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还有谁在闹着玩李漫山

发表于-2011年01月15日 中午1:32评论-1条

拍电影可不是闹着玩的,有人却在闹着玩,而且闹得邪乎,玩得夸张。

我们不是经常看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拍成豪华别墅区,农民不再种地,不再外出务工,而是全部当上了厂长经理,农民比党员的党性都高,个个都是一心为民,高举旗帜一路高歌吗?要么是农民思想落后素质低下,是社会进步的绊脚石,是被批判和嘲笑的对象。为什么总是在冰火两重天的情景模式中围观农民,各位看客是何心理不得而知。反正在农民题材的影视剧里,我们分辨不出农民的好坏。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农民住进别墅,环境美好社会和谐,共产主义就在眼前,就在影视剧里,领导自然是喜上眉梢。农民跟着领导笑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明星大腕在和农民闹着玩。

电影《不是闹着玩的》,是一部农村题材电影,讲述一群富裕了的河南农民在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只有一腔热情的情况下,拍摄成一部电影的故事。全片河南话对白,纯生活化剧情,在热闹中玩出了水平,玩出了河南农民的朴素情怀。在笑声中,观众看出了沧桑,听出了悲凉。电影是一首农民精神的赞歌,这首歌感情充沛质朴,没有娘娘腔,也没有流氓相。电影中的农民理想不远大,他们要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影片,真实地把他们的生活场景、思想状态展示给观众。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理论,他们没有装成专家学者,高声喊唱着“牢记历史,展望未来”的口号,只是希望通过电影将一段屈辱的历史讲述给后人。

近些年,小成本电影像吃了春r*一样纷纷勃起,但是勃起得似乎力度不够坚挺,特色不够鲜明。由卢卫国导演,李易祥主演的本土方言小成本电影,却获得了良好口碑。因为他们知道,“拍电影不是闹着玩的”,不靠谱的情节、繁琐的拍摄角度、拐弯抹角的叙事手法,这些都不是电影取得成功的根本。本来就是一个电影故事,无需装清高,无需假深沉,故事讲好就是给观众最好的交代。

电影的特色是纯正的河南话,地道河南味,将河南人的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别的地方的幽默或是语言幽默、或是事儿幽默、或是理儿幽默,但河南人的幽默是根儿上的幽默。采用河南话,更能游刃有余地将故事表现完整,将喜剧效果达到最佳。河南的幽默其实是对生活的乐观,将沉重的苦难化为幽默。河南人乐观但不炫耀,不像上海人,尽情享受着殖民的快乐,当祖国强盛起来,依然想方设法找出与国外的差距,攒足劲投向老外的怀抱,哪怕被骗财骗色也在所不惜,只为能够“被殖民”。好不容易一百年出了一个小丑,还装扮成汉奸,嘶声力竭地宣扬殖民文化的优越和高雅,恨不得重新回炉将自己缔造成流氓去服务利益集团。片中的河南人之所以要拍电影,就是深刻记住耻辱,哪怕没有先进的设备、高超的技术、豪华的阵容,他们用朴素的感情来延续历史,牢记苦痛,告诉子孙这是耻辱,是不能拿来炫耀的。

影片还间接反映了中国从城市到农村中都普遍存在的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之风,片中的农民导演蔡有才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出的那几句憨厚木讷的话,无疑就是对官僚的极大讽刺,而村长要求不停更换角色的行为反映了村官自身的优越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官本位思想的泛滥。

作为试水小投资电影的第一次,不足在所难免,主要是拍摄经验不足,没有形成拳头产业,作出拳头作品,突围意识较薄弱。但是河南本土电影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通过逐步缩小本土电影与国内外电影市场的差距,继续走不拉明星、不做爱、不山寨的路线,同样能找到小成本电影的生存空间。

艺术还是要为生活服务,尤其是农民题材的电影,必须要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面貌,符合农民口味,而不能抽象夸张,失真到没有人能辨认出自己的生活。河南制造开了一个好头,那些还在闹着玩的是否脸红了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电影艺术真的不是闹着玩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李漫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榭上风铃点评:

艺术原本就应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正如作者所说反映农村题材的文章那就更应该切入农民的生活,反映真实的农民生活和精神风貌,或许这才是观众所愿意看到的。好文荐之共赏,欣赏作者佳作,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1]个
理野-评论

拜读佳作,问好朋友,周末愉快!at:2011年01月15日 晚上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