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突然和父亲谈起鲁迅来了,我随口说着:我有时看不懂鲁迅的文章,还从没有认真地看过他的文。这段时间以来又在网站看到几位杂文高手的文,读来很过瘾,这不,小女子突然心血来潮,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深知才疏学浅的自己没有资格去评说这鲁迅先生的作品,但控制不住自己“打破沙锅”式的毛病,只得在这里说说了,前几天听杂文主编吴墨先生在文中说过,标题用“说说”而不用“谈谈”,那是因为“谈谈”不是一般人能为。这句话文愿是印象犹深,所以,文愿也不具备资格去谈谈,只能说说读《老屋窗口》的感想。
父亲是教语文的,听父亲说:在中小学,普遍存在着老师怕教、学生怕学鲁迅课文的现象,“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句由来已久、流传很广的校园民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鲁迅课文的头痛。鲁迅也并不讳言自己的偏激,他是要通过某种必要的偏激,来打破禁锢,激活思想,引导解放。当传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拘束着社会进步时,要冲破“铁屋子”,鲁迅只好大声呐喊,但这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落入复古的老套。
中国人始终都不肯放下封建思想的担子,不肯停下封建思想的延续,更不肯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最近看了一篇文《老屋窗口》。 所以,看后很有感触,就忍不住想说说自己心里的感受。我想:传统思维及其引导之下的行动是能够左右个人终身的,所谓“秉性难移”正是其理。新生事物总是会受到传统思想的排斥,因此对于人们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如此如此,这一切的厄运便降临在了一个渴望获得新知的小女孩河英的身上,可以说河英的遭遇值得所有人去思考,特别是受旧教条旧思想蒙蔽特别深的人去琢磨,这种后果并不能发生在新一代的身上?十五六岁,正是人们接受新知,开拓视界的黄金时段,偏偏让这美好的时光从那不该有的“十五六岁是应该结婚的年龄”中流逝?真正明理的人就应像河英一样,不能牺牲自己宝贵的青春来遵守什么不合理的规矩。河英的所作所为应该也算是个有很大程度的跨越和进步。可是,山里的人们根本就无法接受这一切。他们做惯了的事就不允许任何人改变,更何况河英还穿着短衣短裤在大庭广众之下到处跑呢?“立刻卷起乡亲们的一片怪叫,怪叫过后一阵嘁嚓,嘁嚓过后一片寂静”。这样的做法怎么不叫乡亲们有这种表现呢?“你去浪吧,与河英一样!”这样的话多么伤害一个人的心!想一想,河英听到的这些话该怎么办?真是个可怜的人。河英的日子怎么过下来的可想而知。她最终还是没能从封建束缚中脱出身来,还是让封建思想占了上风,悔了她的一生。其实,一个人要做一件别人不敢做的事,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她可能做了许久的思想斗争,可能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农村大部分人认为女孩不需要读多少书,最终还是要嫁人的,找一个好的婆家比在外读书强百倍,她们的父母也认为女孩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似乎还是围绕着以前古人们的那种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而选择女子的后半生。想想现在是2010年了,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已经使这种封建思想深入我们的潜意识,形成难以抹去的习惯思维和行为。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没有妇女,就没有爱;没有母亲,就没有英雄。每个有成就的、有不平凡经历的人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可见女人是伟大的,据资料统计:子女的智商高低是与其母亲成正比的。天下儿女都是自己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都是母亲的乳汁哺育成人。从古到今,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哪一个男儿不爱女人?一个人在外遇到挫折或病了的时候先想到自己的母亲,有人会在多年没有回到家乡见到自己母亲的时候喊上一声:“我的(娘)妈哟!”没有人喊“我的(爸)爹哟”或喊其他的。因此,就一般人的本性而言,亲近女人是人的天然本能,是普遍的人类现象。
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形成男尊女卑的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子要求三从四德,形成了夫权观念。打破禁锢,让自己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那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河英,一个沉重的受害者;我们不能效尤,不能再犯同一种错误。
-全文完-
▷ 进入文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