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与孤独之后,想寻找点滴的快乐,在茫茫然的世界间,我该何去何从,当自己完全累下来的时候,回过头去看,除去眼泪,还有闪闪发光的虹湾!
在晚秋黄昏的晴空下,不冷不热天气理想。温柔的夕光点点浸透了小镇的街道与排房的角落。在那个十字路口的寂静,荡漾着数片遗落的秋叶,宣告一个悲凉的季节来到。凉风吹拂,吹乱了雨欣的长发,长发飘散,又重新落下双肩。她站在这里,思绪安静但心情忧伤。好多的伤心往事如水波涟漪,层层涌出心头,耍然间她淆然泪下。然而,这时她已是不属于这里的,她就像一缕空气,只稍一阵小小的卷风,就消失在天际间。
雨欣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女孩子,这年随父母搬来这个小镇,因为性格比较内向,所以很少与人交往,在学校里朋友也不多,更准确来说是没有一个才对。雨欣对此感到非常苦恼,觉得自己像一个被人排挤在外的孩子。她想过要努力改变这种窘境,试图大胆与班上的同学交往,做朋友,但是到最后都是失败。班里的同学们对她都持不屑的态度,雨欣变得更加怯弱,性格更加内向,以致让人怀疑她是不是得了自闭症。
这是一个新的早晨,春天的晨雨刚过,天气总是有点阴冷的,不过初春微弱的阳光开始慢慢洒向人间,使天地万物都一种万象更新的精神。
这是一个好的早晨,雨欣早早就起床,她虽然生活孤单。但是对生活,雨欣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希望,她正一点一点地点燃属于自己的希望之焰呢。吃过早餐之后,她一个人孤自地踏上上学之路。但是放眼而去,看到行人渐多的街道,学生们或三五个,或成双对地走着,有说有笑,雨欣心里不是滋味,百感交杂!但是她很快就恢复情绪,转念道:虽然是自己一个人,但是只要能够平平淡淡过日子,就足够了。想着这些,雨欣欣然地快步来到学校里。
当她踏入教室的那一刻时,所有的事情都已开始变化。她居然找不到自己的课桌,对的,它不见了,仿佛平空消失了,也好像是从来就不曾有过这个座位在那里。雨欣呆呆站在那里,惊恐地扫视着整个教室。此时教室里人并不多,班长许洁正用一种无视的眼神往这边看过来,然后就继续回过头去和她的朋友说笑。几个男生在打闹着,对此视若无睹,仿佛这一切的转变与他们无关。雨欣走到那个空掉的地方,这里曾经是她的座位,可是现在似乎已然不属于她的,上面零乱地散落了一地的书本,全部都是从课桌的抽屉里倒出来的,自己上课用的课本,有些已经印上几个灰色的脚印,好似在张牙舞爪对雨欣挑畔。
雨欣没有理会太多,她蹲下来,默默地把课本一本一本捡起来,叠好。那一瞬间,她知道——她在班上平静的日子结束了,与惯性发展,她成了班上人的欺负对象。
“郑雨欣,你的桌椅哪儿去了?”第一节课,班主任就没有好气对雨欣问道,连老师都这样说,雨欣是完全明白自己的处境。有几个同学在窃喜地笑,好像为他们的恶作剧成功而暗自庆贺。
雨欣没有回答,她默默地低下头,嘴唇仿佛受到神经的挑动,在喃喃自动,但谁也没听清她在说什么,这一刻,雨欣想哭出来,但是她忍住下来,她必须这么做。
老师并不屑于她的回答,而转言道:“既然这样,你就不要在这里上课了,到训导室去等我,不要因你一个人而耽误大家的课程。”
雨欣听后,伤心,心中愤愤不平,但她不敢反驳这样的命令,她乖乖地含泪离开了教室,这个唯一能够让她感受到希望的地方,今天她不能在这里坐着听课。
放学的时候,老师来到了训导室,看到孤自一人的雨欣静静地坐在那里,他把教材往桌面一扔,着实吓了雨欣一大跳。
还没等雨欣反应过来,他便大声训道:“为什么不听话,老师不是说过要你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吗?”
“我没有,老师,雨欣——”雨欣吓不敢说下去。
“没有?你敢还嘴,还说没有,那你的课桌怎么会不见了,全班同学的独独你的不见,那可是学校的财物,你不好好爱护保管,却搞丢了,你说你坏不坏。”
“那是——”雨欣看到老师的脸变得铁青,她没有说下去。
“我看你以后都不用到教室里的上课了,每天都来训导室里反省,你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直到你向老师认错,你可以走了。”老师很不耐烦丢下了一句话,就转身离开训导室。只留下雨欣在那啜啜抽泣,这是她最后一天呆在学校的日子里,自那以后,雨欣不再来上学了,她被学校退学回家,理由:偷盗学校公共财物,是一个坏透的学生,不应再留在学校误导众学生。
闲赋在家里的日子,雨欣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至于在里面做什么,别人无从而知。雨欣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女儿变得如此沉默少言,心里是非常难过。毕竟这样的事情对一个14岁的小女孩来说,打击是太大,再加雨欣的性格内向,雨欣的爸妈都担心雨欣会想不开。经常只要有机会,两人都会抽时间来陪伴雨欣,或聊天,或去外面走走,也好开导开导雨欣的阴郁的心情。
自从雨欣从学校回来以后,她就很少与外界的人打交道。再继续上学,是没有可能了,有这样的退学理由作为污点,去哪个学校都不会收的。所以雨欣的爸妈只能让雨欣呆在家里,可是又担心她就此形成一种非常自闭的性格。因为雨欣在家,家里的电话从不接,外面谁叫都不会应,她彻底把自己关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任何人也无法打破的牢笼。
但是有时候,她在家里的心情异常平静,与父母谈天说地,有时还能听到她爽朗地笑声,使父母百思不得解。
在一个晚夏的午后,雨欣难得有心情坐在院子里乘凉。手里就会捧着一本小说,读着入神渐渐忘我,以致周围一切皆与她无关。树下凉风习习,感觉非常舒服。雨欣脸上浮现着平静的笑容,她显得很安静,看书看到疑或时,她就会静静地思考,思考不透就会去图书馆找资料,这为她以后的成就养成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现在,在她自己看来,在家里学习比在学校里学习更能舒展心情,自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智能。以前的自己是多么可笑,居然会可笑到相信学校是唯一能够学习的地方,对于那些板死的事物,只一味去相信和追随,在时间里慢慢消磨自己的意志。雨欣自从那次被班主任遣骂之后,就开始自我思想抗争,最后思想觉醒,知道自己真正的意志在哪里,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路,这一切在她的脑海里都慢慢成形。
离开家里,一步一步走向闹市,雨欣有时候也会这么做。但今天她却遇到一些不平常事情,这件事对她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在书店里,雨欣有需要买的东西,她想买一套画具,因为她想在无聊的时候,画一些画,充实一下自己的生活,她有这方面的兴趣。在这里,她把需要买的东西选好后,准备好付钱,却发现一个女孩独自站在收银台旁边,被旁边要付钱的人挤到一边去,她的神情非常烦忧。当轮到雨欣付钱的时候,她发现那个女孩子手里拿着一本《静静的顿河》,厚厚的一大部,女孩拿在手里显得有点吃力。雨欣注意到她的脸色惨白,好像一朵刚被狂风暴雨打过初荷,还未绽放就注定要萎缩似的。但是她的眉目之间透出一种平淡的不屈,秀气而且坚强。
雨欣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爱书的女孩,她的秀气告诉她。于是她把手伸过去,从女孩手里接过那部小说,然后对收银员说:“这部小说我要了。”付过钱之后,便把它还给那个女孩,“这个送给你,与你心灵上同病相怜的女生。我叫郑雨欣!”
女孩迟疑了一下,然后才肯定地接过小说,然而她的神情非常疑惑不解。雨欣并没有再说什么,就离开了那个书店。之后,她几次到那里去逛,也不再看到那个女孩。回到家里,雨欣用了很多时间去构想,她画出了几幅书店的写实图。内容都是,在人潮涌动的书店里,一个女孩神情忧郁,抱着一部厚厚的小说,孤伶伶地站在被人冷落的一处,眼睁睁地仿佛在寻找着什么帮助,外面飘着倾盆大雨。雨欣将这些画取名叫《寻觅》。意为,一个孤单灵魂在茫茫人海寻觅一种知音。
雨欣选择学习绘画美术,她为此努力。在这期间,她欣赏了很多中外名家的精品,从中汲取适合自己的画风。经常坐车到附近几个城市去,有画展的地方,你总能看到雨欣的身影。在长时间的阅读和观览,雨欣的美术才华在慢慢进步。
真正开始崭尖露角的时候,是在参加省里的文艺“百妍”奖大赛。
这时候雨欣已经是一个18岁的女孩,她长得亭亭玉立,清纯而可爱,身上有一种令折服的艺术气质。与四年前被学校勒令退学的那个丑小鸭相比,现在的郑雨欣俨然是一只将要傲翔高空的白天鹅。
但是老天是不公平的,雨欣在半年前,被检出患有乳腺癌,她再次跌入一个人生的低谷,那时候对她来说,生活就是生不如死的体验,她渴望还死神的到来,好快些带走自己,但是,她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住院做了手术,坚强地战胜了病魔,活了下去。
她从极度的痛苦中,慢慢复苏过来,她对自己说:虽然生活的种子在冬天的冰土里,还没有发芽,但总有一天,它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使她感到幸运的是,她在医院里的日子,她认识了那个女孩。就是那时在书店里有过一面之缘的女孩。虽然两人住的房间相隔甚远,但是雨欣总会不辞辛苦去看望那个女孩。刚遇见对方的,两人感到非常惊讶,她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想到会在这样的地方相遇。作过简单了解后,雨欣知道对方名叫怜恩,那次上书店买书,因从医院请假出来的,可是在付钱是却发现钱包不见了,为此怜恩感觉非常难过,她非常想买那部小说,就是那时,雨欣帮助了她,使怜恩一直以来都为当时没有说一声“谢谢”而愧疚不已。可是现在,两人重新相遇,话题当然多了很多。
“hi,怜恩,我又来看望你啦!”当听见雨欣的声音出在门口时,怜恩总会露出微笑来迎接雨欣的到来。在与她的聊天中,雨欣了解到怜恩是一个非常怕生的女孩子,就和自己以前一样,这大概与她的病有关,据怜恩所说,在懂事的时候,自己就要经常上医院去,不能与正常的孩子一样去学校上学,不能每天开开心心的与小伙伴们玩耍。对这样很平凡的生活,怜恩是非常向往,她对雨欣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去高山的山顶,呼吸诗人所说的罡气,然后能去海边,看看大海波涛汹涌的样子,感受一样海浪扑面而来的凉爽。望一望一望无院的蓝天与水面相接的美景,当然能够看到日落或者日出则是最大的幸福。可是医生说她现在还不能去那里地方。她需要接受换肾手术,才能重获健康,才能回到社会去生活。雨欣暗暗记下这样的话语,她决定要帮助怜恩重获生命,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样的代价是她将失去生命。
每当听到怜恩这样的祈愿时,雨欣心里总是会有说不出的难过。在平常人看来,非常容易就办到的事,对于怜恩来说,却是一生中最大的心愿。老天是何等的不公平。其实对于自己来说,何尝不是这样。从学校被迫退学居家中,被病魔夺去了女人最心爱的身体部分。无论如何,一切一切都显得何等不公平。但是雨欣又能怎么样,父母对自己很好,不能让他们难过,遇到怜恩能倾心交朋友,不能让她失望,人生复何求。看到他们老脸沧桑布满了泪痕的时候,自己的心又是怎样的撕裂之痛呢!
“怜恩,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到外面去走走吧。我想和你说说话呢。”怜恩点点头答应,“我正想着和你说到外面呼吸下新鲜空气”。
于是雨欣扶着怜恩,慢慢地坐上轮椅,一步一步地推着她走,怜恩现在的身子非常虚弱,不能到处走动,只能借助轮椅。
“小欣,又来找怜恩玩啦,两人的感情真是好极啦!”护士看到两个人一起,总笑着问道。
在这所医院里,雨欣和怜恩这对好姐妹,已为医务人员所熟悉,她们就像是这里的天使,坚强而快活的形象给其他病人带来不可多得的欢乐。
“嗯,我们到外面去走走,难得今天天气很不错!”雨欣笑着回答她的话,就推着怜恩往外走,那里有一个院子,医院的病人康复期都会在这里散步或者聊天的。
“怜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省里文艺“百妍”大赛,我得大奖啦,美术组和小说组的第一名都是我的。真令人开心呢,我与你一起分享这个奖的喜悦。”刚走到院子,雨欣便迫不及待地对怜恩说道。
“真的呀,那就太好了,听到这样的消息,我也很开心呢!就像我自己也获奖了一样,这个消息伯父伯母知道吗?你也让他们开心开心呀。”怜恩笑道。
“这个是当然的,爸妈早就知道啦。我真没想到自己会获奖。”
“怎么没想到呢,你可是一个大才女呢!”
爽朗的笑声由近而远,雨欣获奖的消息在医院里炸开来,霎时间就传遍了整个院子,很多病人都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祝贺着,把两个小女生围得水泄不通。
“哎呀,小欣可是真厉害啊,居然把省里的文艺大赛“百妍”杯拿下来,听说奖金很多的呢。“
“可不是吗?很多大学生都没这种能耐呢,听说小欣是自学成才的,真了不起。”
“对对,小欣,加把劲,你一定能出人头地的。”
大家的话很令人欣慰,雨欣听后觉得倍受感动,她忘却了早年留下自卑感,开始着手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
收到了“百妍”奖金之后,雨欣买了很多礼物,送给医院的病友们和医务人员,她买了一串白水晶项链送给怜恩,怜恩收到这份礼物,非常开心,她亲吻雨欣的脸颊,不停地道谢。然后她为妈妈买了一件大皮衣,能在冬天里保暖,为爸爸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这样他上下班就不会走路走得那么辛苦。最后她将剩下的所有钱全部给了父母,让父母给她存起来。
不久,雨欣就出院了,她慢慢开始回归社会群体生活中去。但是她从未忘记怜恩,她鼓励怜恩要坚强,打败病魔,生活下去,她永远是她的支持力。她开始投入到为自己和自己最亲爱的人的未来奋斗中,她要在以后的日子打拼出一片天地,这样才能有能力去拯救她的好朋友,才能给亲爱的人幸福。她明白这种道理,她正为自己选择的道路在艰难行进着。
回到社会上,雨欣已经小有名气,但是有名气就会有批判。雨欣作为新人在公众世界里初露形象,便受到很多褒贬不一的评论。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对于雨欣的为人问题,因为雨欣性格内向柔弱,所以总是令某些存心不良的人要侵犯她的冲动,我的意思是为她制造绯闻,进行获利。对此很多记者去她的家乡进行剖析这个女孩的前身,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真实的情况。
“雨欣呀,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人很好,总是买衣服送给我。”邻居的老太太在面对记者是这样说道。
“你问的是郑家的那个小女孩吗?没有,她完全没有架子。她经常回家探望她的父母亲,每次回家,她都会来市场买菜,回家做饭。对呀,她每次都帮我鱼,从来不讲价,非常爽朗!”市场鱼贩子张先生是这样评价的。
“非常温柔的一个人,还教我的儿子做功课呢,我都怕我那个小子会碍着人家工作呢,她总是笑着说,没事没事,阿姨,我很喜欢和小孩子亲密接触,真是一个非常温柔的女孩呀!”街坊的王太太这样说。
在对郑雨欣的寻访中,记者了解到雨欣是一个性格内向,但是非常孝顺,温柔,有教养的女孩。并不像外界传说,只是装着清高,扮低调,令人恶心的女孩子。
成名之后的雨欣的行踪并不稳定,对于她来说,这样的生活使她灵性和人生境界都达到一种非常高的地步。与其他名人不同,雨欣没有任何做作的表现,她行事做风向来干净利索,为人清爽自然。而除去研究学问的时间,其他所有时间都用来生活,过着平凡的生活,用她自己的话就是:我是一个平凡的女孩,我希望能去尽力做自己喜欢做的,应该做的事情,比如研究远古时代超时空文明。她很经常回家看望家人,每次回来都会去探望怜恩,和她聊天说笑,和她商量在研究方面遇到的问题。这使她的生活非常充实和自在,她在这里找到了真实的自我。
命运总是使人感到过去的一切美好事物就如回光返照,在它的面前不堪一击。雨欣所遇到的就是这样,在外工作时,她晕倒后被送往医院,被检验出肝癌,晚期。这样的消息如睛天霹雳一般击溃了雨欣的生活。然而她显得有点平静,她在告诉怜恩这个消息的时候,嘲笑自己是个专长绝症的家伙,“死神似乎丝毫没有放过我的意思呢,怜恩,你说,我该怎么办,怎么办?”话语间充满了无奈。那天,怜恩抱着雨欣默默地流了一个下午的眼泪,眼睛都哭红了。她觉得雨欣才是一个苦命的女孩,她来到这个世间仿佛就是死神要去承受人生中最大的苦痛的牺牲品。
但正值此时,雨欣的世界里闯进了一个陌生人。那个男人,与雨欣认识在一次聚会中。他是一个钢琴家,在业界内享有盛名,是很多名女人的追求对象。但是雨欣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他看看自己的胸部。那个男人便没有再找过她了,她明白,其实真正爱她的男人是很难找到的,自己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缺陷,又怎么去渴求完美的爱情和婚姻呢。
她的一个朋友问她道:“为什么,阿欣,皓杰是音乐界里最受欢迎的钢琴家呢,与你是才子佳人,绝世之配,你怎么会拒绝他呢,我真想不明白,别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你居然会拒之门外。”
雨欣淡然笑道:“的确如你所说,可是他并不是能够承受我的人生那种人,何况我不是女艺人,我是一个女人。我需要的是一种生活,不是追求的艺术。”
自那以后,雨欣就开始减少参加这类型的聚会的次数,渐渐直到完全退出她的交流平台。与那些公众人物的交流仅限于与他们写写歌之类的事情。
然则,第二天,各大报纸便有新闻报道郑雨欣与林皓杰的恋情曝光。雨欣对此不屑一顾,她同时发表了一篇关于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的论文,并就此开展深入研究。
再一次回到家乡,雨欣第一次没有回家,而且径直去找怜恩。开始的时候只与怜恩天南地北地瞎聊,后来怜恩发现有点不对劲,就问她:“你没有回家去吗?”
雨欣迟疑了一阵,说:“是的,我是直接来找你的,找你聊聊天。”
“难道是这样瞎聊吗?我看你是有话要说的,为什么要避开伯父他们呢?”
雨欣第一次觉得对着怜恩,有事情是难以启齿的,但是她必须要说,在话语中,她提及自己的未来打算,“我想现在不能告诉他们我的病情,爸妈年纪大了,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可是,这样对他们来说,公平吗?自己女儿的情况都不知道,伯父他们也太可怜。”怜恩摇头说道。窗外春光明媚,但雨欣的心情非常低落。在挣扎之后,她无力地面对现实。多年来的惨痛经历使她丧失了对挫折的抵抗力。
“怜恩,请你一定要暂时替我保守这个秘密,好吗?请你务必要帮我这个忙,算是我求你。”说完,雨欣无言地望着窗外。那个院子,曾经是她和怜恩一起散步的空间,仿佛现在也荡漾着她们的笑声。可是这一切皆已不在,再过一段时间,连她的存在也将要消失,现实总是如此残酷,她觉得生命有些真的很美好,美好到存在也是一种罪过。
怜恩微微摇头,流下眼泪,“雨欣,我非常感谢你对我所做的一切,今生我无以回报。可是,你相信我,当你不在的时候,我会好好照顾伯父他们的,我会好好去做这个女儿的责任的,雨欣——。”
雨欣感动地哭起来,她紧紧拥抱着怜恩,笑着说道:“呜呜,谢谢你,我的好姐妹,谢谢你,我的人生很苦痛,从第一眼见到你,我就知道我与你一定会成为朋友的。是真的,那次我在书店,你的神态深深扣动我的心弦。”
“你送给我的第一份礼物——《静静的顿河》,我一直都珍视着,它是我一生最重要的礼物。”说着怜恩将这部小说放在面前,“记得吗?当时我接过书的一刻是多么惊讶呀,我无法相信居然会有人帮我付钱。”她摸着书皮自语道。这时,临近黄昏的阳光轻轻爬进这个小小的房间里,在这里留下了浪漫温柔的脚步印。记得它曾来过。
这是雨欣和怜恩之间的最后一次长谈,也是最深情的一次,两人的感情在这里已融为一处,形成你我不分的一个整体。
三天之后,雨欣停止了所有的工作。回到家乡,回到自己的家里,她想在最后的时光能够陪伴在自己的年迈的父母身旁,从今以后,他们两人就不会再见自己的女儿,自己将会离开这里,去到那里远不可及的地方。
她利用剩下的时间重新拿起画笔,创作出她生前最后一个作品,《看海》,在画中,两个女孩身穿清爽的连衣裙,肩并肩,相依相偎坐在沙滩上。夕阳的余光在她们身上投下长长的斜影,金黄色的海面波光闪闪,太阳在海边间徐徐落下消失,天空遗留下——镀金边的云儿,非常美丽。画中的一切事情都显得非常协调,温暖与爱意,同时也透息出作者持笔的无力和对未来的憧憬不变。
当这幅画作被送到怜恩手上时,它的作者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只留下一幅充满思念的水彩画在人间。呈现在怜恩面前,她痛哭无泪。雨欣的父母接过女儿的遗书时,点点的泪痕包含了雨欣对世间的依依不舍和对生活的痛苦难受。
雨欣逝世一个星期之后,怜恩便接受手术,30万元的巨款划入怜恩的账号里,作为她的医疗费。这都是雨欣在世时为怜恩存下来的。做了换肾手术之后,怜恩重获健康。在这个美丽的秋天里,怜恩来到了雨欣的墓前,献上花束,缅怀这位她一生中最珍重的朋友。在这里,她仿佛又听到了与雨欣一起聊天的笑声,看到她开心的笑脸,泪花就划过脸庞,“请放心吧,欣姐姐,你未走完的路,由我来完成,我将你留在世间的另一个生命,请安心休息吧。”
-全文完-
▷ 进入坂井夏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