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为,玩闹的童年是幸福的。在那伙伴的欢呼声,母亲喋喋不休的啰嗦,街头老大爷嘶哑的谩骂声中,无忧无虑的总是好事,毕竟玩耍确是孩子的天性。
孩提的我,也是如此的玩乐,如此的调皮,懵懵懂懂的脑袋里除了玩,或许剩下的只有父亲手中的竹篾了。幻想也是我们这一年代所产生的,曾想过像孙悟空,阿童木一般的强大,上山擒虎,下海抓龙,甚至痴迷的盯着那电视银屏,忘记了手中的饭碗,想象着何时有一天也能如此……
虽然五,六岁的小孩,天性使然,除了课本上必要的几个字母,也许,还能勉强拼出父母的名字。虽说书是知识源泉,但顽皮的我们,能用完整的单词造个能让老师读得通顺的句子,也得挠了半天脑袋。也许,我也曾是如此。
诗歌,走进我的人生,在那不经意间已经在一个黄毛小子的心中播下了冬眠的种子。依稀记得当年,背下的第一首诗歌是这个样子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儿童六七个,八九十枝花。迷迷糊糊的记忆中,仿佛当年的我融入一个静逸的野外,袅袅炊烟升起,戏耍的伙伴,街旁的野花一一浮现在眼前。她以一种独特的韵律,超脱儿歌的欢快,又摒弃流行歌曲的俗气,缓缓的流动在我脑海中,那颗沉睡的种子便隐藏在记忆的当年,等待发芽。
渐渐的,我明白了一些在现在看来有点幼稚的东西:看书是有用的。让一个只有在父亲那威严的眼神中才能静下一颗玩耍的心来的孩子看书,是一件有点惊奇的事。于是,在母亲那种略微带有迷惑,但更多的是一种欣慰的眼神中开始了我的阅览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母亲是个语文老师,在现在看来,应该是个循规蹈矩的老师,即便有出格的地方也不会有很多。作为老师,而且是以藏书蛮多的语文老师来说,作为孩子的我,更早更容易的接触到系统的国文教育。从那时起,那高高的书柜下总有我孤单却不失活力的身影,也许,那一本本厚重的书卷后面是我抚摸过的痕迹,从吴承恩的《西游记.》到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从屈原的《离*》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子史经传,奇门八卦……
我那颗幼小却执着的心灵,驾驭我清澈的眸子如帆船般,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翻飞书页的声音,力透纸被的呐喊,轻灵欢动的字句,牵扯着我的灵魂,萦绕在巍巍的圣灵之巅……
而又偏偏我对古诗词的喜爱,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默默的背诵下这些支持我写作的动力与源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诗歌,一个个充满故事的诗人,一幕幕感人至深绝唱,发自内心的呼喊,让孩提的我,沉溺于一种其他孩子不能理解的快乐当中。也许,那颗深埋的种子被一缕缕清泉的浇灌,破开岁月的躯壳,等待春天的到来……
久久不能忘怀的是电视播放《花木兰》的时候,开场的童音朗诵的《木兰辞》,让我陷入一种奇怪的感觉当中。一身戎装,沙场点兵,金戈铁马,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如烟如幻,一缕灵妙的东西浮现在脑海,以属于自己的姿态展现在我眼前,或许,称之为灵感吧!但那一霎那的空寂,让我无法捕抓到它那妙倩是身影,只是掩埋种子的土地,渐渐的开始肥沃,似乎等待只是春天的那一声惊雷。
到了五,六年级,懂了点事,便做了些玩伴不能理解甚至不当回事的事情——创作。一次次在那凌乱的草稿中,扭扭捏捏的拼凑出感觉良好的句子,无用的*吟让自己有点飘飘然。当时的我也曾想过,或许,再过几年,我也能出一本什么什么的集选,诗刊之类的东西。
狂妄自大,曾是那时我的代名词,随手矫揉造作的词句拿去攀比唐诗宋词的高峰,落得惨不忍睹的下场。曾经也思考过,诗歌不是这样写的吗?!不敢问老师,老师的职责也只是让你学到书本上的东西,最后考出一个让老师满意,家长有炫耀资本的成绩。不敢问母亲,一个有着大多数中国传统母亲对待还在读书的子女所要理解的东西,我的问题都是浮云,于是乎,我选择了沉默。
沉默不代表我放弃,只是我要在一条条没有多少同行人的路上走得更远,我需要的不是自大,而是谦虚谨慎的求学态度。沉寂的我,默默的写下一首首以自己能理解的诗歌,反复的挑剔,不断的摒弃,才渐渐的写下一些有点份量句子。
高二的时候,或许,注定那一天,即便忘了是具体的哪天,我与烟雨结缘的日子。以玉宇轻侯的笔名,发表了自己第一篇文章:
无题
乱世舞三千,我言绝路上天涯。
乱花舞,绝人路,怎的离人肚。
子规啼,江山易,只有美人依。
菊花落,千秋锁,雁叫寒江过。
山河碎,人心溃,卧倒沙场醉。
注定的无名小子,聊聊的几十人气,让我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烟雨的高手很多,在现在看来,文联和作家协会的那帮人,也不是个个都有烟雨的某些作家那么厉害吧,自己的一篇稿子能通过审核就不错了。自此,春雷唤醒大地,沉睡的种子开始破土而出。
迷迷茫茫中度过了高中,高考之后,一篇篇在这两年多奋斗的历程,以自己喜欢的形式,一种在寻常人看来不错的评价中登上了烟雨的平台。那时,是自己发表蛮多的时候,以后主的笔名,以自己独特方式,书写自己的经历与感想。
后主,本来是我比较喜欢李煜的风格,千古词帝以一种后世无法逾越的高度给了我一种站在伟人肩头俯瞰世界的冲动,一首首哀伤悲戚的诗词,转动在烟雨的平台上。也许,自己在那时也认识到自己水平的有限,推荐的作品只有一首。那时的狂喜,让自己觉得:我在进步之中。但是,后来的投稿,推荐却不是那么容易得的。
上了大学的我,依旧继续自己的梦想,不断的书写自己的足迹,岁月爬过的小溪,留下了我的足印,踏着方格,踩着句号逗号的影子,玩转这一方寸的净土。大学,文学交流渐渐多了,各位大作家,大教授,纷纷倾授自己的所学,使我在如此氛围中学到了高中时期不能学到的东西。也许心态放开,我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的文学的探求,明白文学不是一种自己现在能读懂的东西,没有岁月的吹蚀,风尘的弥漫,不会到达一种平静的心态,不能有所作为。
现在,我一边学习,一边不时的带这本子,徘徊在校园,流连在郊外,伫立在街头,把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将自己的创作融入生活,融入自然。文学,毕竟是要自己去探索,去追求,融入生活的文章,才能体现最为人性的一面,不在无力的*吟,忘记那不属于自己的沉珂,接下来的日子,需要我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烟雨,陪伴我的日子还会继续。
烟雨,四年的陪伴是我无法忘记的记忆,有苦有甜,只有自己知道,希望自己能更好得走下去,明天,我将以雒离的笔名继续我的行程,以自己无法忘记的背影,向着文学的巅峰前进,种子已经发芽,不经历风吹雨打,不会看到长成擎天大树的一天!
谢谢你,烟雨红尘,还有给过我鼓励的编辑们和各位朋友!
-全文完-
▷ 进入后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