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这是平民教育家的初衷吗?楼兰故人

发表于-2010年12月13日 晚上7:05评论-2条

明年10月18日,是已故平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在这个双甲子的纪念日里,从国家到地方,都会有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为此,xx市政府计划以这个时间点为契机,投资9000万扩建位于劳山脚下的行知园(包括陶行知纪念馆和陶行知墓),并把这一地块打造成xx教育文化园区。而且自上而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

然而,一场与之有关的迁坟风波随之而起,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争论。

陶行知墓就在陶行知纪念馆的南侧,连同陶行知墓南侧的晓庄烈士纪念碑,构成了现在的行知园。目前,行知园的面积约为35亩。陶行知的墓不大,墓碑由沈钧儒先生题写,并注明由“中国五十三人民团体公葬”。 坊额刻有陶行知手迹:“爱满天下”;坊柱联语为郭沫若书写的陶行知遗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目前进出墓园的道路狭窄简陋,周围的遮蔽物多,墓园格局也不像李白、杜甫等名人那样有气势。看来修扩建是必要的。未来的行知园占地面积将增加到100亩,其中新增的65亩主要就在这劳山的山坡上。在这诞辰120周年纪念的背后,是xx市政府利用这个契机,提升幕府山一带的形象,改造当地的城中村。把陶行知纪念馆打造成xx市的一张教育名片。因为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因在xx办晓庄师范,所以xx被称为中国近代教育发源地。

晓庄村是xx区xxx街道下面的一个小村落,位于劳山脚下,这个村庄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当年在此兴建晓庄学校而闻名于世。陶行知墓的西北面,是大批当地村民的祖坟。按照当地村民的说法,共有一万多座坟墓,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为7500余座。 xx区人民政府xxx街道办事处发布的迁坟公告称:因“陶行知纪念馆”扩建工程需要,需迁移位于晓庄村原劳山现幕府山上部分坟墓。请范围内的坟主于公告之日起至12月25日内,速与晓庄村社区居民委员会联系,办理迁坟手续,逾期不迁,将视作无主坟,由建设单位作深埋处理。此外,政府部门根据墓的材质,决定了不同的补偿标准:土穴是1200元,双穴1500元;水泥穴1800元,双穴2200元。 

政府部门要求自12月1日起的25天之内把红线范围内的7500余座坟墓迁走,这让村民们有点接受不了。“陶行知纪念馆要扩建,让我们把祖坟迁走,时间这么短,补偿也只有1800元,叫我们到哪里去买墓地?”家住当地的村民说。补偿价格太低,是他们反对迁坟的一个主要原因。他们说,“现在随便到哪个公墓买一个穴位,价格都要在万把元左右。而这次迁坟补偿2000块还不到,谁愿意把祖坟搬走呢?” 迁坟太仓促,只有20多天的时间,现在马上过年了,让祖宗年都过不好。这也是部分村民的意见。 

但在xxx街道一位负责人看来,他们的政策已经足够宽松。“ 劳山里的坟墓都是村民自己乱葬的,并没有政府规划,不算是公墓。”这位负责人说,根据xx市政府对于迁坟的补偿标准,非公墓的墓穴,水泥单穴补偿价格为800元,双穴1050元;土穴单穴400元,双穴540元,而现在他们给出的补偿两倍还不止。而且,这还是公益项目,不是商业项目,所以补偿价格不可能再高了。 

而时间紧,却是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陶行知纪念馆扩建工程已经上升到市政府重点项目,专门由分管文教的副市长牵头,成立了一个扩建指挥部。在政府部门的规划中,这个扩建工程要在明年的10月之前完工。在行知园的未来规划中,陶行知纪念馆只是整个行知园中的一部分,还要建中国近代教育史馆和xx教育史馆。 

记者采访中,很多村民表示,更好地纪念陶行知是应该的,整治周边环境也应该,但是不是要大规模扩建行知园,要让那么多与陶行知做了六七十年邻居的先人搬走,就值得好好追问一下了。 一位教育学者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不管是打造xx的教育名片还是更好地纪念陶行知先生,都应该能够体现出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平民教育理念。他认为,更好地保护陶行知纪念馆的珍贵文物,也不一定需要如此大规模的扩建,更不需要搞一个占地达百亩的行知园。预算中的9000万,如果用在诸如民工子弟小学这样最直观的平民教育上,也许更能体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和做人准则。此外,这位学者也认为,现在陶行知墓与那些普通人墓地杂处的情形,也并不是一些人眼中的“很乱”,相反,他认为,这样的身后居住方式,更能体现陶行知先生生前的平民情怀。如果非要硬生生地把陶行知墓与那些普通人的墓分隔开来,恐怕反而背离了陶行知先生终生践行平民教育的初衷了。xx政府为什么不能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后再做决策呢?你们是在宣传陶行知还是在标榜自己的政绩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楼兰故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教育即生活”是陶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在陶先生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假如先生泉下有知,该要跳脚的吧。

文章评论共[2]个
静月清荷-评论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at:2010年12月13日 晚上8:08

楼兰故人-评论

斑竹说的极是。要大力宣传实践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内涵,而不应该去追求表面化、形式化的东西。(:001)at:2010年12月14日 早上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