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听说,一直没有去看的一部影片,终于看了,不得不说,真的很好。
片中姜文主演的土匪不象土匪,倒象侠客;葛优扮演的县长,不象官,真个连骨子里透出师爷的味道,那身着装与表情,完全寻不着一丝官味,懦弱、迂腐,那种将官场吃透的话语,让人于笑里,感觉到一丝阴冷;周润发扮演的恶霸,更象强盗,带着贼的味道。残暴,精明。
故事线很清晰,花钱买县长一职的马邦德上任的路上,被土匪打劫,不但劫去了钱财,还将县长一职出让,包括自己的老婆。随后马匪张牧之上任,却没有听从师爷的劝阻,而是去打压了本地恶霸黄四郎。最终成功击毁恶霸在鹅城的势力。
某些影评谈及“性描写”,说实在,姜文在该片中的“性描写”相对于时下的影视作品,真正是小儿科的小儿科。我倒觉得,情节的安排很有趣,很有艺术性的烘托出男人雄性的本能,与那份与生俱来的争强好胜的本性,二者相辅相成。
影片中,几大实力派演员的演技,自不必说,马邦德临死前的表情,真正让人叹为观止,不得不佩服葛优的演技,面部表情丰富,角色本身的精明与怯懦,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况味,内心残存的善念与欲说还休的纠结,都一一表现出来。
姜文的演技,亦是得到众人认可的,那份挥洒自如的味道中,无形就透露出一股匪气。当花姐拿枪指着张牧之,张牧之说:你为什么拿枪指着我?花姐说:你是好人。张牧之说:他妈的什么世道,好人就该被拿枪指着。是呀,现今这世道,何尝不是如此。
权钱的交易在影片中的表现得完全而彻底,坦露出那份赤luo裸的买官与得利之间的一种必然关系。
师爷告诉张牧之,做官想要赚钱,必须与恶霸黄四郞联手,而且要赚只能赚穷人的钱,富人的钱,只是走走形式,最终还需退还他们。赚来的钱,还必须得三七分成。三分归自己,七分归富人。张牧之说:那我赚钱,岂不成了要饭的。师爷很明白的告诉他,你买的官,想要赚钱,必须得把自己当要饭的。不然赚不到钱,还会身受其害。
其实,就整部片子看来,似乎一个马匪去当了县长,而且目的从赚钱,变成了行侠仗义,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但从张牧之的出身就可以看出,他的转变是非常合理的,张牧之十七岁就已经是革命军中的手枪队长。对于世事的无常与无奈,他不得已落草为寇,能够有一个机会去当了县长,实际也就圆了他济世救国的梦想。
影片中,对人性的刻画尤为精彩。张牧之等人,发了枪支,半夜被人偷偷收去。而次日张牧之一行狂吼,在那条寂静的街道上约众人一起去攻打黄四郎,却无一人跟随。一遍遍的重复相同的话语,一圈圈的无功而返。最后只剩了一群鹅随后,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那呐喊荒凉,那奔跑的无望。相信更加深刻的透露出老百姓心里那份愚昧与懦弱。
张牧之说:要挑出他们内心的愤怒。可是,那些愤怒仍然没能压倒对黄四郎的恐惧。
四人将铁门打上无数个枪眼后,抬了冒牌黄四郎的尸体“凯旋”。那时,曾经被挑起的“愤怒”在“无惧”的指引下,让众人如潮水般涌向黄府。瞬间,那曾经“固若金汤”的堡垒在众人的势如破竹的气势下不堪一击。
而最后,张牧之所坐的唯一一把椅子也被收去。也预示着张牧之将无位可置,虽然打垮了黄四郎,可是民众内心的那份贪婪,让一切的取舍都变成了一种自嘲。
影片的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着师爷长衫的黄四郎与老三花姐一行,浩浩荡荡的前往上海。而张牧之,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只能成为斜阳下的剪影。追赶而去的身影,似乎预示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
可是,已经完结的一场战争,对于张牧之而言,不过是将黄四郎的一部分家产平分给穷人,而穷人的贪婪得到一时的满足。对于这个国家的危难,仍然在他们的生活之外。
姜文的这部影片,最终的目的,应该是想唤醒国人的爱国情绪。但就我看,却只看到了更多的荒唐与一个侠客梦想的破灭。
想要唤醒一个民族沉睡的情绪,需要一种穿透力。他的影片只能说点到为止了,然而却无穿透力。自影片让人更多的感受到那份对人性的失望,而不是希望。
-全文完-
▷ 进入恋尘叶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