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真是一个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某城刚刚发生管道天然气大爆炸,消息就传遍全国。急忙给在该城的好友打电话询问是否殃及。得知其平安后,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可是思绪却一直未能安宁。
据朋友讲,他们所在城市,爆炸已经成了市民的心病。戏称是生活在安装了劣质定时器的定时炸弹旁。前些年,煤气罐爆炸,破坏力还小一些。近年随着管道天然气的普及,爆炸规模骤然升级。爆炸造成的恐怖,成了市民挥之不去,逐之不离梦魇。
就此类事件,笔者与不同省份的城市里的网友交流了一下。得到的反馈是,他们那虽然没有好友所在城市的爆炸频繁,却也是时有发生。归纳起来,发现一些共同的隐患。比较落后一点城市,管道天然气较少,甚至没有。发达一些的城市,也存在管道天然气死角。这部分市民的民用饮灶多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在我国有一段历史了,随着罐装液化石油气使用时间延长,人们对于这种燃气的安全概念渐渐淡化。伴随着周转石油气罐的老化,导致的燃气爆炸便时有发生。
这种灾难,一多半是人祸。市民安全观念淡化,作为具有维护公共安全责任的地方政府不应该淡漠燃气安全。可是绝大多数城市的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存在不作为,或者不完全作为的现象。首先,液化石油气销售环节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承担供气的煤气站,在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也渐渐都归了个人,或者由个人承包了。原本,公办煤气站时,销售过程,煤气站运送煤气罐时,就象前一阵快递扔邮件一样,扔得到煤气站换气的用户胆颤心惊。气瓶被扔到车上、库房里时,民用周转金属钢瓶之间的金属碰撞声,好远都能听得见。液化石油气,浓度在百分之十左右就能爆炸,金属碰撞产生的火花,是煤气罐爆炸重要根源之一。所以,液化石油气安全手册要求,发现液化石油气泄露,不要开排烟罩,不要开灯,不要打电话,要轻开门窗,原因就是怕电火花与金属碰撞产生的火花引爆泄露的液化石油气。可这种运送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方式至今没有被严谨。城市煤气站私有化时,这种方式也被从公办煤气站那继承了下来。
随着管道天然气的发展,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生产渐渐减少。众多城市的周转液化石油气钢瓶都已经超安全期,甚至超两倍三倍安全期使用。这部分液化石油气钢瓶瓶口阀门与胶垫都已经老化。虽然经营液化石油的,也偶尔更换瓶口胶垫。但是瓶口阀门,长期开关多已松动。因此,液化石油气钢瓶缓慢泄露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这种燃气经营私有化后,为了节省成本,经营方舍不得更换钢瓶。用户一反映有泄露,经营方就派人换个胶垫对付。检查是否存在泄露的方式更是被严令禁止的。即用一次性打火机,在钢瓶口处试,出现燃烧才证明存在泄露。缓慢泄露,是不一定达到燃烧值的,要是达到燃烧的程序,那说明已经泄露的非常严重了。也就是说泄露不是非常严重,一般都按没有泄露处理。另外这种检验方式,已经被事实证明非常危险。其造成的悲剧已非个别现象。
韩国一座桥塌了,国家领导人立即下台。全国立即严查建筑质量。中国汶川地震出现的建筑质量悲剧,日本闻说立即在全展开学校建筑加固。可中国这方面至今什么实质性措施都没有。中央拨给地方加固校园建筑的费用,绝大多数被挪作它用。加固方式也多采取拆去一些承重,重新抹遍灰粉刷一遍。基本没有起到加固作用。这笔费用又成了即得利益阶层发财的一种途径。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安全隐患已经反映多年,爆炸造成的悲剧夺去了一个个国人宝贵的生命。可是至今仍然引不起各地方足够的重视。有些城市,虽然开始更换周转液化石油气钢瓶,可是这笔费用却要由用户来负担。本来是件好事,可现在什么好事都挡不住社会的蠹虫。
当初用户办煤气证时,都是花了巨额建户费的。记得笔者九十年代初办的液化石油气证,当时是花了七百元。九十年代初的七百元,能值现在多少元。如果当年购买液化石油气钢瓶,到现在两年换一个都够了。可是此番更换液化石油气钢瓶,许多城市仍由用户承担一百多元到三百元左右不等的费用。钱不必说,可是真能确保安全了吗?据知内情的朋友反映,许多更换的液化石油气罐都是旧罐换个新阀门。有些用户还在罐体碰掉漆的地方发现旧罐字迹。
懂行的人都知道,金属是有疲劳期的。飞机为什么到设计期限绝对不能再飞,就是因为已经到了金属疲劳安全期了。再飞就容易出现折断造成灾难。液化石油气钢瓶不仅是阀门,钢瓶体也是有使用寿命的。二十多年的钢瓶,早已经大大超过了瓶体的金属疲劳安全期。更不用说,长期地象扔球一样的运送碰撞。然而这方面很少有地方严格查处的。因为能够在地方上经营燃气的都是有势力的。液化石油气经营私有化后,气体质量一降再降。现在已经发现存在向液石油气中加入二甲醚的普遍现象。虽经打击,形势仍未见明显好转。燃气质量造成的爆炸已经时有发生。
比液化石油气风险更大的就是近年发展迅猛的城市管道天然气。天然气管道施工,层层转包。常常一户的管道安装都是两伙人施工。施工者,为了节省材料,根本不考虑用户使用方便。进户就算完成任务,要想安装到方便使用的位置就得自己外加材料费(这笔钱没有任何票据都被施工者入了私囊)。保障管道天然气安全的入户阀门,多在犄角旮旯。用户只好用软管来接。因为关闭入户煤气表前阀门不方便,许多用户就常常只关灶阀。软管老化非常快,因此泄露现象经常发生。北方城市为了防寒冬季门窗都封得非常严。出现泄露不易散去,极易积聚成爆炸浓度。文首提到的朋友所在城市连续两个月每月一次大爆炸。每次都波及到多栋住宅楼。最近这次一华里内的住宅楼玻璃全部被震碎。姑且不说伤亡惨重,北方的冬天,零下二三十度(晚上高层楼冷风能达到零下四十来度)没有玻璃是个什么样!这是生活在南方的朋友无法想象的。
管道天然气施工,过去都在走廊入户。由于施工方多不具备资质(即便承包方有资质,转包后实际施工者也多没有资质保证)。北方冬季密闭的楼宇门非常不易泄露的天然气散去,因此这些年都采用楼外立管入户。许多从地下拉出的入户主管线就虚立楼宇门侧,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哪怕骑自行车碰一下都可能造成泄露。许多用户甚至把自家民用自行车或者三轮车等私家物品用钢索锁在入户天然气主管线上,贼盗车盗物时,常常对管线造成不易发现的破坏。
这些施工质量与缺陷,是普遍存在的。可最主要的还是缺乏城市应急处置机制。到是大多数的城市都有相关的报警电话。可是这些电话五花八门。尽管经营方常常把报警电话贴到燃气灶附近,但出现燃气泄露时,用户们多慌乱不知所措,不是想不起来去看报警电话,就是不敢再到泄露点附近,迟误了报警时间。即便报了警,也应常常得不到专业的及时处理,增大了悲剧发生的机率。据朋友讲,文首提到的那次大爆炸前一日,就闻到了泄露的天然气味,可是因为迟迟没有及时妥善处理,才发生悲剧。
城市生活的现代化,安全机制应该同步发展,建立统一的110报警系统。便于人们在危险时及时报警。如何分派相关方出警,应该留给专业的接警110指挥中心。可是现在大多数的城市,缺乏这种应急机制,报警电话繁多,且号码位数多不易记。缺乏具有严格纪律的专业的二十四小时常备值守人员。遇到事情,层层请示,不易于协调各方面力量果断采取必要的措施。这都是悲剧频繁发生的因素。
城市供气、供水、供热、供电等都涉及到公共安全。各部门报警电话位数多不易记,且经常变换,接警后常常互相推诿。而且险情发生没有时间规律。一但发生险情,重者造成重大伤亡,轻者给民众生活造成不易短期排除的故障。供气部门还好一些,负责到用户室内。可许多城市的供热部门、供水部门、供电部门都声称不负责室内甚至楼宇内部分,说什么户内由用户自己维护。而水、电险情决不会局限于一家一户,一但发生,不但会危及公共安全,也是非专业人员不易解决的。现在北方集中供热,楼宅自来水,都是高压供水,一但晚间出现泄露,能有多少人家自已常备具有资质的维修人员(即便是白天又如何能够确保找到有资质的维修人员)。一个晚上泄露的水,不用说对用户的损失是巨大的,又将给供热、供水企业造成多大的损失!对宝贵资源的浪费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让用户来承担这些用户无力承担的责任,公平又何在?
供电,更是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绝大数个人都无法处置。现在供电部门把民宅内供电部分推给用户,楼宇内供电部门推给物业。可是许多物业都缺乏有资质的专业电工(规定是那么规定的都得有,可是实际上绝大多数没有,更谈不上资质,都是有事时临时抱佛脚)。供电造成的伤亡惨重的火灾多出现在无人值守的公共部分。即便有人发现了,也不知道找谁。会有哪个人在公共场所发现供电危险,到处打听应该找谁,并及时落实处置?用户内部民用电部分,也因为我国没有固定的电力服务市场,隐患无法及时处置。象电压不稳定,这种一般电工无法查处的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供电部门也推给用户(或者物业),供电部门接警的处理方式就是到入楼宇的电表前量一下电压,若在安全范围内就不予理睬了。而这种问题,绝大部分都是物业无法解决的(按规定应该具备这种能力可事实上没有)。更何况还有许多没有物业的弃管楼,虽然当地政府都将其划归一些物业,但基本都是欺世盗名。只是挂个牌子,根本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便何况有许多楼宇内电压不稳多是大功率电器窃电造成的。而敢如此大胆窃电的,又多是与供电部门负责本片的人员有着微妙的关系,报警申请转到他们那,石沉大海便没有什么奇怪的了。这本也应该是由供电部门查处的责任。楼宇电力设施安装也是由供电部门验收的,出现质量不合格,供电部门没有理由推脱责任。
供气、供电、供热、供水,密切关系民生。一但出现危险都是无法预料容易危害公共安全,且需要专业人员处置的。因为缺少政府严格监督具有严格纪律的常备相应专业应急处置机构,各部门之间因为利益互相推诿,迟误处置直接危害到公共安全。我们国家投入那么大的力量维稳,可是却对于维护稳定至关重要的民生长期忽略。至于这部分投资,国家现在完全有能力承担。对于私有民宅,至少应该有专业人员及时处置险情,材料费由用户承担,手工费可列为公共开支。
我国亟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城市应急机制,统一报警系统,建立综合110指挥中心。这不仅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体现,也是维护稳定的必要措施。希望广大读者发挥你的能力,呼吁相关部门重视,早日排除民众的生活隐患。
-全文完-
▷ 进入褦襶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