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应同窗之约到大邑县高堂寺庙下的五童村聚会。我在高堂寺跨路牌坊前下车,步行一段路,便沿小道而去。走过机砖厂不远,进入了山区农村特有竹蓠茅舍与小桥流水的景地。滿眼皆是青山绿树,尚有翠竹成林幽静美景。小鸟的叫声此起彼伏,悦耳动听。这美妙的鸟鸣之声,与二胡名曲《空山鸟语》是何等地相似啊!令我顿时领略了远离城市喧嚣的那种心旷神怡,悠然自得之*感;也饱览了山村别具一格的风情。这绝对是住在城中可想而不可得的天然氧吧与人间胜景。
不多一时,坡度不大的盘山小道突然变得陡峭起来。我连忙抬眼看,陡坡的右面有一棵大柏,大柏后面有一凉亭。这是什么去处呢?我不知道。
这时,从我后面来了一个老农,身背一个空背篓,步履矫健,滿面春风。可能是进城卖什么东西回家,心中正在盘算着,这卖货所得的钱要怎样开支?或是给老伴拿去存起?或是给孙儿准备学费?于是,我笑着问:“大爷,看你高兴的样子一定有啥喜事吧?”
“现在的社会这么好,农村到处都在修居民小区。要说喜事,天天都有,咋不高兴嘛!”
是呀,这位大爷说得了对。现在种田不上粮,人民政府还要补贴;连种籽和化肥钱政府都要给,实在是太好了。
“大爷,这个地方有名字吗?”
“有。叫独柏树,又叫独柏亭。”
大爷还告诉我,这株大柏树不知是谁所栽?亭子是高堂寺庙修建。我与大爷上了陡坡,他向前走了;我便在亭中坐了下来,歇歇脚。
此时,我仔细打量着亭外的大柏树。这树生长于陡坡边,树干很大,一人难以合抱;树干不太高,却格外地枝繁叶茂。若远观此树,势必以为伸手可及枝叶。其实,虽然树冠很大,枝伸得远,伸手是难以摸独到枝叶。我再环视四周,却不见一柏,连小柏也不见一株。大概,这就是“独柏树”的得名吧。我想,此树一定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所植。因为,从山间小路去高堂寺上香或旅游,走到此地算是第一个陡坡。上了此坡,人易疲倦,定想休息一下,再往前行。若是夏天,此树足以遮阴,实在是一理想的歇凉之所。这个心地善良的人便栽了此柏。这应了一句俗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然,若在此处遇到下雨,此树也可遮雨。这个好心人实在是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
天不下雨,可以席地而坐。若遇下雨,只有站着歇歇。这个问题,胸怀慈悲的高堂寺庙为人们解决了。寺庙在此修建了这个亭子。“独柏树”旁有亭,这就理当称为”独柏亭”,名符其实。亭内有坐位,供大家休息所坐。所以,无论天晴天或雨天在此休息都很方便。若在此亭坐观山景,更是一番独特的美好享受。虽无“一览众山小”之感,却有“极目楚天舒”之觉,实在令人飘飘然如登仙景。
这很明显,那位善良的人栽柏树,是为方便人们去佛门圣地朝拜佛祖;高堂寺庙修此亭,也是为方便人们去与佛祖上香。这些都是佛祖所赐,也是佛祖的恩惠。想到这里,我的心中顿生对佛祖的感谢之情。我想,凡是在此亭中休息过的人,一定也会有此同感吧。
-全文完-
▷ 进入方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