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战神白起那些牛事儿(二)惜残儒

发表于-2010年12月23日 中午12:59评论-0条

赵王对廉颇不满意了,后果很严重。于是派了天下第一模拟战争大师赵括先生来代替廉颇。赵括以来就改变了廉颇的做法。消化,继续按照廉颇的方法,胜了说明你廉颇方法正确,我赵括的的脸往哪放啊,败了,就歇菜了,赵王让自己来替代廉颇,你却继续沿用老办法,而且还败了,那不找死吗?赵括整顿三军,要与秦军决一死战!

白起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将主力配置在纵深构筑袋形阵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敌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军。8月,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壁垒,秦早有准备,壁垒坚固不得入。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差点乐的抽过去!匆忙赶往亲临河内督战,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赏赐民爵一级,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到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个个饿得面黄肌瘦,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了,这位纸上谈兵的大师陨落了。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兵投降。

白起对人说:“先前秦已攻陷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于是使诈,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四十五万人,赵国上下为之震惊。从此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后因赵国的平原君写信给其妻子的弟弟魏国的信陵君,委托他向魏王发兵救赵,于是信陵君就去求魏王发兵救赵,魏王派晋鄙率十万大军救赵。但由于秦昭襄王的威胁,魏王只好让军队在邺城待命。信陵君为了救赵,只好用侯嬴计,窃得虎符,杀晋鄙,率兵救赵,在邯郸大败秦军,才避免赵国的过早灭亡。

有人说,坑杀四十万降卒说明白起的嗜杀,性格粗暴。我看不然,要知道先秦时期,人口是制约各国国里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人口技术大才能具备争霸的实力。试想一下,如果白起把四十万降卒放回赵国,那么这场战争等于白打, 赵国实力没有损失,也就没了一个白痴将军,倒是好事。如果白起改编了赵军,那么四十万大军的亲人全在赵国,他们会向秦国尽忠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说,其实白起的这场屠戮,实际上大大加速了统一的历程,否则诸侯争霸不一定还要进行多少年,到时候可能死的就是四百万了!所谓的道德家们,你们能不能以客观的角度评判一下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惜残儒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子午书简点评:

一个人物承载了一段历史。感佩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辨析。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