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度喜欢称年轻女子为小姐,但是“小姐”这个称呼原本非美称。据清代文史家赵翼《陔余丛考》称“宋时闺阁女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者之称”,为大家闺秀所忌。宋代钱惟演在《玉堂逢辰录》中,记有“掌茶酒宫人韩小姐”。由此可见,“小姐”最初是指宫女而言;在南宋洪迈撰的《夷坚志》又记载:“傅九者,好使游,常与散乐林小姐绸缪。”“林小姐”是个艺人。苏武也有《成伯席上赠妓人杨小姐》诗,此诗是赠给妓女的。可见宋代妓女也称为“小姐”。宋、元时姬妾也常被称为“小姐”。
今天小姐用于称呼未婚女性,成为人们的日常称谓词。自从“三陪小姐”在一些媒体出现后,小姐一词摇身一变,变成了从事一些不正当职业女士的代名词。
我楼下是一家洗浴中心,里面就有一些从事这一行的女士,每天路过洗浴中心看着她们鬼鬼祟祟的行径,不免想为她们说几句。
其实从事这一行的女士,她们也很辛苦,她们被践踏、蹂躏,她们昼夜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有她们才明白自己心中的血泪。
一次严打扫黄中,有四位小姐被抓,审问她们的时候,她们各说了一句话,说的都挺有意思。
小兰:我一不偷来,二不抢,三不反对共[chan*]党,你们凭什么抓我。
小娜:我不靠天,不靠地,全靠我的半亩地,你凭什么抓我。
小惠:我不添粮,不添嘴,不给社会拖后腿。你们凭什么抓我。
小猪:我不贪污,不行贿,一张小床做买卖,你们凭什么抓我。
……
小姐,她们也是人,她们生活在底层,有的也是被迫无奈,有的是被别人拐卖,有的是生活所迫,想想她们为了生计,饥一顿饱一顿,她们也很难。
她们凭借自己出卖自己的唯一资产——肉体,从而换取一定的收入,她们也是吃的是年轻饭,和普通人生活方式也差不多。我们普遍都是年轻时候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是消耗健康换取金钱,从而养家糊口的。而小姐她们不也是消耗健康换取金钱,由“鲜”到“蔫”最后成“堆儿”从“潜力股”到“涨跌股”到“垃圾股”,从而得以生存的。
社会主义制度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者,不老不得。小姐她们要生活,她们也一样的付出自己的艰辛劳动,只不过劳动方式不一样罢了,就和我们社会中一些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异差不多。
现在社会主义法治正在不断完善阶段,一些不合法的渐渐步入法制轨道。人们也渐渐认识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重要性,逐步走向合法公民。我坚信从事小姐职业的女士,针对她们不久也会出炉相关的政策,使她们名正言顺从事自己的职业。
我想就小姐名正言顺提几点倡议,或许对完善小姐管理有一定借鉴。
一、给小姐留档,办理相应的合法手续,上岗前必要的培训:礼貌用语、待客。
二、办理相应的证件:健康证、营业证、级别证等。办理相关的保险:医保、人寿等。
三、定期检查,规定有效期限,超出有效期限的该退休退休。
我们买菜还分好几个等级:绿色蔬菜、新鲜蔬菜、蔫蔬菜、堆儿菜……我们吃饭根据自己的收入还分几个档次:星级饭店、绿色园、酒家、饭庄、地摊儿……小姐也应有好坏之分,小姐也有贵贱之别。
根据小姐的文化、形象等综合素质评定出级别,按照级别制定出相应的价格,给她们明码标价,以及一天最大的营业额,根据她们的收入收取相应的税务。既保证了她的合法收入,又保证她的生命安全,给社会和谐、安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人性化,给福利不如给政策,给鱼不如给鱼钩。但愿会有那么一天,能看到小姐名正言顺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走在大街小巷,她们能光明磊落地说:我就是职业小姐,不信,你看我的品牌。
-全文完-
▷ 进入真善美信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