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去神州添活力,兔奔华夏送春来”,辛卯“兔年”即将来到。说到兔,可能有些人不屑一顾。兔有什么可说的?胆小懦弱的代名词。你看那老话:兔死狗烹;兔死狐悲;兔子尾巴长不了等。连骂人都骂“兔崽子”。
其实“兔”在中国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它既是人的生肖之一,也与人类的生命、人们的美好的希望密切相连。
兔机敏驯良,乖巧可爱,早已成为人类的朋友。老百姓一直把它视为吉祥之物。我国神话中的《嫦娥奔月》,与嫦娥相伴是玉兔。在广寒宫里玉兔在桂花树下抱铁杵捣药,降福人间。文学作品中常将“玉兔“喻为明月”,有“金乌西坠、玉兔东升”,“冰兔半开魄,铜壶微滴长”之说。《孙子兵法》有“动如脱兔”;《淮南子》有“兔子走火如马则追风逮日”;《三国演义》有“马如赤兔,关公千里走单骑”之说。唐诗中有《小白兔》一首,“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明诗中有《白兔》一首,“夜月丝千缕,秋风雪一团。神游苍玉阙,身在烂银盘。露下仙芝湿,香生月桂寒。姮娥如可问,欲乞万年丹”。作者通过人与白兔共鸣和态度,从侧面揭示了小白兔的静美与可爱。民间艺术则称“兔”为“兔儿爷”,穿着大将军行头,造型生动诙谐,威风凛凛地骑在老虎背上,深受儿童喜爱。
“兔”,是动物兔的象形字。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兔,兽名,像距后其尾形。”其甲骨文、篆文描画的正是“兔”的长耳短尾的形象。由“兔”字派生出的汉字并不多,但都很有特点。 例如,“逸”是一个会意字。兔子跑得快称为“逸”。《说文解字》等书都认为“逸”字表示兔子“善逃”。这表明,兔子当之无愧的长跑冠军。于是又有“奔逸”、“逃逸”、“逸失”、“游逸”、“隐逸”、“安逸”、“逸闻”、“超逸”等语汇。三只兔叠在一起组成一个汉字,表示跑得飞快的样子。“冤”字则替善良的兔子“鸣冤叫屈”的标志。《说文解字》解释说:“冤,屈也。”意为兔子在网罗栅栏之下,不能逃脱,只有屈从,不能舒展。引申为冤屈。于是有“冤枉”、“不白之冤”、“鸣冤”、“申冤”等一系列词语。而兔子居有冤之首。可见可爱的兔子最值得人们同情。
兔子的经济价值较高,兔毛为一纺织品重要原料。兔皮也是一种重要的皮革原料,可制成柔软保温的衣、帽、手套为人类御寒。兔毛还是文房四宝中毛笔的主要原料。农民喜欢养兔, 兔子抗病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好,耐粗饲料,繁殖力强,养殖成本低,兔子不危害人类和环境,曾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过出贡献。
兔子常常作为医疗实验用,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身。由于兔子的毛色纯白,耳朵长大,皮肤柔软,颌下具肉髯,被毛浓密,血管清晰,便于取血和注射,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实验动物。
兔子还有很多特性,值得我们人类效仿和思考:兔子有长而又发达的后肢,前后肢比例为5∶9,故善于攀缘,善于跳跃,善于奔跑,现代科学发现,兔的奔跑时速可达70多公里,比马跑得还快,有时连虎豹也奈何它不得。中国有句成语:“兔子不吃窝边草”,讲的就是兔子顾及生态环境,保护好自己的生存地盘。窝边草是用来藏身用的,把它吃了,岂不是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眼里自取灭亡。成语说:“狡兔有三窟”,讲的就是兔子具有“忧患意识”,凡事都必须留有余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兔子刨土打洞,为自己准备三个藏身之所,以谋求避祸之道。杜甫白说:“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窟莫深忧”。
至于有些成语或俗语好像拿兔子的短处说事,其实是读者误解了。比如成语“兔子尾巴长不了”,是断言各种不良现象必然短命,原意与兔子毫不相干。还有成语“守株待兔”讲的是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成语“守株待兔”告诚人们不要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再有“红眼病”也来自兔子的眼睛。兔子眼红并非嫉妒别的生物所致,而是它的致命弱点。科学考证:兔子眼大,眼珠突出,现浅红色,长在头部两侧,属于全视野。但由于眼睛离得远,不能立体成像,无法判断物体移动的远近,以致视力不强,是个典型的近视眼。这些都不是兔子本身的错。也可以说是兔子对人类的另一种贡献。
送上兔年的祝福语,祝朋友们兔年吉祥,合家安康。
兔年送只兔,全家乐悠悠。兔脚为你开财路,兔耳为你撞鸿运,兔背为你驼康寿。让这只兔陪伴你左右,永远动如脱兔。
新春福兔送吉祥,银兔进家福满堂,肥兔祝你寿延长,奶兔为你送健康,耕兔愿您粮满仓,红兔祝你事业旺,兔郎望你爱情长。
-全文完-
▷ 进入楼兰故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