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从要结婚到相亲雁丘石

发表于-2011年02月18日 下午4:01评论-0条

2010年已经过去,这一年是我感慨最多的一年。而在这一年里,我最大的一个感慨就是:结婚的浪潮此起彼伏。

先是一位要好的男同事举起了“我要结婚”的大旗,以年假加婚假加春节假期三假相加的魄力结婚了;接着又听说我的初恋女友结婚了;然后是大学里的众多同学以后浪推前浪之势,相继结婚了;再然后,我的某位好友也向我发出了喜帖,并以浪漫的巴厘岛之旅结婚了;再然后,我的小学同学结婚了,小表妹结婚了……

而选择在2010年结婚的明星也是不少。2月14日大年初一,陈小春和应采儿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登记结婚;2月19日,梁静茹与赵元同(tony)在马来西亚正式结婚;4月6日,吴彦祖在南非与lisa.s低调成婚;5月3日,韩国第一情侣张东健和高小英在首尔新罗酒店举行了盛大婚礼……

一时间,结婚好像“五四运动”之后常说的“革命的种子”,在祖国大地乃至国外到处开花发芽。

与此同时,“我要结婚了”这五个字也成了时髦的短语。而各家卫视频道也敏锐的抓住了这一主题,争先恐后的播出了一系列跟“结婚”有关的电视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媳妇的美好时代》,《偶然结婚》等。据了解,收视率都非常不错。

我不知道是中国人口众多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畸形发展,在中国总有很多极端的现象。在结婚这件事上也是如此。当很大一部分人在玩早婚、闪婚的同时,社会上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仍然是晚婚、未婚、单身,于是又有了“剩男剩女”这一时髦的词组。

这个时候,多家电视台又一次敏锐的看到了这一商机,发起了以“解决社会大龄青年单身问题”为口号的“相亲大运动”。像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湖南卫视推出的《我们约会吧》。而最具影响力的恐怕要数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了。该档节目做得场面很是壮观,而且很有特色。首先它有两个光头,一个是主持人,一个是心理专家;其次它有24位靓丽女嘉宾,走秀似的排队上场,24盏灯像接力似的挨个亮起;再次,它为配对成功和配对失败选择的音乐也非常有特色,恰合主题;最后,24位女嘉宾大多伶牙俐齿,大胆敢言,给人留下深刻影响。甚至还有人因为这个节目,和节目中大胆的言论而走红。比如说马诺,从她嘴里说出的“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座里笑”成为了她的形象名言。

在听到那么多的喜讯,看到那么多的相亲节目之后,我不禁在心里问自己:我什么时候能结婚呢?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对于我来说却似乎很复杂。

喜欢我的人,我偏没感觉;我喜欢的人,他偏喜欢别人。这是爱情对我的嘲讽。

想和优秀的女生谈婚论嫁,我没资本;若凑合的找一个结婚对象,我又实在不情愿。这是现实对我的嘲讽。

现阶段的我就处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间,左右为难,高不成低不就。

但尽管单身,我还是欣喜的。我自认为是个感性主义者,爱情在我心中的地位远比婚姻重要。我接受没有爱情,没有婚姻,但不能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

于是我淡定了,没有或许比已经有了但不理想要好。毕竟心里还可以怀着美好的憧憬,也不用花时间为错误的结合而后悔。

于是我开始心安理得,并且对外宣称,三十岁之前不考虑终身大事。

不过,我虽然淡定了,却有人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他是我大学的同学,也算是认我为死党的朋友。前阵子他还隔三岔五的给我打电话,说他在家人的安排下已经相亲n次了,只可惜一次也没成功。

我问他,“这是为什么啊。”

他说,“有的看不上我,有的我又看不上。”

我笑着说,“我早就知道相亲不靠谱,你也不靠谱。”

从内心来说,我是不大接受相亲的。一对互不认识的男女在各自亲友或中间人的陪同下坐在一起,费尽心机的展示各自最完美的一面,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寻求着共同语言,旁敲侧击、刨根问底的询问着对方的方方面面。这种见面太正式了,这种约会太没有情趣了。

但换一个角度想,相亲也并非全无必要。像现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很多“剩男剩女”之所以被“剩”了下来,不是因为交际圈狭窄认识的异性有限,就是因为事业心太强顾及不到自己的终身,这个时候就需要“相亲”这样一种可以结识不同行业的异性、坐下来认真考虑婚姻的活动提供帮助了。

相亲是中国传统婚礼礼节之一,也称相门户或者对看。古时候的相亲和现在不一样,男女当事人并不见面,而完全由媒婆从中搭线,也就是所谓的“提亲”。当然,提亲的发起人一般都是欲娶妻的一方。这个时候,媒婆就会像推销员似的来往两家之间,在李家就说张家的公子怎么有才有貌,在张家就说李家的小姐如何贤淑美丽,然后再由双方的父母跳过男女当事人定下亲事。

这就是中国旧社会主宰婚姻的八个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也正因为这八个字,不知道制造了多少婚姻悲剧,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凄美的爱情故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在那个讲究“三从四德”、“父母之命不可违”的时代,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自由恋爱,就算有爱情,那也多是才子佳人一见锺情式的单一爱情模式。偶尔有像《红楼梦》里宝玉和黛玉那种日久生情、惺惺相惜式的爱情也大多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所以古时的爱情故事多是悲剧。

相比之下,今天的我们就幸福太多了。不仅可以自由恋爱,就算是相亲也可以自由决定见面的方式和地点。我们可以与对方约在咖啡厅里见面,一边优雅的喝着咖啡,一边按照前一夜为自己总结的优缺点大纲展开滔滔之谈。我们也可以在父母的安排与陪同之下,双方共进晚餐,在大人们唠嗑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对方的兴趣爱好了如指掌。我们也可以在中间人的预热之后,提着自己的“意思”登门拜访,开门见山,直陈胸臆。

认真考查下来,我发现,原来我爸爸妈妈当年也是通过中间人介绍,上门相亲定下的婚事。甚至不单单是我爸妈,就是他们那一辈的同龄人也几乎都是通过介绍、相亲而组织家庭的。

但尽管如此,在我的内心里,我还是不大接受相亲。为此,我还不小心得罪了我的大舅母。那次,大舅母一家来我家吃饭,聊天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说到给我介绍一个女孩子,并极力的夸赞了一番对方的家世、品貌和性格。我当时听着就浑身不自在,我说,“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您还是别为我操这个心了,我还不想考虑。”大舅母听了当场就不高兴了,“你也别把自己摆得太高,说不定你看得上人家,人家还不一定看得上你呢。”一句话说得我当时哑口无言。

2010年已经过去了,2011年才刚开始,但似乎也承继了上一年的结婚热浪,一封封的喜帖纸片般飞过来,一盒盒的礼炮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

在这样的刺激下,我爸妈也开始坐不住了,于是蠢蠢欲动,大有为家里添丁添口之意。刚好这天晚上,小舅打来电话,说沈家的某个姑娘现在长得很是漂亮,上门去提亲的后脚贴前脚,小舅的意思是想介绍给我。这位沈家姑娘其实我和爸妈都很熟悉,是妈妈娘家的一个隔着一点的亲戚,以前我们家没搬家的时候两家见面的机会也挺多。我妈妈对这个沈姑娘也颇为喜欢,小时候就见她长得标致,所以接了小舅的电话之后很是上心。而当事人的我反而潇洒的说,“你可千万别,一是我不喜欢这种方式,二是和她太熟了,走在一起不自在。”

我以为我的话说到这里已经很明白了,谁知第二天,妈妈突然感慨的说,“唉!昨天接了你小舅的电话,我一晚上没睡着,翻来覆去的就想着这件事。”

看到妈妈忧喜参半的表情,听着这好气又好笑的话,我哭笑不得。心里只能感叹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雁丘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子午书简点评: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当下的爱情与婚姻现象进行了一番释解,读后,令人会心。在一个趋向多元的社会,爱情或婚姻也可有多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