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想象力倒数第一,这个新闻是事实还是噱头,暂且让委员和专家们去争论。单就自己来说,每当很费力的读一首意象鲜明的好诗而不懂的时候,就很想骂娘。当然骂的不是诗人,而是自己。为什么人家能写出来这么有想象力的作品,而自己甚至连理解都这么难呢?究竟是什么时候,是被谁,在什么情况下,想象力没了呢?
想象力这东西,有点莫名其妙。有人说它对人类进化很重要。甚至有专家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就在人可以想象。所以才有了象形文字,有了摩崖石刻,有了千古流传的伟大艺术。可反过来,这玩意又没什么具体用处,它没法解决温饱,它没有标准答案,它也不影响你加薪升职,它甚至可能给你带来麻烦。毕竟你不是诗人和不是艺术家。反而是平常看起来有想象力的人,在众人眼里倒反倒是有点神神叨叨的另类。
想象力究竟是先前就有的,还是后天培养的,也并不明确。面对一个圆圈,说是苹果、太阳、足球、鸟蛋的,只是学龄前的无知儿童,是没知识的象征。而如果认识它是数学上的零了,就会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说这孩子识数了,是可喜的进步。如果将这圆圈读成“欧”了,那就是已经会念英文了,家长都要考虑是否出国移民了。等记住“雪融化了会变成水”,就进入了物理和化学的高深领域。认真的在有“水”字的答案旁画上一个勾,就意味又一份满分成绩,这就离爱因斯坦不远了。
记得看过这样一段电视节目: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一张白纸上,上面有滴墨汁。有人说是正在日食的太阳,有人说是个蛋糕,有人说是个屎壳郎。多少孩子就有多少答案。说的孩子声音洪亮,听的老师赞美不断,每个答案出来,台上台下都笑成一片。当然这样的镜头不会在中国发生,中国的课堂上孩子们都学会了鸦雀无声,就是偶尔书声琅琅,那也是在跟这老师的统一领唱在发同一个声音。而更多的时候是老师在带着孩子们忙着核对标准答案呢。
其实,中国的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们能聪明的记住很多标准答案,记住如何让自己完美的和同学融化在一起。相反,敢于藐视老师给的权威答案的,很可能会被开除。而在课堂上敢特立独行和别人不一样的,大概只能被罚站了。
那些记住了圆圈是零的孩子会得到一枚糖球,能念出圆圈是欧的孩子会得到一个表扬,而将“雪化了是春天”写在作业上的孩子,只会得到一个红色的大叉子。这样的日子久了,除了老师给的标准答案,别的东西就是在心里想一下,都自觉的想这是该批判的离经叛道。
不仅是对孩子,还是对家长,记住每道题目的标准答案,写出和大家一样的标准答案,就意味着高分成绩,功勋和奖励,前程和面子,甚至亮点和政绩。而对那些总是做白日梦,说糊涂话的孩子,则要动员各种力量,通过一切手段,让他们尽快回到正确的答案上来,这才是教育的根本。分数重于一切。既然想象力不能换回分数,要它干什么?
有时候围观一堂一本正经按部就班的课,面对讲台上的那根教鞭,和讲台下的排排脑袋,总觉得这里不像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倒更像是电视农业节目里鸡舍的饲养员和鸡群。
对饲养员看来,鸡群的任务就是乖乖的长肉下蛋,翅膀上的羽毛是多余的,还会带来麻烦。就鸡群来说,听饲养员的话,意味着会远离皮鞭的惩罚,和获得更多的饲料。你要选择哪项,难道还有犹豫吗?
农业节目还有这么一段。说的是人们爱吃瓜子却嫌剥皮麻烦,于是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一种只有籽没有皮的南瓜品种。只要将瓜肉洗去,捞出来的就是清香可口的瓜子仁了。也许不久的将来,人们会培育一种完全没毛的鸡类新品种,让鸡一生都跟鸡蛋一样光溜溜。这样不仅免去了鸡舍掉毛清理的麻烦,还省掉了烹饪前的烫毛程序,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又想起一个广告:下面进入抢答题环节,多久后可以住新房?三棵树马上住,恭喜你,答对了。
总听着这答案有点莫名其妙,但这却是仅有的标准答案。只有答了这答案,你才能拿分获奖得利。而所有其他的答案,自然只能是扣分淘汰丢面子了。面对这么明确的结局,多余的想象力只会让你尴尬。
不过事情也不总这么绝对。又想起那个苹果屁股的笑话:女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像问孩子们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是屁股。老师说孩子们耍流氓,就眼泪汪汪找教导处长哭诉。处长很生气的到教室看到这图像,就更生气的质问学生:是谁把屁股画在黑板上了,自己承认了,我从轻处罚。
这么看来,学生们还是有想象力的,至少达到了处长水平。或许教导处长也需要再教育。等所有人都被教育成将屁股看成苹果的时候,他们才能合格的毕业。
于木鱼宅
2010-11-26
-全文完-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