠,跟崔炜所得的一样,他愿以十万贯重金购买。几经谈判,交易达成。

波斯商人立即带着宝珠回国。在船上,他拿出宝珠把玩,突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当年珠江宽达数里,称珠海),商人一怔之际,宝珠已犹如一道白光,从他掌心跃起射入江中,三转两转,钻到一块巨石下面去了。

从此以后,江水更加清澈明净,夜晚还放出熠熠光芒。后来,这颗珠子慢慢变成了通体圆润、光滑如镜的石头,逐渐露出了水面。人们把它叫作海珠石,这条美丽、静谧的河流也就被称为珠江。

2、三塔三关锁珠江

广州古城,山环水抱,藏风聚气,具有“三山五岭雄,三江五河美”的山水格局,和“白云越秀翠城邑,三塔三关锁珠江”的优美环境空间结构。三塔即赤岗塔、琶洲塔、莲花塔,称羊城三塔。三关是指三石,即浮丘石、海珠石、海印石,称“羊城三石”。三石原是珠江中的三个小岛,岛上曾建有庙宇楼阁,是游览胜地。而珠江三塔,在古人看来,构成了广州古城缜密而完整的风水格局,近400多年来,曾是这座城市的标记之一,有外来船舶以此为航标,故又有“广州三支桅杆”之美称。然而,岁月流逝,昔日胜景不再,珠江三石虽沉埋于地下,但三古塔依然是羊城亮丽的风景,在它们身上,沉淀着这座城市古老而深沉的记忆……

赤岗塔:海口地标

赤岗塔位于今广州海珠区赤岗一红砂岩山岗上,明万历四十七年 (1619年)由时任广东巡按王命璇倡建。工程未半时,因费用告绌而停顿,至明天启年间(1621~1627)由尚书李待问续建而成。赤岗塔所处之地多为红色砂岩,故称赤岗,而塔便称“赤岗塔”。此塔是继琶洲塔、莲花塔之后广州修建的第三座“风水宝塔”,构成“锁二江”“束海口”的“珠江三塔”,以聚“扶舆之气”。因此塔雄伟高耸,与东邻琶洲塔相呼应,成为珠江经广州出海口的风水双塔。

该塔为八角形楼阁式青砖塔。塔高53.7米,外观为9层,塔内为17层。塔底直径为12.5米,壁厚3.8米,首层辟有3个门,每个门口均砌以石阶。进首层塔心室,内存“神前拜台”花岗石板一块。北门塔壁曾被拆去大片青砖,民国时期用红砖修复,并于修复处嵌花岗石碑一块,上刻番禺县政府禁盗塔砖告示。西门有梯级上2层 (暗层)塔心室。梯级为穿心壁绕平座式,盘旋至顶层,现木楼板已圮,不可登。塔每级设神龛。塔体上端为一个八角攒尖塔顶。附近旧有塔刹,今不存。塔基八角均镶有16至17世纪方人形像的托塔力士,乡民成为“番鬼”,神态各异,是广州明代石雕佳作,也是研究广州海洋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伍崇曜、潘仕成捐资重修。1998年,广州市文物管理部门筹集资金160万元,对赤岗塔进行抢救维修。

琶洲塔:省城华表

琶洲塔原在珠江中洲渚(今海珠区新滘琶洲村)。郭棐《广东通志》卷十四称:琶洲塔“屹峙海中,状广形胜,名曰海鳌。”传说当年珠江中常有金鳌浮出,光如白昼,所以原称海鳌塔。又因建塔的山岗为两山相连如琵琶,故名琶洲,塔以洲名称为琶洲塔,塔名沿用至今。

琶洲塔为九级浮屠,为绅士王学增等人为兴科举人才倡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奠基,明万历二十八年(1560)落成。琶洲塔系八角形楼阁式,青砖砌筑,外观9级,内分17层,塔高59米。辟有3门,南北门进首层塔心室,西门原有砖砌梯级上二层(暗层)塔心室。梯级穿壁绕平座式,从第二层起,各层四面开门如十字巷纵横贯通,相邻两层相对错开辟门。其他各面无门而设龛为假门。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伍崇曜、潘士成捐资重修。琶洲塔下曾建有海鳌寺、北帝宫,也是名胜之处,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明清时琶洲还是江中小岛,当年若是乘船从珠江口进入广州,必定会看见这座犹如中流砥柱的琶洲塔,所以便称它为“琶洲砥柱”,后来成为清代的羊城八景之一。在岛与大陆相连之前,琶洲塔有导航作用,故有“省城华表”之称。琶洲历史上也曾经是古代著名的海港,叫琶洲港,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址。

关于琶洲塔的初建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当年琶洲岛随着潮汐而升降,整个岛好像船一样晃动,故洲上居民人心惶惶。忽见一老者来岛说:“当年哪吒闹东海,曾被一条鳌鱼戏弄,哪吒一怒之下把这鳌鱼锁在琶洲之下,并留下咒语‘岛连一片不还家,水大水干食鱼虾’,就是说琶洲岛和陆地连成一片时,这鳌鱼就永远不能返回东海老家。现鳌鱼见岛将靠陆地,就拼命挣扎,想翻身脱去。如它一旦成功,琶洲就会尽沉江底,人也可能会丧身鱼腹之中。因此需要在3日之内建一座塔,就能将这鳌鱼锁住。”

众人一听很为难,老者说:“你们尽快备料吧,建塔之事交给我。”于是全村男女老少一齐行动,到了第3天备齐了砖木灰砂等材料。只见老者从包袱中拿出一把金光闪闪的砖刀,望空挥舞,只见那些砖呀灰呀,排着队,随着砖刀飞快地砌了上去。到天亮时,一座巍峨的九层宝塔,矗立在琶洲岛上。当时正是涨潮,小岛安然不动。村民笑逐颜开,纷纷捧出金银酬谢老者。老者笑着推却,说:“算是我送给南方乡亲的一份礼物吧。”众人问起恩人姓名,老者笑说:“老朽姓鱼名日。”并告诉大家:“此塔建成,永立洲上,镇鳌兴业,长发其祥。”说完,飘然而去。后来人们才顿悟,鱼日是个鲁字,原来就是鲁班师傅啊。除了他,又有谁能一夜之间建成此塔呢。

莲花塔:狮岩雄踞

莲花塔远离广州城区,位于狮子洋畔番禺莲花山北主峰顶上,原名文昌塔,因莲花山多产砺石,山的东面还有一狮子形的巨岩石,因此又叫“石砺塔”或“狮子塔”。后因地处莲花山,又叫“莲花塔”。

莲花塔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据乾隆年间《番禺县志》记载,当年南海监生庞端业等冒认税山,招商开采,引起周边群众强烈不满。正巧境内瘟疫流行,百姓遭殃,民间认为这是由于采石无度,伤及地脉,邪气上升所至。当地举人刘如性、李惟风、陈奎聚等,便联名呈督府藩司,要求勒碑封禁采石,并倡议建莲花塔,以镇压邪气,消除灾难。莲花塔由此而来。该塔位于制高点上,雄踞珠江口岸,成为明清中外船舶的“海航表望”。

莲花塔建成后,皇帝曾下达“准烂不准倒”的圣旨,对它进行保护。但由于它位于出海要塞,在抗战期间曾遭到炮火袭击。当时,日军入侵虎门,看到塔下有城墙,就用炮火进行狂轰滥炸,二、三、四、七层东南面的塔身被炸毁,塔顶坍塌。所幸的是,莲花塔仍顽强地屹立。1981年,族居港澳的番禺人何氏兄弟捐资进行了全面修复,如今成为莲花山上一道胜景。虽然历经数百年,登塔放目,浩浩大江,拥雾翻波,鳞鸿杳绝。

海珠石:宝石化身

《南越志》载:“南海(今广州)有沉香之水,又有浮水之石。”这石后称为海珠石。唐宋时传海珠石因胡贾过此沉珠而成。南宋方信孺《南海百咏》称:“走珠石在海南”,“走珠石”就是后来所称的“海珠石”。

海珠石在今海珠广场一带,原为江中一巨石,事实上是一块由白垩纪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大礁石,因耸起于江水之中,故又称海珠岛。它长130多米,宽50多米,因长期受江水冲刷而浑圆如珠,随潮汐的变化而似浮沉江面上,江水冲击海珠石时的波光闪烁,因而得名“珠海波光”。古人因而赋与它神秘的色彩,遂成为广州历代游览胜地。

南汉年间,在岛上建有海珠慈度寺,是当时兴王府28寺之一。南宋番禺(今广州)人探花李昴英与僧人鉴义捐重资重建此寺,明代在寺内建有文溪祠。清雍正九年(1731),加建文昌阁。清初,清军在海珠石上修筑炮台,并建有楼阁。民国初年,这石岛被辟为“海珠公园”。拆城墙建马路时,一班绅士借口原来至于双门底的铜壶刻漏关系到广州的风水,阻挠拆双门底城楼。后来将铜壶刻漏移至海珠公园,才算拆了双门底。支持孙中山南下护法的海军总长程璧光遇刺身亡,后来,在海珠石前端立起程璧光铜像,为海珠石风光增色不少。到了1931年,广州修筑新堤(今沿江西路),将海珠公园填为平地与北岸连成一片,并在上面修路建楼宇,海珠石从此被埋于地下。今天的迎珠街、连珠街、珠海波光、海珠广场、海珠路、海珠桥以及原来的海珠花园等街巷道路及建筑物名字,便成为人们对这块神奇的海珠石的遥远记忆。

海印石:珠江印章

海印石指古时广州珠江东濠口的一块巨型礁石。由红色砂岩和砂砾岩构成,为海蚀平台地貌,形似印章而得名海印石。曾昭璇教授论述海印石之形成认为:“白垩纪红色岩层排列水平、易受河水沿层与层之间的层理面进行侵蚀、形成平坦的岩面……被人称为‘沉石’.状如‘海印’。”又说:“由这些小海印石看来,方格状节理发育、被河水冲刷、沿节理形成了沟.所以方格状的沟就把大片石面切成方块状的印章形态。”(《广州历史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 

海印石的遗址在今广九大马路与广九三马路相交处。一两百年前,这里是一片旷野,大潮涌至,天水一色,海印石若隐若现。明万历年间在石上建海印阁,清朝嘉庆时改建为京观楼,供游人登楼观赏珠江景色。明代顺德才女刘兰雪《五月端午偕女伴游海印》诗曰:

雀舫乘潮似渡泸,钗头轻挂辟兵符。

珠遗汉浦谁家女?印解湘潭楚大夫。

城撼怒涛摇粉堞,江吞斜日浸浮图。

归来聊把诸姬问,适听莲歌记得无?

可见每年端午扒龙舟时,这里是观景胜地。清同治时改建为炮台(称定东炮台或东水炮台),是当时广州江防重地。文溪改道后,其出口就在海印石附近,江面上逐渐形成一长方形的沙洲,曰筑横沙。海印石刚好在筑横沙的西南,它加速了附近一带的冲积。清乾隆三十一年(1772),海印石还是江中一小岛,到了清光绪三十九年(1903),由于东侧的筑横沙不断地扩张,渐与该石相连,成为沙南东西向伸展,并三面环水的半岛。清光绪末年,东濠口西侧筑东鬼基(即新式堤坝),深入海口,与东炮台合成一东濠口。到了民国初年,东濠口大加填积, 海印石被埋入地下,与珠江北岸陆地相连。1988年建了海印大桥,留下“海印”这名称作为纪念。

浮丘石:撒豆成金

浮丘石是古代广州城西珠江中的一座石岛,形状似浮在水面的小丘,因而取名“浮丘石”,它位于今中山七路东段,东距西门口250米,其北端入将军里,南端至李家园。宋文人方信孺《南海百咏》载:浮丘山“其高一丈五六尺,周四百余步。”《番禺杂志》云:“东边有井……先在水中,若丘陵之浮。今山之四面篙痕宛然,有陈崇义者,年一百一十二岁,说为儿时犹见山根舟同船数千,今去海边三四里,尽为人烟井肄之地。”可见唐代这里是江边。

古代,浮丘石四面环水,船舶纵横。据说,晋代的葛洪曾在浮丘山脚炼丹,留下了“丹井”的古迹。在唐朝和宋朝,浮丘石上曾修筑过不少亭台楼阁,主要是根据浮丘公的神州传说而建。宋经略使将之奇建有朱明馆、挹袖轩、白云堂;明广东副使赵志皋曾再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为“广仁寺”;清代才改为浮丘寺。清代时“浮丘丹井”是羊城八景之一。民国未开马路前,浮丘高出西关平原3米。20年代50年代修筑中山七路时,浮丘寺被拆,浮丘石被凿,但地势仍较周围高。如今的积金巷,也就是当年神话传说的见证。不过,积金巷在近年被拆掉了,只留下一段花岗岩石地板。 

在悠悠的岁月中,浮丘石有一段传奇。传说浮丘山下住着一老一少,长者双目失明,人称浮丘公;少者也瞎了一只眼,人称浮丘叔。他们两人共一明目,在浮丘山上砍柴割草度日。邻居们见他们生活艰辛,不时送些麦豆给他们。一天,邻居二叔婆又送来麦豆,浮丘公过意不去,两人你推我让,浮丘叔总算开了口,说:“麦豆我们收下,用来做种子,开荒种地。” 

第二年春,浮丘公和浮丘叔互相搀扶着,到浮丘山下开荒。浮丘山的表土下全是红色砂岩,开荒十分艰难,浮丘公在前面掘,浮丘叔在后面下种,掘一下,行一步,种一穴,摸一摸。别人一天种三斤种,他们种一斤种需要三天。那年还遇上大旱,他们两人同一目,摸索着抬水浇地,日落回家时顺便挑回一担柴草,用来换点盐度日。 

日子一天天过去,到收成的时候,令人奇怪的事发生了。他们种的是麦豆,收获的却是金灿灿的金豆,连那些豆杆都变成红白相间的珊瑚玉树。 

为了报答邻居们长期的帮助,他们悄悄地把这些金豆子撒在每家每户的门口,撒满了一街。那就是撒金巷,后来叫“积金巷”。这里还流传一首童谣:“浮丘公,浮丘叔,两人同一目。撒豆成金人不知,肩上珊瑚担一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净莲飘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谢文龙点评:

古代的广州,有著名的"三石":海珠石、海印石和浮丘石。
海珠石与珠江的得名,在历史上有一种传说。
现在,浮丘石和海珠石、海印石,都已经加载入了广州的史册。
文章在表现上具有一定的艺术特点,这样就让我们对珠江的认识前进了一步。
作者文笔厚重,让我们为文中的情节和故事所感动……

文章评论共[4]个
亦源-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朋友!at:2011年02月23日 早上8:52

净莲飘香-回复谢谢关注,问好! at:2011年02月23日 下午3:40

文清-评论

拜读老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1年02月23日 晚上7:05

善舒-评论

您好, 有事找您, 不知道怎麼跟您聯絡......at:2011年04月23日 晚上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