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力
把它放在第一名,是因为这两个字是第一个被官方承认的,也就是说,它已经登了大雅之堂,载入了史册。《人民日报》,这个被邓亚萍大妈夸为“从来没说过假话”(她这是反讽呢?)的中国第一严肃刊物,在11月10日以头版头条八个加黑的大字,亲自给这个在网络中叱咤风云的新词转正。《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给力”红遍大江南北。这个本来土得掉渣的河南信阳地方方言无非就是“带劲”的意思。之后又衍生出诸如ungeliable等一系列英国人都看不明白的英语单词,给力家族更加兴旺。要说这词为什么这么火,估计是因为现实生活极其不给力,越来越不给力。老百姓生活得压抑,不自由,再加上物价、房价,和对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现象不满,导致百姓没法像统计局一样乐观,笑呵呵地大言不惭gdp又涨了10%,可他没看见的是老百姓满意度幸福感下降了100%。gdp是涨了,工资涨了吗?陕西的一个新闻说九成陕西人感到很幸福,评论中从第一楼骂到最后一楼,不知幸福何来。在网民做的自发调查中,结果却是90%多的陕西人不幸福。正因为此,“给力”才是我们的新年愿望。
2.神马都是浮云
出自神帖,而且是炒作团伙筹划的神帖。这年头,不炒难红。同样是脱,只有一个苏紫紫能火。同样是虚拟人物,只有小月月、贾君鹏能抓人眼球。这背后全是炒作,炒作,再炒作。神马都是浮云,什么都是浮云,这和2008年的“打酱油”的流行一脉相承。这是一种无奈,一种听之任之干我屁事的态度。老百姓见的太多了,免疫系统空前强大,再也不会轻易地参与到什么中去了。好像淡出红尘出家入定的和尚道士,眼睛里看得见漫天的黄沙,可嘴上就是一个劲地说“没看见,都他妈是空的”。这种不介入不表态的态度恰好代表了所有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本是80后小学时代最遭鄙夷的价值观。如今,这种价值观不再受人认同,“事不关己,千万别理”倒成了一种常态。我深以为这种社会是不正常的,是病态的。如果人人都老僧入定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么政府一直提倡的“和谐社会”将从何来?我觉得这句话不要高调地被带入2011年,以免使国人越来越自私化,越来越没心没肺。
3.我爸是李刚
之前我就专门撰文说过,这是个拼爸爸的时代。谁让咱普通老百姓上辈子没积大德,这次轮回生在了普通人家呢。《西游记》里,八戒错投了猪胎,一直耿耿于怀,老婆都吓跑了。现实中,我们既不是李敖(名人)的儿子,也不是李刚(官人)的儿子,更不是李嘉诚(富人)的儿子,这让我们情何以堪?有个好血统,在这个贫富差距越来越难以缩小的时代里,显得比什么都重要了。当务之急是,让自己的后代享自己的福,好好活出自己来。今后我们发达了,一定不让子子孙孙们飙车,不让他们借势升官,不让他们为非作歹。努力把子孙们培养成富二代,才是我们的共同目标。谁让人生的起跑线已经如此之不平等了呢?
4.闹太套
典出中国菊花教第一教主黄晓菊,哦不,是黄晓明。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的英语教育的失败。从小学学到大学,从中考考到专八,一说出口就统统露了怯。not at all,教主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英语水平,一通连读过去,好似在下跳棋,一个子直接蹦到了对方心脏,中间都不带停的。闹太套,连带着“内增高”、“痿小宝”,成了黄大教主的三大武器。不知新的一年里,黄大教主敢不敢再骚情一点。
5.鸭梨山大
意思即是“山大的压力”,背景是中国当下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越大越滚的压力。此语最初出自百度贴吧,一位大神回帖时打错了“压力”二字,成了“鸭梨”,随之跟帖也疯狂地模仿,“鸭梨”一词在代表一种水果千年之久之后,终于脱胎换骨,有了新的内涵,成了一种精神状态的表达。之后,猫扑的“鸭梨”电脑横空出世,号称超越“苹果”指日可待。“鸭梨”电脑的商标仿照“苹果”,是一个被啃了一口的鸭梨。功能强大,插口齐全,还配备鸭梨专用系统,已于近日实现首飞,七年后实现量产。听着很无厘头吗?其实好的喜剧一定是关注社会讽刺现实的喜剧。如今喜剧之王周星驰撒手不干了,网络论坛上的网民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因此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笑点。如今从电影到春晚,则是一次次无耻地抄袭拼凑这些网络笑点,东施效颦,何其愚哉?
6.非常艰难的决定
这一年,大众对腾讯的种种不满因3q大战而彻底爆发。腾讯是做大了,可大的店大欺客,随意查看公众隐私,各种抄袭却死不承认,更限制了公众自由选择使用软件的权力。11月初的某天,腾讯发出了一封致广大用户的信,信中说qq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开了把企业竞争引向损害公众利益的恶例。一时间公愤四起,骂得腾讯开个记者会都忙着擦泪。这种愚蠢的行为竟出自这样一个大企业,也可见中国的本土企业发展得实在不怎么健康,起码没把服务意识放在第一位,反倒忙于搞企业火并,忙于抄袭赚钱,人心尽失。而这句黑话也成了网络上冷嘲热讽的焦点,民间的仿句高人纷纷出手,成了新的网络现象。之后单挑变群殴,可怜普通网民,不断地在艰难中迷茫。真不知这些所谓的精英们,为什么智商如此之低下,不断地挑战公众的忍耐底线。
7.蒜你狠系列
这个词年初红,临近年末了还红,而且看趋势,估计会越来越红。物价,2010年政府最回避不了的问题之一。但今年政府做的很好,没有回避,而是积极地投入政策来调控物价。可令我很不解的是,为什么每次物价上涨,中央银行的人就出来说当前还没到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只是通胀预期。我没学过经济学,不知道涨价涨到什么地步才叫通货膨胀。但老百姓也不是好忽悠的,既然你央行已经出面加息了,那凭什么就说当前没有通胀?很反感政府培养的一群砖家叫兽,一天正事不干,只会忙于“辟谣”、“维稳”。我们的“老朋友”厉以宁先生(就是说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并骂穷人都有仇富心理的那位)称这次物价上涨为“成本推动型”,不知何意。而另一位女砖家则解释涨价的原因是“流动性宽裕”,更不知所云。我们的砖家们就是用一个个这样晦涩的专业术语来忽悠老百姓的。什么“蒜你狠”、“糖高宗”、“苹什么”、“油你涨”、“姜你军”、“豆你玩”、“药你命”,好像全都是假象,都是网民编出来的,根本没有通胀,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用来煽动颠覆谐盛世大好局面的。好吧,网民认栽。
8.日和体
说起日和体,你一定很陌生。只听说过凡客体、宋丹丹体、亚克西体,什么时候又冒出个日和体?难道我落伍了?但我如果给出以下这些词语,你也许就茅塞顿开:“我勒个去”、“我勒个擦”、“加勒个油”、“我去”、“老湿”、“不给力呀”、“这货不是”、“买你妹呀”、“挺带感嘛”、“坑爹”……这些词语,只要是2010年你尚在人间,尚在天朝,没有隐居,没有断网,你一定听说过,甚至天天挂在嘴边。其实这想词语不是单打独斗地红的,而是打包奉送给网民,超值超量的。它们都出自同一部配音动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四个男生,为了纪念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活,成立了一个叫做“cucn201”的网络配音组合,做了几部小众动画《搞笑漫画日和》的配音。配音里穿插了大量寝室常用方言,却意外地造就了这一年传播最广的流行词汇。惊讶吗?我是一点都不惊讶的。其实每个大学寝室都有自己特有的寝室文化,这只是被曝光被放大的。中国每年那么多大学,上百万的寝室,估计随便抽查几个房间就能找到一车的“待流行语”。区别只在于普通人没有炒作的渠道,自然也流行不起来。当然这些日常用语里面有些话带点粗口,比如总拿人家“妹”啊“爹”啊说事的,不值得提倡。
9.凡客体
凡客体的走红其实只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市场营销,而这场营销之战打得很成功,以至于以它为“词牌”,开创了又一个样板,供网友改造,用以嬉笑怒骂。“爱___爱___爱___爱___也爱______(价格)的______(商品名称)我是_____________。自韩寒开始,朗朗上口的句式立马被众凡客明星争相使用,挂上了大街小巷的广告牌。凡客体,在我看来从头到尾都充满了人民币的香味,是一种最直接的宣传炒作。这种广告词很独特,前半句是介绍自己,后半句是介绍商品,还顺带着把价钱也给标上去了。最后让人有了一种这个人与这个商品合二为一不离不弃的感觉,就好像这个商品多么符合这个人的个性一样。刚开始出家门没大注意,渐渐地发现凡客的广告无孔不入,做的还都很深沉,好像穿凡客的都是成功人士一样。当然还是网友的恶搞比较吸引人,而真正的街头广告牌上的大腕们顾影自怜的一番显山露水,倒不那么被人关注了。
10.织围脖
就是发微博的意思。微博这个新鲜事物并不生于2010年,但大红大紫以至于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却是从2010年开始的。刚开始的时候我有点不太适应这个平台,总觉得没必要也犯不着把自己的生活状态喜怒哀乐全都在微博上吐露出来,比如我今天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干了什么,这关别人什么事呢,非要拿出来晒不可?有人说微博是新兴的社交平台,这我不敢苟同。首先即使是那些公认的社交网络,我也不认为它有多少社交功能。人单单在网上,不面对面,只停留在不闻其声不见其人只认其字的地步,何来社交?微博也是一个道理,你就算发了上千条小状态,小感慨,小艳照,最终只能是骗骗自己。我倒是喜欢一些略带评论性质的微博,一句话,省力又省心,大多还隽永深刻,不比小学时死记硬背的名人名言差到哪去。当然,微博也是个照妖镜,妖魔鬼怪都逃不出这个曝光台。有些名人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说了几句心里喷薄而出的龌龊话,便现了原形,成了众矢之的。毕竟几句话百来字,有些东西是没有篇幅多做解释的。那些文笔不好的,逻辑混乱的自然就吃了大亏。对他们来说10000字也说圆不了的谎言,如今只让写100字,当然露出了马脚。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以饱满的情绪迎接2011年新词的诞生吧!
-全文完-
▷ 进入孤云退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