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使我明白了很多真理,现在想想三国教会了我什么?
(1)
曹操:一个远大抱负的青年,他的不可一世。光是那句,“我另可负天下人,而天下人不得负我。”就可以看出此人的野心与气魄。但是,因为他为人过狠,疑心过重,很多忠良名将也只能对他敬而远之。
曹操教会我:抱负野心是可以的。狂妄不可以,因为人一旦,妄自称大,就会有很多人疏远你。他们会考虑,我是否追随你,你可能真心对我吗?要是有一天,你为了这个“负天下人”把我灭口咋办?所以,虽然曹操聪明。但是,在他防别人的时候,别人一万颗心都是用怀疑的眼睛看着他的。
(2)
诸葛亮:用现在的话说,诸葛亮就是“一夜成名”而且这个名,还是别人帝王求着他成的。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他真的是龙下凡间,卧于尘世?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想不可能的,那……
诸葛亮教会我:以静制动,其实很重要。因为鱼龙混杂的社会,根本无法辨认其好坏。最好的办法不是硬闯硬碰。而是在原地“亮剑”怎么个“亮剑”法。就是说,把我的思想才能,教一点与喜欢争强好胜的人。若他成名,一定会提及我。我就可以被人顺理成章若的请下山,而我的职位一定比别人的大。(省事)他不成名,就自己自杀去吧,我不负法律责任。
(3)
陈宫:这个救曹操又想杀曹操的聪明人。他曾经怒训曹操是个忘恩负义的奸雄,说他疑心过重靠不住。但是后来又跟了吕布。吕布,大家都知道。他是一根没思想的墙头草,曾经当过三父之子。这样一个人,好像比曹操还要“坏”那么陈宫为什么要视死追随呢?(鄙人认为陈宫是这样想的)吕布虽然毒,但有心无脑。若是陈宫我这样聪明的人,一定能驾驭得了他。那我不是万斤之躯了,但是陈宫的想法是对的,错就错在,吕布不仅毒,而且还喜欢蛮横。最后也只能认命了。
陈宫教会我:能做统领是好的,但是没有金刚钻,瓷器活是揽不得的。
(4)
大司马:因为跟曹氏粘亲。所以得到重用。但是有时候事情,不是每个人,只要是老实忠厚,就能把事情办好的。应该看人做事,各为所做不然,敌人打到了你门口,后悔莫及呀!
大司马教会我:交情归交情,关键时候,还是要拭目选将。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5)
孙权:这个小小年纪哭着鼻子上位的少年。有几分稚嫩的可爱。但是对政治,他可一点都不含糊。在他用心管制下,出来不少,可用之才。他最大的优点是,能让每个人有所发挥,有所成就。所以像:周瑜、鲁肃、吕蒙、黄盖,他们都各管职守。这样的帝王东吴能不强大么。
孙权教会了我:慧眼视人,诚心待人。收获绝对意外可观。
(6)
刘备:这个刘氏后裔,还是很聪明的。打着汉的招牌自立门户,名正言顺的就壮大起来了。这一点是很令人佩服的。
但是后来,他为了更快的发展。在文人里面只重用了诸葛亮。是蜀衰败的根基。因为一个人,不管你学历多高,不管你名气多大,脱离了群众,那你也只能,就地发牢骚。如果像孙权一样,不断的发展新人,那就会如源头细水慢长流。但是你刘备什么都靠诸葛亮。那么诸葛亮走了、病了、死了,咋办。不就是孤注一掷了。
刘备告诉我:借风煽火易成功,孤注一掷必当死。
(7)
曹植、曹丕:都是曹操宠爱的儿子。谈军说理,曹植要远胜他长兄曹丕。但是到最后最皇帝的为什么是曹丕?
原因在于,曹植聪明过了头,所以连他爸这样的人都有所畏之。曹丕呢?一个字,“忍”他文不了,更武不起,但是他会拉关系。为人低调,不争不斗。所以才登上了大宝。
曹植、曹丕教会我:人谦虚,有人近之。人骄傲,与其远之。
(8)
关羽、张飞、曹丕、刘备:这四人看似互不相干。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急于求成。
关羽:霸气十足、轻敌。死!因为他的急于求成。
张飞:讲义气所以蛮横,叫人做所不能达到的事情,死!因为他的急于求成。
曹丕:在准备不充分的时候,举国力而攻蜀。败!因为他的急于求成。
刘备:犯了与曹丕一样的错误。急于求成,所以损耗了大量国力攻吴。
(9)
司马懿:聪明、睿智、能忍、心思慎密的他,对事情,似笑非笑,似傻非傻。凡事三分醉是他的特点,像曹操这种狐疑超重的天才,都甘拜下风了。至于脚底板比脚背白,就是这个原因吧。
司马懿教会我:枪打出头鸟,聪明反被聪明误。能忍即忍。挣锋时刻必须一击毙命,方可胜利。
(周瑜:他是不是被孔明气死的尚待考证)
-全文完-
▷ 进入快乐是幸福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