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媒体上时常出现“极少数”这个用语,这是客气,不客气的用“一小撮”,多指某某事是少之又少的人所谓。常见的医生收红包是极少数,教师收礼是极少数、警察违纪违法是极少数、公仆受贿是极少数……群体性事件也是一小撮极少数云云。有点糊涂,倘若真是个别人、极少数、一小撮有无可能惊动媒体?那一小撮上访者、那极少数因拆迁堵塞道路者、那讨薪农民工能引起媒体的关注么?有些一大帮一大群甚至是行业性贪腐都不能引起媒体丝毫兴趣,况乎这极少数?真是令人懵懂,也算具有特色。
什么是极少数,既简单又平常的一句话本来解释起来并不复杂和困难,现如今叫人搞不懂、弄不明白、不知究竟谁的大脑出了故障。看似是个文字表述问题,实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抑或说是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统计学问题。按一般常识,极少数是相对整体而言,是占有总数的百分比比值,就这么简简单单一清二楚,没有什么可争议和探究的。可现实似乎颠覆了这个朴素的常识。极少是相对于极多而言,用数学概念说就是分子和分母相比较得出的比值,按我们的数学老师教导在5---10%应该算作极少数吧。这个比值的大小不单单是分子的大小更主要是分母的多寡决定它的多与少,分子就是一万十万,如果分母是十三亿,它就是极少数,相反,分子就是个一,分母是一或零点五,那他就大得不得了。神奇的分母同分子一样决定着事物的程度和性质。一万两万甚至一百两百的分子比起十三亿的分母自然永远是极少数了。神奇之处在于一些人“忽视”了统计学的可比性一说且在逻辑学上有神来一笔偷换概念。如媒体接触的贪腐窝案,犯案的可能几人或几十人,相比几千万公务员是极少极少数,咋一听貌似有道理,这里有意人为地给媒体信众制造了“糊涂”,不以地域为依据、不拿行业相比、不用所在群体所在单位比、不以同一级别比、更讲不通的是把与之无关的行业和尚无贪腐的芸芸众生们统统拉入那伟大无比的分母里,几个几十个甚至几千几万个相比几千万的公务员永远是极少数。这种“极少数”的比值和老百姓的感觉往往差异巨大。比如白衣天使的收红包、比如灵魂工程师和灰色收入,比如官场行贿受贿……人人能感觉来感受的事情能是极少数所谓么?再如近年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永远都是“一小撮”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这有点类似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平均工资一般,按他们门的统计口径只包含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一算辨得出了年平均工资如何如何高,实际情况呢?庞大的民营企业员工统统未纳入统计范围,民营企业收入显然大大低于前者,这样的统计数据对国家制定宏观决策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这种数量的多与少事关重要,往往透过数据可反映事物的现有状态、程度和性质,如若不能公正地科学地计算,那计算出的数据的合理性公正性就大打折扣甚或是南辕北辙,它的实际意义又有几多?这种发生在昨天的教训才刚刚翻过一页,那亩产十万斤粮食的报道还历历在目。
有人说这是故意混淆视听以假乱真,甚至说蒙骗小民百姓,没做调查(实际也没资格调查)不能说是与否,暂且还按媒体说法为准吧。
何以酿成这种习惯性的统计方式方法,自然只有指挥大脑的聪明人内心清楚,是不懂统计只是还是另有别的因素使然,只有天知道了。草民们,只希望看到听到实事求是是啥就是啥的新闻报道,别无他求。同时也建议,最好再用那些个“极少数”、“一小撮”时能融入点科学的内涵。
聪灵的人类有时怪怪的,自然科学家苦苦追求的是把问题尽可能地简单化,而另一些什么什么家偏偏力求使之最大复杂化。
一盆凉水击脑门儿过后幡然醒悟:尽是不打粮食的无盐无味的淡话或废话。这本就是一场数字、文字抑或是高级的官场游戏,有什么必要大惊小怪和不理解呢。
-全文完-
▷ 进入墨非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