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语言都分为声音和文字两大系统,但又都是非常抽象的东西:单纯的声音信号或文字符号事实上都是毫无意义的东西,只有把语言放到某个通用的领域或地区内,其文字符号和声音信号才会被使用该语言系统的人们赋予某些特定的涵义和内容,这就是外语之所以难学之处——极端抽象,又很难理解。
要学好一门外语,必须要循序渐进地走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感性开始,把抽象的语言转化成很具象并可以感知的东西。
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掌握基础会话并达到完全融入语境的要求。对译的学习方式不值得推荐,因为通过和母语进行对译参照的学习方式尽管能让学习者很快地记住一些零散的单词或简单的所谓语法,但却又很容易让学习者回到抽象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会让学习者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都很难摆脱母语环境,尤其无法摆脱对互译词典的依赖性,这对大多数外语学习者而言,几乎是致命的方法错误。
如何从感性入门,并进而掌握外语的基础会话和生活口语呢?想想儿时学母语的情景就会释然。图片资料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搭配图片内容的单词和声音,这是用母语学母语的开端,用这种方法学语言,任谁都能轻松地融入母语环境,这种学习语言的原理当然也完全适用于学外语。
这个阶段的学习时间需要至少两个月,最多不能超过半年:两个月以内,掌握基础会话和生活口语是很不容易的,即便勉强掌握了,基础也不牢靠,且很容易遗忘。如果超过了半年时间还没跨过这个基础口语关,那么肯定是在学习过程中走了弯路,甚至,可能采用了完全背道而驰的学习方法。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把抽象的语言转化成具象并能感知的事物,然后把自己完全融入语境之中。
第二阶段: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阶段。
语言的本质毕竟是抽象的,而且任何语言的高级部分,基本上都要通过抽象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才行。正如我们学母语时的经历一样,从幼儿到小学三,四年级那个阶段,我们一直都在用可视化的配有图片或声音的感性教材,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级之后,感性教材就会慢慢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抽象的文字教材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等到上了初中以后,不仅仅语文课本是抽象的教材,甚至其他很多科目还有意培养学生在抽象方面的思维能力甚至创新能力,但事实上却没多少人会感到很不适应之类。
既然母语是这么学过来的,那么外语和母语,又有什么本质差别呢?这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过程,如果没有感性而具象的丰富积累,就无法真正进入完全抽象的语言世界。正因为人们积累了很多感性而具象的知识,才会在此基础上跃进到抽象思维的境界。这个过程,是决定一个人在学习某种语言时能不能真正入门的关键阶段,有的人学了十几年外语也没有跨过这个阶段,到最后也离不开对母语词典的依赖。
这个阶段,对某些人而言可能会长一些,但原则上不能超过一年,如果能在半年之内跨越这个阶段,就算是很理想的结果了。如果一年之后还跨越不了这个真正入门的阶段的话,要么是因为第一阶段的基础没打好,要么就是第二阶段的学习方法出了大问题。
这个阶段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真正进入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并利用抽象的文字不断地整理自己的思维,学习表达,发表观感等等,还有准确地收听时事报道并提高速记能力的练习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个阶段需要查阅大量的文字资料并不断地查阅词典,但决不应该是母语对译词典,而是原版外文资料和外文词典。
第三阶段:free 阶段。
如果能在一年之内顺利跨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ok,你已经具备了自由使用该语言的能力,但是,具备了使用能力,并不表明你就是使用该语言的高手,而只能说明你对该语言真正入了门而已。
语言的本质是用来交流信息并传播思想的。能在一年之内跨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人,毫无疑问可以自由使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但是传播思想就不这么简单,传播思想的前提是:你必须真正精通那种语言,甚至要比生活在那种语言区域的当地人还要精通。ok,能够做到使用该种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只不过做到了和生活在那种语言区域中之最普通的当地人差不多相同的语言水平,换句话说,你的外语能力充其量不过和任何一个当地人的语言能力相当,甚至还有可能连当地的文盲都不如。
干啥要学外语呢?难道只是为了和当地人那样去说些简单的会话或交流些最简单最不值一提的琐碎信息么?如果是这样,就没必要学外语了。
个人认为学好外语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吸收国外优秀的科技和文化为己所用;对外传播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文明。
要做到以上两点,你就不能把你自己的外语能力定位于和一般的当地人那种水平,你必须要和当地的作家看齐,和当地的思想家看齐,和当地的学者们看齐。
如果你想对外传播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文明,你就必须要有能力和当地的作家,思想家,及学者们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学者或思想家喜欢和流氓沟通什么,也不喜欢和那些只有嘴巴而没有脑子的人去沟通什么。
2011年1月18日
山野居士
-全文完-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