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惠帝弃国
新登基的建文帝立马着手办理三件大事:不可以说不雷厉风行,这一点倒像明太祖,但是终究是翅膀没有长硬基础没有打好虽正统登位号令天下却不知天下之大将在外军令有所不遵之后发生的靖难之役朝廷派出的将领个个关键时刻临阵倒戈就连位居国公的李景隆和谷王给予致命一击开城迎贼建文连等待勤王之兵的幻想彻底破灭由此可见建文王朝人心涣散
第一件是推行仁政,修改「大明律」减轻刑法。
第二件削弱寺院规模和势力,没收寺院占有的土地;
第三件就是推行削藩制。
这三件决策,在我们今天看来,本没有错。之后的历史验证了后两件大事,直接造成了建文逊国,注定了他和他的臣子们,匆匆退出历史舞台。历史与建文帝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出生帝王之家的朱允文。在文化和素质方面,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一点要永远超过朱元璋这个"文盲"。可是不可忽略的是宫廷奢华的生活消磨了他的意志。他生活在深宫之中,表面上风平浪静,那里知道人间疾苦。他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一心只读圣贤书。从小接触的世界都自然如花般美好。
没有经历和磨难的君王,那知世间有多险恶!
在安定太平的日子中一天天长大的朱允文,等到有一天洪武帝真要把大明这副千斤担子交给他时,他显然没有准备好!先帝留给他的团队班底也显然没有准备好!直到有一天朱允文看见朱棣的眼神流露出的咄咄逼人的霸气时,他才感到危机四伏,心神不宁。
早在洪武年间,皇太孙朱允文与燕王朱棣就有过第一次较量。
朱元璋出一上联"风吹马尾千根线"。朱允文对出下联"雨打羊毛一片膻"。对仗虽工整,但意象平凡而又显得软绵无力,就如其性格柔弱仁厚,缺乏底气。深居皇宫的皇孙又没有经历戎马,何来底气,更谈不上霸气。
一个胸无霸气的君王怎能驾驭明朝帝国呢?
此时的朱元璋显然陷入深思!
再看身边另一位四皇子。那是八面威风,虎视眈眈的燕王朱棣。朱棣对的下联是"日照龙鳞万点金"。俨然是一身霸气逼人,一副君临天下之势。朱元璋听后赞不绝口。由于朱棣处处风芒毕露,威风凛凛,随意拍拍小储君的肩膀,对其大不敬,直至轻蔑之。
燕王的这些举动,着实令储君朱允文忧心忡忡,寝食不安。对朱棣种种强势,不知所措。拥兵自重的朱棣驻夺北疆,叱咤风云,所向披靡,那里把性格懦弱的侄儿放在眼里。于是,处处流露争王之霸气。
在朱棣的心里,他应该为皇位继承人。他也有足够的野心和魄力。只是在条件不成熟时才没有完全暴露,一旦朝廷有风吹草动,他远外千里之外就会察觉到。
所以正当朝廷忙于庭议如何削蕃之步骤时,朱埭立刻打着清君侧之名义,挥军南下,发起靖难之役。
具有非凡军事才能的四皇子,指挥燕军势如破竹,没有给朝廷喘息之机,一举攻下南京都城。
毫无思想准备和军事准备的建文王朝,如此不堪一击,于建文四年就土崩瓦解。
建文逊国之后,下落不明,是死?是逃?成为千古之谜!
朱允文于明太祖在世时,提诗一首"虽然隐落江湖里,也有清光照九洲"。不想这成了他逊国后的真实写照。
朱允文是有自知之明的。朱棣及藩王对朝廷是一种威胁。任其发展下去,藩王势力将尾大不掉,一旦发生异动,朝廷如何驾驭?年轻的皇帝就在忧虑之际,文官们提出削藩的提议,得到建文帝的首肯。
于是削藩行动拉开了序幕。
建文帝下了很大的决心,要对九个叔叔的藩位,逐一削去。根据明史记载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周王橚有罪,废为庶人,徙云南。建文元年,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六月,岷王楩有罪,废为庶人,徙漳州。己酉,燕山护卫百主户倪谅上变,燕旗校于谅等伏诛。诏让燕王棣,逮王府官僚。北平都指挥张信叛附于燕。
短短几个月,五位藩王或废或诛,唯独燕王心存异心,不奉诏。可见,建文下手不可以说不快。藩王个个有罪。人们不禁要问,朱元璋之皇子多达二十四人或称王或称侯,洪武在位,没说一个有罪,怎么到了建文朝就个个有罪呢?朱元璋造反起家,位居人君。他膝下之子自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不必说。皇亲国戚不免骄横跋扈,又有哪个遵纪守法?又有谁人不出一点纰漏,就算你是深居简出,皇权要修理你,欲加之罪又何患无词。
开始还算顺利,除燕王之外,其他藩王虽心存不满,但慑服皇威,不敢不奉诏。但是在对待燕王的对策,始终犹豫不决,留下隐患。朱棣极有心机,身边不少谋士给他出谋献策,几次关键节点上,均化险为夷。朱棣早在内宫藏有心腹,布置眼线,所以,建文的每一步动作都逃不过朱棣的眼睛。
朱棣的精明之处就在于时机不成熟时,隐忍不发,示弱于朝廷。一旦掌握优势,势不可挡。从这一点看,朱棣的确拥有君王风范。
而建文帝文弱庸柔、优柔寡断之性格,坐失先机也决定他最后的失败。一个二十一岁的少年,在复杂的势力纷争面前,乱了方寸。怪就怪他的祖父他的父亲没能帮助他度过难关。
朱元璋在他临终前,为他精心挑选的栋梁之材。可是这些个文官只是纸上谈兵。
各个极为自负,在朝政庭议上,意见相左,争论不休,加上建文本人缺乏主见,朝廷一旦开战倾全国之力竟也斗不过朱棣几千兵马。能征能战之辈已被朱屠杀十之八九,文官不论忠奸也绞刑殆尽,侥幸存活者不是平庸之辈就是隔岸观火之流。可怜泱泱大明王朝几十万兵马,长年无战事,带兵者又疏于练兵,南兵又交付李景隆这个蠢才。
难怪朱棣会笑到最后。
可见满朝文官武将奢华之后,将不成将,兵不像兵。
反观朱棣兵马虽少,但是个个都是久历沙场之精兵。特别是朵颜三卫更是以一敌十,势不可挡。
燕兵长年游击于漠北,个个身历百战,又日夜操练,从不怠惰,所以朝廷人马虽众,却如何抵抗朱棣的虎狼之师。
建文在大军出发前,建文要求大将军要保住叔叔的性命。一道"勿伤联叔"的旨意,是近乎愚蠢的。
不知劫后余生的建文帝,会做何感想!
由于,上谕极为暧昧,平乱将军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他们一定会猜测,他们叔侄之间的矛盾,说不定哪一天又和好了。外人只能真戏假做,还是两方面都不能得罪为妙!由此,前头部队多次"欲纵假擒",而坐失良机。
之后的靖难之耻证明,建文帝不应该有的仁慈,最终断送了建文江山。
可见,君者之所以为君者,一味理想主义,一味怀柔天下是永远不够的。恰恰相反,大凡君者,首先是心狠手辣,当断不断,不日,定为他人板上砧肉。君王处事"顺者昌,逆者亡"。剪除异己,决不心慈手软。既为君王,称霸天下的豪气一定是不可或缺的。
可惜建文帝生性懦弱且优柔寡断,难有做到。
可见,文弱皇帝在政治是不成熟的。
建文帝是典型的"富三代",一生不经历风雨,只在温室中,靠着父辈、祖辈的呵护而长大。皇位又是垂手可得,岂用花什么气力?
登基后,参与治理国家的那一班文人,且看
一肚子四书五经,
满脑子忠君爱国,
到真正面对富于心机,才能卓越的燕王对抗时,节节败退。实践证明文人在造反派面前,真是无计可施。名为栋梁之材,空有满腹经纶,又有何用?历史验证了,文人仅有正真和刚正不阿是不够的。俗语说对待流氓要用流氓的手段。否则就如秀才遇上兵,那一定一败涂地。文人缺乏的是实践经验,治国措施必须要经过实践检验。
在实际推行各项政策时,遇到各种阻力,无法层层落实。文人们甚至天真地认为,只要朝廷一道圣谕下去,各省各县无不奉诏。诸不知各地官僚和利益团体长期紧密勾结,牵一发而动全身,立刻就会引发重重矛盾,各级大小多数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最终埋下祸根,引发混乱。这些不利因素正好被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除奸恶"为名,发动靖难之役。
年轻的政权能顶住这起风浪吗?历史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建文正为前方战事焦急不安之际,忽然探报朱棣叛军已兵临城下。一时间惊慌失措。
无良计可施的情况下,派出郡主到燕王营中,乞求割地求和。
但已经稳操胜券的朱棣,哪里肯答应?
建文怎么就想不到,削藩会削到自己头上。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如今已然无法挽回!
这回叔叔打着"清君侧,除奸恶"的名义,是绝对不会对我客气的。
建文与翰林院教授方孝儒商议如何应付这方局面。殊不知方孝儒乃一文人而已,如何于之谈论军国大事。
在建文的内心,甚至还乐观地认为,凭借固若金汤的南京城可以抵挡叛军的进攻。
可没有想到忠良之后李景隆,在这千均一发之际背叛朝廷,临阵倒戈,卖主求荣。与朱棣军队里应外合,很快就攻破金川门。
京师已然空虚,勤王之兵又远在百里之外。建文见大势已去,再也回天无力。帝不忍一家老小被叛军生擒受辱。欲自裁以谢天下。可惜啊?大明这般大好江山就这样拱手让他。忽如一夜秋风来,弹指间江山就要易主。放眼宫廷一片混乱,大内宫女太监来回忙碌,是为了迎接新的主子吗?建文已无心理会这般人等,心灰意冷。
心寒的是平时里,对圣上前呼后拥的那一干人等,现在时局混乱之时,各家只顾各家的,都在盘算着自己未来的前程。
无助的就只有他这个孤家寡人了!
不如手持尚方宝剑,不如自行了断,也就一了百了。可惜这把宝剑啊!非但取不得敌人首级。如今却要结束自己的性命,何其悲哉!
问上苍,这是何等的造物弄人!
真是痛定思痛,往事不堪回首!
建文正值神志迷茫不清之知,形如行尸不走肉,那知是死是活?
还有感觉自己身体被人搬移,平躺在床上时,难道自己已到鬼门关走了一回?那黑白无常为何没有接收自己灵魂,又让自己魂回人间。
为什么要救我?
不如让我去见皇太祖,也只有皇太祖才能保佑我.......
耳边不停地听到翰林院编修程济耳语:"陛下,昔日先帝曾留下锦盒,可于危难之时打开。"
建文听到这里,精神为之一振,起身后忙吩咐左右立即打开锦盒。
只见盒内装有袈云锦裟一件,僧人度碟一件和一把剃度刀。还有一张羊皮纸竟勾勒出逃生线路图。
建文看到先帝早有安排,不禁百感交集,泪如雨下。
遥想太祖在世时,对自己百般宠爱,并坚持传位于我。可是,我实在无能担此重任,皇孙令皇太祖失望了。如今性命攸关之际,还给予指引逃生之路。
皇太祖啊!您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既然四叔武功盖世,不臣之心路人皆知,与其在你老人家百年之后,应验了刘伯温的一句话"明二世四年,燕子飞入城"。何必勉强于我。如今燕王果然领兵逼宫,叫我如何是好?何不在当初继位于燕王,也省去皇孙今日之祸。
建文正胡思乱想之际,亲信不断催促立刻撤离。
建文无奈,任由手下更衣去发,准备逃离。
可是他没有匆忙,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开,离开他这熟悉的皇宫。
他,不甘心把这一切都留给叛逆之贼。
他,选择焚烧皇宫,抛去一切,付出一炬。
于是,他下令烧毁皇宫。
趁大火混乱之际,他带着儿子连同少数近臣乘乱从鬼门出逃。
建文就这样带着无比伤痛,在火光冲天之前,离开永乐宫。
在这一刻,他似乎看见了皇太祖惊愕的目光,目光中饱含多少期待和怜悯;
在这一刻,他似乎看见皇父无奈和担忧的眼神,建文只有含泪离去,却再也不愿回首;
在这一刻,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全文完-
▷ 进入水哥来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