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认识一位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人。
老人是我好朋友的父亲。
结交朋友以后,知道她的父亲是个身经百战的军人,曾参加过很多战役……这样,在我的脑海里深深留下老人的印记,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去看望老人。
在朋友休假的时候,我如愿以偿。
这是一位热情的老人,我刚刚坐下来,他就为我倒上一杯热茶,还端上洗过的水果。我上下打量着他,他除了热情就是平静,在他的身上没有找到一点战争时的威严,没有闻到一点战火硝烟的味道……还是我有意识地扯开了话题,也勾起他的回忆,聆听他的故事……
老人生于1925年,14岁时参加河北省邢台县青救会,并在青救会中任宣传部长职务。在日寇铁蹄无情践踏中国的土地,在日本军无情残害和烧杀中国百姓愈演愈烈时,他怒发冲冠,毅然决然坚持到抗日第一线,要亲手杀死那些日本鬼子,用日本鬼子的头颅和血来偿还民族的自尊!那时他仅有16岁。16岁的年龄,凭借着他从小学习的武功,还有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在日寇的屠刀下脸不变色,心不跳,心中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他说的:“我要活下去,还要杀死更多的日本兵!”他回想到这里时,眉睫在不停地抖动,感觉他心中的愤怒在迸发。他平静了片刻,又说,那次和日本兵战斗,几乎忘记自己的存在,目光紧紧盯住日本鬼子,手中的刺刀狠狠向鬼子杀去……当望着倒在血泊中模糊不清的士兵,望着血流成河的战场,他竟然目瞪口呆,醒过神来才看清楚神情愣愣的战友们。他和生存下来了的战友们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绕过一个个横竖不一的尸体走到一起相互拥抱,然后,向惨死在日本屠刀下的战友们深深鞠躬……
此刻,整个房间里盛满了寂静,我也随着他的情绪在沉默……他慢慢抬起头,再次讲述给我说,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又开始了解放战争。这样,他又毫不犹豫地踏向解放战争的第一线。在解放战争期间,曾先后任秦基伟、李钟玄等将军的作战参谋,参加过黄海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在渡过长江后千里追击国民党,直至福建。尔后,又南下去解放广东,直奔广西,贵州,云南,直至全国的解放。1951年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任180师作战科长。他又回忆起令他永生难忘的金城反击战,在这场战斗中敌人炮弹的轰炸致使他的脑部受伤震荡,可他并没有因伤而倒下,又接受上级特殊使命,亲自带领参谋、翻译和士兵去划分军事分界线,即朝鲜和南韩战场分界线,从此宣告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53年中美签字停战回国留在北京军区。
他边回忆边拿出在战争中获得的勋章。闪光的勋章吸引着我的眼球,我明白一枚枚勋章记载着中国一段段历史,刻着老人浴血奋战的一幕幕,刻着老人为解放中国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情操……
遗憾,老人说的话有些让我费解,因为他的口音融进很多地方方言,不过,我还是努力去分辨每一个字,分辨不开的赶紧再次追问,或者她的女儿来解释。这样,我进一步了解老人,他很小的时候不仅习武练功还精读马列著作,在与敌人作战分析战局时脑海中还贯穿着马列主义思想,相信善良与智慧的中国人民一定能站起来!从而说再大的艰险与困境都没有阻止他勇往直前的脚步,舍弃家庭,舍弃爱,去追求真理。战火时的硝烟没有遮住他眼前胜利在即的曙光,敌人屠刀下没有消减他对祖国解放的信心!多少次子弹在他的头顶飞过,多少次鲜血浸染他的衣襟,多少次他面临着生死存亡,又多少次他打败一个个敌人……
老人继续讲述说,58年他随同部队十万大军进入北大荒,开始对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从此,他将满腔的热忱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又献给北大荒。面对北大荒特殊寒冷的气候,面对北大荒特殊的荒凉环境,他从没有惧怕过什么!他清晰记得,到北大荒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片荒凉,环视四周后,没有发现一户人家。一路上辛苦与疲惫的他,此时此刻,好想见到袅袅升起的炊烟,好想拉着战友们走进一户人家,坐在热乎乎的土炕上稍加休息会儿。然而,他抛开一身的疲惫,和战友们一起投入开发北大荒的工作。首先在荒草垫上搭起帐篷,支起了火炉,组建了一个开荒点……战友们夜以继日忘我地忙碌着,有的挥镐抡锹平整土地,有的查看地理位置为更快更好地开发北大荒献计献策……满眼一片沸腾。战友们不在意天寒地冻,不在意满天的星斗,不在意呼啸的北风就饭,不在意野兽的出没,他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人定胜天!”他还记忆犹新,当看到曾开垦过的土地上长出绿油油的小苗时,他和战士们一起欢呼雀跃,此刻,他们的身体里仿佛都充满了青春般的活力!
在我的情绪也随着他激动的时候,他的脸一下沉了下来,不知道是什么触及他的心灵。我默默看着他,听他慢慢说,就在战友们齐心协力开发建设北大荒的时候,所谓的右派分子被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改造,丁玲作家也在其中。原本就精读马列著作,富有一定知识,一定文学底蕴,当时又在忙碌之余书写《战争回忆录》的他,第一意识,丁玲,一个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与爱戴的作家、丁玲,作为一个女人,在这种恶劣气候及荒凉的环境下一定会特别的孤独,特别的无奈。他思来想去决定去见丁玲,于是,他本着善良,饱含着同情心,不顾及政治风云,和妻子一同去看望丁玲大姐。后来,他还将丁玲请到家中做客,并对丁玲说困难是暂时的,不远的将来你一定能回到北京。他还回想起丁玲来他家做客离开时的情景,他的妻子用布兜装的咸鹅蛋塞到丁玲手上时,丁玲眼含着热泪说:“有你们夫妻和一些好心人的关照,我不再孤独!”由于他与丁玲间友谊的加深,丁玲主动配合他来书写《战争回忆录》。不料,在回忆录修改完善的过程中,一场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席卷而来,遗憾,二十几万字的战争回忆录被默默地、悄悄地投进火海……
我也在为老人遗憾的时候,老人挺直了背,微笑着说:“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只要百姓过得幸福,只要祖国越加强大,足矣!”
我怜惜的目光望着老人,我能想象得到,他的脸上泛着微笑,而心底一定在流泪啊!二十几万字的《战争回忆录》,不仅仅记载着他的战争史,更重要的是记载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的经历;记载了共[chan*]党与国民党生死较量的经历;记载了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经历……它诠释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它体现了中国共[chan*]党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老人又昂起头,告诉我,丁玲摘掉右派帽子回到北京后不久,和丈夫又返回北大荒来看望他,他们在一起亲切交谈。交谈中丁玲赞许说他很有远见,也很感激他说过的“困难是暂时的,不远的将来你一定能回到北京。”这句给予她自信与希望的肺腑之言……
老人又娓娓道来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农场有关领导派他去北京接的第一批北京知青。尔后,他在技术科与知青在一起共建北大荒期间,他对一些知青都是悄悄地千叮咛,万嘱咐,一定继续学习文化知识,努力钻研技术,要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知识能改变北大荒的容颜,知识能创造一个人美好的未来……在他的引导和鼓舞下,有的知青考上了大学,后来也为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
说到这里,看得出来老人正心潮起伏,百感交集……
是的,我也和老人一起百感交集,他能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能亲眼目睹五星红旗在祖国的土地上高高飘扬;能亲眼目睹北大荒曾荒凉的土地上滋生出的生命的绿;能亲眼目睹曾贫瘠的北大荒成为驰名中外的北大仓……
善良而富有知识与内涵的老人令我更加仰慕,五星红旗上有他血染的风采,抗美援朝战争中记载着他的丰功伟绩,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中汇集着他辛劳的汗水,他为我们今天能生活得幸福安逸奉献了青春年华,他为我们国家今天能拥有丰厚的粮源做出了不懈的拼搏!
在我感慨之际,老人拿出一本李钟玄将军写的《战斗日记》,并解释说,这本《战斗日记》是李钟玄将军邮寄给他的,还说他和李钟玄将军书信往来过,还有时电话里相互问候。在我翻开《战斗日记》这本书时,老人拿出李钟玄将军写给他的亲笔信。我看完信后,老人语重心长说很牵挂曾在一起战斗过的战友们,很希望他们能健康生活。蓦然间,我意识到,他不仅是一位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人,不仅是一位睿智的老人,不仅是一位善良的老人,还是一位重情意的老人。
我去看望老人,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可我的脑海里还经常回想起老人,很想再一次去聆听老人的讲述。但不能,不忍心再让86岁高龄的老人再去回忆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如果有一天还能去看望老人,我会带着他去欣赏那滋养生命的绿色,去聆听那收割机悦耳的声音,去感受那北大荒的粮食输送到祖国各地后的喜悦……
-全文完-
▷ 进入朦胧与现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