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赏析一篇极左分子的“讨伐檄文”康慨

发表于-2011年01月30日 中午12:45评论-2条

偶然在《环球视野》网(第323期)“学术点滴”栏上看到一篇有关学术探讨的文章,标题是《一支射向中国共[chan*]党的毒箭》,作者署名淡定,就知道此公必然是个极左分子。过来人都熟悉,“反右”和“文革”期间,极左分子爱用“毒草”“毒箭”“反党”之类词语来定性对方的文章,以示自己立场之正确,这就是所谓“先声夺人”法。

再看副标题:简评李锐、胡绩伟等致全国人大常委的信。不必看“简评”内容,凭直觉就知道这是一篇“讨伐檄文”,矛头是针对李锐等一批有识见的老干部,目的是把这些老干部打倒打臭,打成反毛反党的“反革命分子”。这种整人伎俩,“文革”期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果不期然,这篇“檄文”用词和“反右”“大跃进”“文革”时期如出一辙,如“著名反毛反共急先锋”、“厚着脸皮”、“装腔作势”、“太卑鄙”、“太无耻”“又要当b*子,又要立贞节牌坊”、“党内反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生活在阴暗角落里的蕞尔小丑”等等人身攻击的词语,淡定先生写此文的居心不是昭然若揭吗?哪里是什么学术探讨。

李锐等致全国人大常委的公开信,主要核心问题是关于言论、出版自由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和依法改善的建议书。毋庸讳言,“公开信”言辞犀利,语气尖锐,态度激烈些罢了。

一些老党员老干部光明正大的公开上书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批评某些不足,陈述自己的观点,既正常也很有必要。而且,这也是一个老党员老干部应有之责。建议正确,国家采纳;批评失实,权作参考。这才体现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最高境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中共在建国初就在中央党报上号召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公开批评党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李锐等一些老干部正是遵循这一原则尽一个党员的责任而已。可是一些极左分子打着维护党的威信为名,对批评者挥舞着大棒,乱扣大帽子,说李锐“多年来与共[chan*]党誓不两立,把咒骂、诬蔑中国共[chan*]党当作家常便饭”,并耸人听闻地说李锐等“他们就差操起刀直刺党的心窝,举起斧乱刨毛泽东的坟,冲进毛泽东纪念堂狠鞭毛泽东的尸了”。

“简评”的结尾更是妄下结论:“这封‘致函’是一封不折不扣的射向党的心脏的毒箭”,而且还扣上颠覆共[chan*]党政权的大帽子:“首攻新闻,旨在抓住政治体制改革的要害和突破口。李、胡等人心头清楚得很,他们多么指望从这里打开缺口,直捣‘黄龙’呀!”“他们精心选定了发射这支毒箭的时间。他们深知下手要狠。他们已经不顾一切了。他们是实实在在地按捺不住了。”

如此这般的恶毒咒骂,用如此这般的人身攻击词语,哪一点象是同志式的学术探讨?完全是一棍子打死再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的“文革”斗争方式。

说来也巧,《四人帮》的御用文人姚文元抛出《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是1965年11月10日。45年后的2010年11月10日,淡定先生的《一支射向中国共[chan*]党的毒箭》出炉了,这是巧合吗?还是象淡定先生所说的“精心选定了发射这支毒箭的时间”。

《评〈海瑞罢官〉》掀起一场历时10年腥风血雨的“文化大革命”,淡定先生精心炮制的《射向共[chan*]党的毒箭》是不是也想再掀起一场当代文化大革命?

淡定先生看错时代错估形势了,13亿国人早已从噩梦中清醒过来,又亲历品尝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对国家的前景、对社会的复杂多变,都是理性的对待,不会再盲从了。极左分子这些蕞尔小丑(把这顶桂冠奉还给你们正合适)的表演,不过博人们裂嘴一笑而已。(2011-1-30)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康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从容平静的笔触,感慨着心情,感受到的,还有沉重的历史过往,从中,引发思考。

文章评论共[2]个
静月清荷-评论

从容平静的笔触,感慨着心情,感受到的,还有沉重的历史过往,从中,引发思考。欣赏作者美文,问候节日快乐。at:2011年01月31日 早上8:57

康慨-回复兔年快乐! at:2011年01月31日 上午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