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年的二月二,家乡人都要赶往淮阳烧香,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生活幸福。每次赶会回来总要带回来一些小玩意,其中就有泥泥狗,有可爱的小狗,还有机灵的小猴子,憨态可掬的小老虎等。泥泥狗整体感觉黑乎乎的,有些小动物的造型看起来笨笨的。当时并不知道这泥巴做成的小玩意是中华民族的真图腾、活化石,只是有几样这样的泥玩具,在小朋友中身份大增。
泥泥狗带有香火的味道,大多都有口哨的功能。当时农村条较差,没什么像样的玩具,“尿尿和泥”是最重要的娱乐项目,于是,用泥巴仿造泥泥狗一度风靡。因为条件限制,没有工具和颜料,只有简单地捏出大致形态,并不会烧制、上色等工序,做出来的泥泥狗与庙会上的相去甚远,但是仿制泥泥狗依然是最大的乐趣。每每做好一个,往往弄得灰头土脸,满身泥土,同伴之间指着小花脸,笑着乱成一团,笑声在旷野里越传传远。
泥泥狗最重要的当然不是当乐器,而是承载着远古遗韵。古代青年男女初春相会,抓紧美好时光挑中如意的对象,尽鱼水情意,或许就留下了人种。其中有很多一身二首造型,如两头狗、双头马、双头燕等,就反映了男女相会的场景。尤其是两头狗作品,前后有头,且都是向外,它就是二狗相恋的形象。另外还有不少夸大了两性生殖器的彩绘。这些都充分地代表着原始时代生殖崇拜的礼俗。现在想来,小孩就对泥泥狗情有独钟,原来人类对繁衍后代的渴望是与生俱来的,呵呵。
长大后亲自去淮阳庙会,有幸了解到更多民俗。每逢庙会,淮阳方圆上百里的地域内,孩子拦住赶庙会的成年人索要泥泥狗,并唱起韵味悠悠的歌谣。赶庙会的成年人把随身携带的泥泥狗撒向小孩子,表达美好的祝福。泥泥狗具有消灾祛病,吉祥平安之意。
时光荏苒,古老的习俗渐行渐远,童年的梦境依稀闪现,孩子们仿制泥泥狗的童趣已不复存在,唱着歌谣索要泥泥狗的风俗也只能在书本中看到了。
-全文完-
▷ 进入李漫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