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背诵课文落到实处,我要求学生课前几分钟不要唱歌,就念新教的要求背诵的课文,因为孰能成诵。
教学晚唐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用了三节课,几天后,检查背诵,居然还是无人背过,叫背一段也无人举手。我说“我试试”,我一口气将全文背下来,只是在段与段之间稍有停顿,学生却几次热烈鼓掌。背完我问有掉的字句没有,大家说没有。问中间加字没有,也说没有。我问“我都能背过,你们怎么背不过?”大家无语,不了有一个愣小子蹦出一句:“你都教了多少遍了!”我反问:“教的遍数多就能背过?我教的课文多了,难道都能背过?”我告诉他们:“不是教的遍数多就能背过,何况这是一篇长课文。其实这篇课文教的遍数也不多,我也不是年年教到这篇,有时几年才教一次,所以这篇此生顶大教过五六次。能不能背诵它,关键是看你想不想背过它,其次是下不下功夫念它,一字一句理解它。你多念它,久而久之,熟能成诵。”我说:“有一个同学,上课玩手机,我收了它,下课后她来要手机,我说,你把《滕王阁序》两段背过我给你,她说行。晚上来她说背过了,我一检查,真的背过了。这位同学为什么能背过课文,是因为她想要手机,把想要手机的劲头拿出来,课文就背过了。”我说得大家都笑了。
我还告诉学生:“我上高中时,并没学过这篇课文,我上高中时学的古文少得可怜。我是参加工作后,在参加函授自学的过程中自己学习,自己给自己下任务背过的,根本没有老师监督。那时年轻,二十来岁,老师就是广播电台。时过三十多年,现在稍一温习,照样能流利背过,背过就能熟烂于心,可见学习要趁年轻,年轻时要刻苦用功啊!”
我讲的道理学生会不会接受,我不清楚,但愿他们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反正现在的学生愈来愈难教,玩手机的劲头大于背课文,买工具书字典没有买手机更有吸引力。有些家长也推波助澜,孩子要买就买,岂不知学生玩手机用去大量时间了,而学业就荒废了,教师的教育教学难度愈来愈大。
(2011年元月6日)
-全文完-
▷ 进入守拙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