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富荣盐场的春节习俗曾新

发表于-2011年01月05日 晚上10:09评论-4条

关于“文化”这个词语,《辞源》和《词海》海这等相当于《牛津词典》的辞书有过解释;但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倾向于这样的表述: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活动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对此,我很赞同。我以为风俗即习俗,习俗是文化的注脚之一。一个地区的文化习俗——包括节气习俗——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逐渐生发并约定俗成的。

在1939年9月自贡没有建市以前,以盛产井矿盐著称于海内外的自流井和贡井合称富荣盐场,自流井称富东场、贡井称富荣西场;其实,“自贡”之称谓早于建市。生活在有近两年盐业生产历史的贡井地区和有八百年盐业生产历史的自流井地区的历代人群,由于长期从事井矿盐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自己的“不同于他”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个中,节气习俗就是最能体现“不同于他”的地域文化属性;个中,又尤以春节习俗为重头戏。

“春节”是我国古代的“过年”(把国际通用的公历1月1日作为元旦始于一百年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年里最隆重、最盛大、最热闹也最富有神秘色彩的全民族的节气,是一个充满和睦、幸福、兴旺和憧憬气氛的节气。直至建国之初,在春节期间富荣西场民间都有许许多多饶有兴味的风俗事项。这里就笔者所知,对其做个简单介绍,以展示自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灿烂的盐文化之一斑。

腊八饭

古代把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下同)这一天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这一天要吃“腊八饭”。起于先秦的“腊八节”,是一个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这一天,自贡人要做“腊八饭”(腊八粥),就是将各种各样的粮食比如大米、玉米、小米、高粱和豆类、蔬菜(不限于八种)等一起做成粥来吃,假以祈求丰收和吉祥。

送 灶 

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又叫送灶),因为第二天灶王菩萨要向玉皇大帝汇报灶王菩萨一年的“工作”和所见所闻,诸如这一家人是不是乱倒饭菜、是不是不爱惜烟火等等。自贡人认为,“民以食为天”,吃饭的事情再小都是大事,不能得罪灶王菩萨,免得他上天乱奏本。一种用黄色纸印有人们拟好了的“灶诉”(相当于今天的述职报告),在灶门前烧化。此举乍一看似有迷信色彩,其实是古人珍惜粮食、节俭美德的反映。

打扬尘

为了干干净净迎接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从腊月二十四除尘日开始,各家各户都要陆陆续续第“打扬尘”(打整屋顶、墙面)、擦洗桌椅、橱柜家俬,即“除尘”,“尘”与“陈”谐音,也有扫除陈旧,“霉气”之意。打扬尘的工具一般是从户外砍回新鲜的竹枝,把它捆绑在一根丈把长的竹竿上。有钱点的人家则是将高粱秸秆扎的扫把捆绑在竹竿上作为工具。如果二十四每来得及打扬尘,就要“看日子”进行了,一般人家自己翻“皇历书”选择日子,大户人家则请“阴阳”先生看日子,但必须在腊月三十日之前。打扬尘是有先后顺序的,对一个房间来说,是从上到下(先房顶、次墙面、再地上);由内到外(先室内、后室外)。一般是首先打扫堂屋(客厅),次之为“房圈儿”(卧室),再次之为贮藏室(如果有的话),然后打扫“灶门前”(厨房),最后打扫庭院(如果有的话)。打扫完毕后,还要“熏屋”,即在每一间屋子里燃点从山上砍回来的柏桠,有熏除霉气、郁气之意。最后将其打扫下来的“渣渣”(垃圾)集中到藏门口(又叫槽门、财门、柴门),用竹制撮箕撮了出去倒于垃圾堆上。这时,有的人还在嘴里会念念有词:一年郁气,扫地出门,来年财富,拥挤进门!

洗 整

从腊月下半月开始,挨家挨户都要彻底洗整铺笼帐被、衣物和一身四体。过去床都是有蚊帐的,蚊帐除少数人家用细麻布做成外,多用粗麻布缝成,下水后很沉重,所以平常洗得较少,到了腊月则非洗不可。

接近年关,都要洗沐一身四体,民间对有“二十七洗病疾(又谓洗周吉),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洗老狗,三十洗干净”之说。开年后,如果你走到哪里遇上吃好的,就会说:“你的脚板洗得干净”。洗沐一身四体含有除旧布新的意思,也是一件讲文明、爱卫生、增进身体健康的大好事。

结彩张灯

临近大年三十,挨家挨户都要在门扉上贴年画,诸如五谷丰登、吉庆有余、赵公元帅、招财进宝、鱼跃龙门、恭喜发财、胖娃娃等吉祥的色彩鲜艳的民俗画(一般为“单线平涂”);在门楣上贴大红对联(春联),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年”、“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等,横批有“送旧迎新”、“一元复始”、“春色满园”等等祥瑞词汇。都要在窗棂上贴纸花(剪纸),图形各异,有雪花、梅花、动物、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字样。都要在打整得干干净净的粉墙上贴些翎毛花卉、古代仕女图画。这些年画、图案都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们对来年的美好希冀的气息。

年前,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在大门前的屋檐横梁上挂一盏灯笼,有藏门的人家,藏门口也要挂灯笼。殷实家庭的灯笼多为宫灯,就是用木头做成的六边形(或八边形)的整体上看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可以收拢的灯笼骨架,到了要挂灯笼的时后,张开来用红绸(或红布)圈儿笼上,里面点一盏菜油或桐油灯(有穿棉纱的灯芯柱的陶瓷灯盏窝儿);普通人家则用篾条扎成各式各样的骨架(方形、圆形、动物形、敷上红纸,有的敷上皮纸(一种纤维很好、很绵扎的透光性很强的纸),再在皮纸上绘画、写字,里面点蜡烛或油灯。

团年饭 

大年三十这天,亲人团聚,桌上摆满了一年365天中最为丰盛的菜肴。饭前要烧香敬天地和列祖列宗,感恩其佑护。尔后,按长幼辈分入座进餐。每人要吃12碗,表示来年12各月,月月都有饭吃;如果来年闰月,则要吃13碗。当然吃不了那么多,于是就用小碟子盛饭,也算数。

粑粑节

自贡人的春节也是一个粑粑节,几乎每家每户都要推磨做“猪儿粑”、“黄粑”(年糕)、汤圆。人们对“推磨”有两个很好的理由,一是“磨儿转转,转去病痛苦难”;一是“磨儿溜圆,来年生活乐乐儿转”。愿望美好,极富生活情趣。要做粑粑,就要推磨,就要吊浆,就要用蒸笼,就要去野外找芭蕉叶……这一连串的事儿做下来,严寒的冬天也就被春的气息温暖了!

守岁和祭水

“守岁”又叫“守田坎”。“田坎”者,人之“衣禄”尔!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也就是除夕之夜了。这一夜,家里是不能“断火种” 的,于是,灶膛里总是燃着红红的木炭,木炭上用柴草灰盖起来,既不让木炭早早烧尽,又不能让火种熄灭了,今天看来还是一门技术;于是,每间屋子都灯火通明,即便最贫困的人家,都要早早地准备好除夕之夜的灯油——古人知道是火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除夕之夜,家人团聚,谈笑风生,相谐“守岁”,直至半夜子时点燃爆竹,燃放烟花,光亮透天,响声不绝于耳。这时,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并和蔼可亲地说道:“啊!你们有长了一岁罗!我们又老了一岁罗!”到时,也总要说:“好好读书啊,读个大顶子来戴起!”这里的“大顶子”指的是官帽上的珠子,其义不言而喻。那时,没有收音机,当然更没有电视,但除夕之夜,人们也“玩法”多多,欢笑多多,喜气洋洋,通宵达旦。

夜半子时,有的人家还要到河边、堰塘边烧钱化纸,祭祀水神。看似迷信,其实是古人对“水”的敬重——他们懂得“水”于人的重要性,正像上面说的他们对“火”的看重一样。

初几头

农历正月初一,人们叫“大初一”。 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这天的汤圆不能叫“汤圆”,要叫“元宝”(正月十五的汤圆叫“元宵”)。这天早上,大人们说话分外小声,也比平常更加亲切。吃过早饭,人们才穿上崭新的衣服出去玩耍。在街上、路头路脑,看见熟人都会说祝福的话,诸如“你过了闹热年了”、“拜年!拜年!”对方往往谦虚地回答:“啊!年在你们那里啊!”

大街上人头攒动,各种食品尤其是孩子的小吃很多,什么“转糖粑粑”、“糖罗汉”(用白糖吹成)、“鸡骨糖”、“回饼”等等,“耍物儿”很多,什么“地牯牛”、陀螺、“提黄”(即空竹)、火炮、烟花、过山号、玩具枪、马刀等等。遍街五颜六色,明晃晃、亮锃锃,不亦美乎!遍街七声八调,祝福声、欢笑声、鞭炮声、地牯牛声,嘈嘈杂杂,嘻嘻哈哈,不亦乐乎!

正月初二开始,大人领了孩子们去寺庙前“转灯杆”,祈求神明保佑。破五(正月初五)开始至正月十五是走亲访友,吃拜年酒的日子。大街上的店铺正月初一开始至初五都不做生意(除了买耍物儿的),初五过后就敬菩萨,看门做生意了。有民谚:“火烧门前纸,大的做生意,小的捡狗屎”,意思是“破五”之后,就该各做各的事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春节期间最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其最盛大的民间文化事项是“元宵灯会”。自贡灯会始于贡井五皇庙“元宵灯会”,有“五皇灯会”古石碑一块存于自贡市彩灯博物馆可以佐证;因此,贡井灯会自古最盛,后传至自流井一代。其时,街市广张“瞒天过海”,举行提灯会,万巷皆灯,提游不绝,热闹非凡。整个个正月半,各种民间活动不断,有舞狮、灯龙灯,泼铁水花,踩高跷,打连箫,游花灯,打哑铃和川剧清唱等等,限于篇幅,恕不一一细说。

富荣西场春节期间的习俗,今天看来有的传承了、有的变化了、有的已经不复存在了;但应该说,在当时对于流通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增强团结,促进和谐,振奋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1.01.01-04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曾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美泉精华:美泉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中华民族的传统,体现在众多民族的众多风土人情中。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跟随着作者流畅的文字,
去体味和感悟不一样的春节习俗……

文章评论共[4]个
美泉-评论

人文风情浓郁的文章,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份喜气。欣赏佳作,问好朋友!at:2011年01月05日 晚上10:26

曾新-回复谢谢朋友!让中华民族浓郁的“过年”风情浸润我们吧! at:2011年01月06日 下午5:53

西子xizi-评论

拜读佳作,新的一年,事事如意at:2011年01月06日 上午10:13

曾新-回复谢谢朋友!让腊月气氛萦绕在你、我周围! at:2011年01月06日 下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