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做着导演当观众木伯

发表于-2011年02月12日 早上9:49评论-1条

这年头讲理解万岁。做百姓不理解,所以就有导演把皇帝搬到了屏幕上让咱开心。百姓看到了屏幕上的皇帝,就懂了皇帝如何日理万机操劳天下社稷的伟大,也理解了做皇上深宫幽闭闭目塞听的苦闷,于是也就更忠诚于皇帝,更献身于朝廷。这些话翻译一下,其实就是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的重要一环。

当然,这是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如果站在皇帝的角度想,没准皇帝真的更羡慕自己的子民呢。所以康熙爷连续多少年天天都在私访,不是假装乞丐来感动丐帮,就是开个粥铺广施善心,那份光辉形象已让13亿人妇孺皆知了。有这么好的爷爷,当然就有更好的孙子。爷爷钟情私访,孙子倾向威严。所以到了乾隆爷屡次下江南,哪次不是黄金铺地、白银净街?不管是戏说,还是正史,反正爷孙俩的后宫佳丽里一定少不了一路上的收获。

对于这些,不管是叫私访还是巡幸,或是游山玩水还是体察民情,都可以算作旅游或调研的范畴,自然是三公消费。不说这个,单说主人,这玩意偶做可以,时间长了也还是累人。倒不如就将这些“山水”或“民情”请到家里来,让主人坐着看来得舒坦。这就是堂会了。

看《喜来乐》里就有慈禧看戏的镜头:那时正赶上小皇帝闹变法,老佛爷不痛快,先是一处悲剧,佛爷不爱看,就给轰下去了。太监点了处《闹天宫》,慈禧还是不爱看说看着一帮猴子闹的慌。倒是太监机灵,赶紧说:老佛爷您接着看啊,猴子们再怎么闹,不是也逃不出如来的手心吗?这句话就让老佛爷笑了,当然也给太监挣来了一份不菲的奖赏。

作为屏幕外的观众,咱不知当年老佛爷看戏的场所是圆明园还是中南海,大概两处都曾演过。这么说,其实这样的军机要地,百年前就曾经是戏台了。这么久的历史,也算是先进文化的一种,所以自然也就该被很好继承下来。

可惜的是圆明园的戏台还要等着恢复,倒是中南海的戏台却已开张多次了。内部交流的堂会且不说,单说向基层民众开放的大戏就至少演了四次。从06年三个工人村支书等作为基层代表登堂,到今年农民工教师等13名群众演员上阵,据说前后有31名“人民”有了这份荣幸。这开放的程度,如果按“同比”和“环比”来计算的话,一定超过了国家鸡地屁的增速。

戏台上大戏的内容,已经联篇累牍的报道过了,完全不用旁人插言。而咱更感兴趣的是戏台外的花絮:

这花絮的一段是来自四川雅安农村的23岁古甲伟的。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13人都是第一次进中南海,第一次与国家领导人接触,每人既紧张又激动。他在6日接到通知说要作为群众代表赴京。7日至9日,人保部和国务院负责人将他们十几人集中起来,全天学习中央相关政策文件,并对他们的发言都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将这个花絮,对照一下三年前那个同样有幸的山村教师。据说他提前半个月就入驻了北京,一份稿子经过了九次修订,最后真正达到了倒背如流。对教师培训这么难,而这个司机只三五天就登台了,可见其领悟能力值得赞赏。

这些作为花絮,并非正题,您自不必当真,可以一笑了之。只是作为闲的蛋疼的旁观者,至少知道了这皇家禁地,虽门票免了,但对服装和礼仪的要求却不含糊。就是导演一直微笑说你们是主人这里是家,但还要自知不能放肆!而且这年头演戏也讲互动,鼓掌也有节奏,叫好也不能各行其是。因为你并不是单纯来鼓掌叫好的观众,而是将要在共和国历史上留下几个镜头的群众演员!

这十三位观众或演员演完这场戏回家,是不是还要按要求写下观感或传授经验,现在还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在国家上方大厅演完了的那场戏,现已有了下文:

先看正戏:常州戚自强反映,一家钢铁企业未经审批占用村里1000余亩土地,且一直抛荒。总理听后说,你反映的不仅是强行占地问题,而且是执行国家政策的大问题。钢铁产能过剩,中央产业调整,就苏南地来说,产业结构应该轻些,而不是重些。

再看观后:常州市委市府对村民受总理接见一事高度重视,多次开会研究后的结论是:那家钢铁企业是本地30年历史的重点企业,是中国500强、民营20强,年总营收350亿。也是一家十分注重持续创新、节能减排、回报社会的企业。至于村民反映的抛荒地抛,是在建的仓储物流,其用地手续齐全,拆迁补偿到位,将于今年建成。而对这个村民拆迁补偿的个性问题,地方党委正全力做好工作,争取近期妥善解决。……

看完了正戏,读观感,好像有点跑题。不过想来当地领导一定更掌握实际情况,而国家总理不过是被一个刁民忽悠了,敢忽悠总理,下场自然可想而知!

正戏和观感有差距,完全可以理解,正戏和花絮的对照,也一样有趣。剪辑好的片子要正襟危坐的看,片外花絮自然可以戏说。而这戏说的趣味,经过时间的沉淀慢慢呈现,就更加有趣。

这里也说现在全面公开了的一个花絮,说的是当年主[xi]看戏,演的是白娘子。到了高[chao],主[xi]一激动就站了起来。负责宽衣的还来不及将松开了的腰带再拉紧,就眼看着主[xi]的裤子褪了下来。这花絮,不管焦点是在主[xi]褪下的裤子,还是在白娘子的反抗,都算有趣。

说完戏的内容,再说戏的戏台。戏台有大有小,有正规的也有临时的。不管戏台设在哪里,只要导演把控的好,都能演一场精彩大戏。可一旦放松管制,很可能戏台就变成了战场,喜剧就变成了悲剧。尤其是后者,如广场。这地方平坦开阔,本来就是天然的大戏台,于是也就经常碰上免费看些不那么寻常的剧目。看完了,也颇能看出一些导演演员和观众的素质,的确天壤。

就说金家三代吧,他们就个个都是超级导演,有着惊人的指挥能力。在朝鲜那个巨大的广场上,世界就经常看到几万演员和几十万观众那绝对步调一致的辉煌和伟大,那场景胜过了国人熟知的每一场大型忠字舞。

本阿里好像也曾是个大导演,手里的茉莉花香了这么多年。只是如今广场上上演的大戏,一群观众竟把这导演给赶跑了。作为几十年的老导演,现在只能远远的躲在角落看热闹,好不凄惨。

穆巴拉克自然也是个好导演,就说他每年都能从美国手里搞到不少拍戏赞助经费,就很了不起。可面对如今几十万人的广场大戏,这个导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现在只能乖乖腾出坐了几十年的椅子,尚且不知道下场如何。

这样的广场大戏,中国虽然特色却也不能例外。二十多年前那场,可以算作街舞。在位的赵总理和后来的温总理都曾出席。那时的赵总理该算半个导演,只是不小心举止失态,自己把自己演砸了。而当年的秘书现在成了总理,真正吸取了教训,彻底将这不吉祥的舞台给关了,而搬到了中南海。这一招的确高明,至少这里面积较小,高墙宏伟,容易掌控。加上多安排些红脸的角色,就更能确保不出乱子。然后再适时挂出一块免费开放的招牌,再请来几个能说会唱的观众,再安排几个手下副导适时训练,让他们领会三纲五常的精神实质,掌握三跪九拜的基本功,确保能背熟台词,走好台步,那时看着自己的杰作,就是自己站在台下当观众,也一样赏心悦目!

不过还是要跪拜:中南海都成了闪光灯下的临时戏台,几个基层代表有幸成了观众甚至群众演员了,而地方的众多礼堂里却一直只唱堂会,平头百姓几人何时能一睹风采!

于木鱼宅

2011-2-12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静的一叶小舟点评:

论述生动,例句贴切,意义深邃,令人深思。我在基层,少见领导来访,一旦来访,兵马现行,粮草预备,前呼后拥,好不威风,又怎么能上下沟通。别导了,还是真的情景再现吧。

文章评论共[1]个
水哥来了-评论

杂文是好杂文不光点到为止有时候挠得心痒痒的心领神会时倒头就睡倒也省去不少烦恼!at:2011年02月12日 晚上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