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神州大地处处讲创新,好像只要把新挂在嘴上,那么新也就来了似的。其实真正的创新何其难?!
第一个把少女比作鲜花的是诗人,重复说这句话的是匠人。王羲之是千古称道的大师,而将他手迹刻在碑上的是石匠。第一个标志出dna的人能拿诺贝尔大奖,会知道dna分析仪的人顶多是工程师。交响乐池里第一把小提琴手是艺术家,剩下的不是滥竽顶多是跟班的。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画鬼容易画人难,在科学和艺术的世界里,只有一个第一,剩下的都是第二。
何永康说自己少年时画画有天赋,插队时给公社办墙报画刊头,给村民画遗像,给社员画年画,年年有余、花开富贵、多子多福,每一幅都受到好评,因为自己也自命不凡。但后来将自认为好的作品拿出来却多受到冷遇说太匠气。结果这俩字就让这个梦想的画家从此告别丹青。
他有这份勇气和自知很值得钦佩,更多的人连承认自己匠气这一点都不肯或不敢。争论的不说,说点以前确切的。
记得当年乐凯创新,那时还不叫创新,叫取代洋货为国争光。买柯达的配方,人家不卖。就买人家的原片,自己回来分装,可以省下关税,也算部分创新。后来人家原片都不卖了,就批发来人家的成品,换壳子打上乐凯标记,也算自己创新。现在看,这当然是笑话,地球人都知道的事,难道只有国家不知道?可假如你亲眼看过那堆积成山的柯达壳子,恐怕就笑不出来了。而假如你也有幸成了其中一员,且因有了这创新,而不断升职加薪获奖,恐怕就是被这堆壳子绊倒也会闭上眼。
再说cpu,这玩意太核心,自己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买,反正从电视到dvd,从电脑到手机,各类现代电子产品,每一样咱都上缴着不菲的专利费,再缴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据说也克隆了乐凯的老路。擦掉人家标记写上自己名字的糗事肯定是有过,就说那“狗剩”或“龙芯”,现在好像也不敢那么理直气壮了。剩下的,还有个超级计算机,据说都雄踞世界第二了。可说实在话,这世界第二的计算机,和世界第二的鸡地屁,是不是可以pk一下?就真的值得国人骄傲?除了将更多人家的芯片创新连在一起,还创新了些什么?
要创新出物质,首先要创新思想。这就需要创新教育。教育家说教育就是教人不信的过程,可这话不适合中国特色。在中国如鱼得水的人,都是听话的代名词!老师教给你的,只能是雪化了以后是水,而不能是春天!考分告诉你的,广袤的世界你只能选择abc,顶多再加个d。
几十年来,教育改革的政绩不可磨灭,至少扩招这招的确是如此。那就是让更多人有机会将自己仅存的想象的羽毛心甘情愿奉献在老师的利刃下。等到十三年教育结束,每个人都成了一个标准化模子里铸造出来的零件,或者是一枚螺纹一致的螺丝钉,或者是一粒大小一样的铺路石!看看这一批批流水线上下来的天之骄子,那样整齐划一的匍匐在地,确实很壮观。这景象与当初乱纷纷在天上自由飞翔相比,当然更和谐。可有人面对这一地匍匐的屁股,还要大讲什么创新,什么大师,实在有点滑稽。
坦率的说,耳闻目睹的创新还是很多的。例如将原来的门卫叫做保卫工程师了,将理发店换成美容厅了,将聊天室改成论坛会了,将阿司匹林改名抗感灵丹了。更高级的,在大楼上挂个什么级别技术中心的牌匾,就表明你有了技术。在大厦的几个屋门上贴个博士后工作站的纸条,就可以拿到科研经费。配套的,再财务科设个什么科技创新经费科目,到年底大家一起挖空心思将一些不好下账的费用换个名词套进去,这一年的创新任务就圆满完成了。
或许真有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真冒出了几个新想法,就算不胎死腹中,又有谁敢保证万无一失?到头来面对结果成王败寇,谁能保证你站在哪头?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吃饱了混天黑吧,所谓平安是福,知足常乐!这是不变的传统。
要说,创新未必就一定都好,因为还要发扬传统,例如中医。中西医的争论,一定还会坚持下去,至少很难像孔家店那样翻云覆雨,昨天砸烂了石头的,今天再铸个铜的。毕竟没有西医的中国,人口繁殖也不比洋鬼子慢。毕竟当年赤脚医生一根银针走天下,中国人也是醒着的睡狮。可坦率的说,要呆子评价中医的话,觉得可以分开说:中药当然有效,而中医则更像宗教,而且一些不太高明的中医更像巫医。宗教舒缓人的心理,中医的效果也差不多。
用稍微现代的眼光看一下就知道,三五千年过去,咱还是端着那碗草根树皮的熬的汤,到底里面的成分,还是一盆浆糊。蒙对了算运气,蒙错了暂时也死不了。据说治疗甲流的达菲里就有种原料取自花椰菜,于是这玩意就跟着涨价,咱也就这水平。说实话,世界连dna都看清了,药厂都能把官能团搬迁了,咱还在为这锅浆糊熬多长时间、加多少水争论不休,是不是太考古了?
但是,作为优秀传统,只有继承的责任,没有变革的义务,因为任何超越都是对传统的非礼。诸子百家的时代太乱,独尊儒术才是正统。在圣人面前,上到天子,下到黎民,都要一律跪拜。如果你是学者想创新,那就研究圣人哪天哪日住在哪里了,再端详圣人脸上几个痦子肚脐眼是什么形状吧,这也是创新的很好渠道。
中国最后一个大师死了,他的临终之问也成了绝唱。而国家奖金字招牌终被褫夺,这只不过说明他们的作假技巧还要创新罢了。看那么多大师在兜售的创新大法的包裹,等你打开了就知道里面还是老祖宗那俩字“挠挠”。
于木鱼宅
2011-2-17
-全文完-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