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关于孔老夫子的文章写罢,意犹未尽,对于崇拜人物的形象化在我们的历史书籍中比比皆是,如果我站在先人规定的立场来审视历史,我不会站错队,问题是我是寡妇,是一位不遵守妇道的被人遗弃之人,站错队也就在所难免了,错就错吧,既然历史已经给予我如此之高的评价,我也就坚守在所站的位置上,让他一错到底。
人们崇拜诸葛亮,是崇拜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还有就是对主子的忠心耿耿,如果我们撇开诸葛亮的个人情结,从社会利益的角度来分析诸葛亮的所作所为,我们就会发现,诸葛亮并非像历史传说那样辉煌。诸葛亮七擒孟获和空城计的故事传唱至今,如果我们对比“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前者没有记载,为什么没有记载,也就是纳入,我想陈寿肯定不愿意当篡改历史的罪人,而后者的王隐,却不是这样想,作为文学作品,纳入与否那是作者的写作权利,我们本不该对其多加鞭挞,就像“赵州桥本是鲁班修”那样的谎言,如果是出自文艺小说,那没问题,如果是作为一种传记留给后人,那罪过也就大了。
诸葛亮在隆中给刘备上了一场战略分析课以后,对刘备说:“要是按照我这一套来办,不但可以成霸业,而且还能光复汉室……”。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光复汉室。二是成就霸业。
有人说我的立场有问题,那么,诸葛亮先生的立场也同样有问题,而且他的问题已经出现了好几百年也没有人发现,我的立场问题刚刚出现就被人发现了,我太失败了!
我说诸葛亮的立场有问题是指他的出山动机有问题,他的目的之一就是“光复汉室”,这“光复汉室”是什么意思?那是维护已经腐朽的封建帝王的统治,光复已经被架空的一代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也就是复辟,他完全没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只是想通过战争恢复原来腐朽的政权,战争是需要人民的生命作为代价的,没有人民的参与战争打不起来,也打得不够热闹,用人民的生命作为代价光复汉室,是有功还是有罪!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得意的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出师表”,学校曾经作为教材来教育学生。又有谁能想到,这两份“出师表”带给当时的人民多少痛苦和流离失所,我记得,陈寿在“诸葛亮传”的最后说:“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欲”。很客气地说明了诸葛亮个人欲望的失败原因和对人民的伤害,如此客气的话语也得不到诸葛亮的崇拜者们的认可,有人说:“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部属,因马谡被杀而受到剃头的处分,加上诸葛亮的儿子看不起陈寿,才有了对诸葛亮的贬低之言”(晋书,陈寿传)。其实,陈寿跟马谡一点关系都没有,晋武帝秦始十年编就的“诸葛亮集”就做了论证。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后人对所崇拜人物的“一贯正确”的感情上,是感情的粗线条淹没了历史的真相。
二是成就霸业,撇开历史的真相不说,也撇开历史的进化论不说,成就霸业这四个字也就充分说明了诸葛亮出山的目的不是为了解救当时处于战争动乱之中颠沛失所的人民,而是为了成就霸业!什么叫霸业,稍微认识中国字的朋友都会懂得霸业的含义,如果让我在花太多的点击来解释霸业,简直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正因为诸葛亮北伐的方针违背人民的意愿,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诸葛亮的大话也就在人民的反对中成为泡影,帝王编写的历史就是如此的不公正,可我们还在为他们所伪造的历史做辩护,这也是如今推出孔老夫子的原因之一。
再说宋江,老毛曾经批判过宋江的投降主义,毕竟老毛挚爱“水浒传”,从中领略了不少夺取江山的经验,我们不妨做个推论,要是宋江不接受招安,势必天下大乱,到时,人民可是最遭罪的,可偏偏宋江的这种明智之举没有得到后人的承认,在一代伟人的反对下成为了投降派的代表,成为了反面教材,这是对宋江的最大的不公,历史就是这样在君主的授意下被肢解。
后说岳飞,民族英雄,这是历史书上对他的评价,要是你否认了他的地位,肯定是站错了位置无疑,尤其那位受了千大委屈的秦桧,我想他九泉之下肯定有说不出来的苦衷,要是岳飞打败金国,金国的老百姓该怎么样?他们是不是人民之中的一员?用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代替普世价值观(尽管有人不尽同意这个观点)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战争历来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的工具,如果撇开战争的政治性来议论,战争永远都是人民的灾难之源,不过愤青喜欢!
-全文完-
▷ 进入黑寡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