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黄帝泉运涛

发表于-2010年12月10日 下午4:08评论-2条

人类对于自己的起源是最关心的,但因为缺乏依据,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中国人对本民族的起源也是最关心的,因为有文字记载,所以认同了黄帝、炎帝。黄帝、炎帝本来属于两个不同的部落,是他们的融合宣告了中华民族的确立。

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记载: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

《史记》中则说: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可见“战于阪泉”或者叫“阪泉之战”,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第一个转折点。

最初人类的战争,同现在动物界的战争类似,都是为了抢夺食物资源。从“阪泉之战”开始则战争性质发生了变化,是为了争夺领导权,也就是政权。

燧人氏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能,伏羲氏掌握了打猎饲养的技能,神农氏掌握了种植收获的技能,他们便开辟了各自的新时代,成为上古之世的“三皇”。“皇”是象形文字,象灯火辉煌形。金文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燃烧;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即《诗经》中“穆穆皇皇,宜君宜王”的意思。“皇”之灯火辉煌其实就是人类文明之光,希腊传说中,也说盗火者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类,可见掌握用火技能对人类告别洪荒时代的至关重要。原始各部落纷纷聚集到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这几位带来文明之光的“三皇”旗帜之下,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属于人类内部相对团结平等时期,也就是原始共产主义时期。

文明发展到了神农氏晚期,出现了剩余的财富,团结便遭到破坏,平等便受到威胁,仅次于三皇(神农氏)地位的炎帝,藐视三皇的最高权威,要凌驾于各部落诸侯之上,要占领比各部落更多的地盘和财产,各部落诸侯难以忍受炎帝打破平衡之行径又无力反抗炎帝,就都投奔了实力强大的轩辕氏,轩辕以公平待各部落,加强武装力量建设,顺应天文历法五气变化,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充实保障,安抚所有部落的人民,勘察四方统一号令,训练猛兽助战,在阪泉之野与炎帝开展了多次决战,终于取得胜利,炎帝战败认输,轩辕获得了统治的权力和氏族的尊重。然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再次取胜,被正式奉为天帝之子,为神农氏的正式代表,并最终取代终结了神农氏时代,称为黄帝,从此,以黄帝为首的中华民族宣告形成。

不过,“战于阪泉”的阪泉在哪里,一直都有地方在争,或者说是不同意见。有说在山西运城,有说在山西阳曲,有说在河北涿鹿,但学术界的争论并不影响这些地方自己的看法,他们是坚定地相信阪泉就在自己的地盘,因为“我的地盘我做主”,谁拥有了阪泉的资源,谁就可以造势,就可以获得开发和招商的理由,既有面子又有财富。

我到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买了黄帝城文化旅游区的门票,其中项目就包括天下第一泉“黄帝泉”,当地人当然认为黄帝泉即古之阪泉。

在我参观了三祖纪念堂,在轩辕湖边寻觅黄帝城旧址后,再游中华合符坛出来,想去黄帝泉时,却不知道从哪里走,黄帝泉在哪个方向?返到售票处打听,虽然刚过中午,却大门紧闭,工作人员已经杳如黄鹤,附近,雨中的公路上没有一个人影,放眼整个黄帝城文化旅游区内,只有形影相吊的一个我,于是沿公路去寻找,去寻找一个可以问路的人。我到黄帝城,主要就是冲着阪泉和黄帝之都来的。

路边有座“黄帝泉山庄”,莫非黄帝泉就在山庄之内?可是山庄是铁锁当家,进不去的。

再前面是黄帝泉矿泉水有限公司,敞着大门,我非常欣喜,终于可以见到人了,这里的人一定会知道黄帝泉位置的。门卫室的老者果然没让我失望,告诉我黄帝泉既不在山庄,也不在矿泉水公司,其实就在三祖纪念堂旁边。

折回去仔细再找,果然看到一块画有箭头的石头,箭头上面是“黄帝泉”,箭头所指方向有个小红门,一条碎石小径通向那里,琉璃瓦的门檐,左右两个小石狮把守,门前一桌一椅一伞,伞没有撑开,桌椅旁也没有任何人。

进了门,依旧阗无一人,有一个石砌的圆池,池中有三只石龟,大龟在下,中龟伏在大龟背上,小龟伏在中龟背上,池边有名称:万寿龟。龟本长寿,通灵之龟,更能活上几千岁,三代龟的寿命叠加起来岂不正是万岁了!在这里布置这样的景致,其实是在寓意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寓意涿鹿黄帝泉历史的悠久,参观者自当明白。

小径继续向前延伸,在一片树木的环绕下,有一个更大的石砌的圆池,直径约三十米,周长约有百米。池前立石碑“黄帝泉”,泉水碧绿,树影倒立,雨点溅起一个个气泡,这就是“阪泉之战”中的阪泉?这就是灌溉出数千年中华文明之花的阪泉之水么?没有杀伐之声,没有群情激愤的人群,没有合抱的古木,只有幽静地隐在一隅的这方池子,只有沙沙的细雨不知如何述说数千年的世变沧桑。

发现了一块牌子,有介绍黄帝泉的文字:位于北纬40°13',东经115°25',海拔近七百米。泉水主要由四处主泉及若干小泉眼涌出,主泉眼分布在泉的两侧,北边三个,南边一个,南北泉眼间隔处有小泉分布,当黄帝泉水位下降时,大泉眼涌水明显,小泉眼若隐若现,有如七星状,当地百姓长久流传的泉眼呈七星排列的传说不无道理。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指导下,黄帝泉的科学价值被发现,1975年,泉水中携带着封闭在地下深处的氡气被发现,为了借助水中蕴含的氡气值变化观测地层断裂带活动,第一座地震观测站建立起来。现在,每天的氡气数值数据源源不断地向国家地震局传输。通过黄帝泉地震观测站多年的数据分析,黄帝泉水温变化幅度小于1°c,常年保持在12.5°c-13.4°c之间,且流量不论雨旱季,始终平稳变化在27-54升/秒,二十四小时流量在4666-4925吨。

黄帝泉水含有丰富的锶质和氚以及重碳酸盐、钙、镁,同时含有可溶二氧化硅及对人体有益的锂、铁、锌等微量元素和组分,系地下矿泉水与当地冷地下水混合而成。1987年1月和8月,曾先后两次取样,对黄帝泉水进行科学化验。经国家地矿部、卫生部、化工部鉴定,黄帝泉为含锶质重碳酸钙镁型天然优质矿泉水,水质优于国内崂山矿泉水并可与意大利“奎查”、“莫拉”等世界名泉媲美。

看了这些介绍不但仍然不明白黄帝泉是否是阪泉之战的“阪泉”,反而又糊涂了许多。氡是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气体,由镭衰变产生,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室内重要致癌物质,有人认为土氡异常具有地震预报意义。那么阪泉之战的数千年以来涿鹿矾山发生过地震么,如果发生过地震,黄帝泉受没受到影响?眼前的黄帝泉还在阪泉之战时的位置么?这些介绍乃是从科学角度宣传矿泉水,至于文化意义上的阪泉几乎没有提及。

作战的战场不可能在泉水边,也不可能在临泉而居的部落居住地,所以司马迁说“战于阪泉之野”,《说文》解释,邑外为郊,郊外为野,《周礼》更细化“野”为距离王城二百里至三百里的地方。“战于阪泉之野”的战场与阪泉未必有二、三百里,但也不可能只是一、二里这样的近距离,阪泉之野与涿鹿之野也不可能是相同的地点,但想象当年战争,没有飞机大炮,可能也没使用弓箭,甚至也没有大规模杀伤,即使考古,也不会有什么能说明实质情况的遗迹遗物,“熊、罴、貔、貅、貙、虎”是指以动物为图腾的部落,还是就是驯化的野生动物呢?阪泉原本是炎帝的统治区域,《路史》记载炎帝之裔有姓氏为阪泉的,就应该是居住在阪泉的这一支系。矾山镇就是黄帝城的话,黄帝泉与黄帝极可能有关系,但未必就是阪泉。

或许这个问题就像古龙的小说《午夜兰花》中的飞蛾行动一样,“那一战是飞战还是非战,至今还没有人能下个定论”,“江湖中每个人都知道这件事这次行动,但却没有人知道它的结局。”一般有点文化的中国人都知道“阪泉之战”,但“阪泉之战”的具体过程和详细地点,谁又能给我们肯定的答案呢?但“阪泉之战”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并从此进入了历史的新纪元,却是确定无疑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运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落叶清推荐:落叶清
☆ 编辑点评 ☆
落叶清点评:

黄帝对于我们人类有着永恒的记忆
一点一滴在我们的心中
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文化
别去遗忘这一切,走近黄帝泉去接近远古记忆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问好老朋友!晴天,雨天,阴天,愿你快乐每一天!at:2010年12月11日 上午11:33

运涛-回复新年快乐 at:2011年01月18日 下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