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韶山之前,我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两个韶山,一个韶山是从小就打下的印记,为伟大领袖毛泽东主[xi]的出生地,是革命圣地;另一个韶山是近年去过那里的人讲述的韶山,是一个对游客死缠乱打风气非常不好的旅游目的地。
坐大巴,到了位于大山环绕之中的韶山,这些大山属于南岳衡山的范围之内,韶山的韶峰是衡山七十二峰中的第七十一峰,历史上一直很有名气。韶字的来历就非同凡响,乃是上代虞舜南巡视察工作时,在这里与久别的娥皇、女英二妃相见,奏韶乐于此,引凤来仪,百鸟和鸣,所以这地方被命名为韶山。《韶》是用以歌颂帝尧的圣德,并示忠心继承的乐曲,夏、商、周三代帝王更把《韶》作为国家大典用乐。后随姜子牙传入齐国,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入齐国,在高昭子家中观赏齐《韶》后,尽情享受美好的音乐,使吃肉都变得没有味道了,由衷赞叹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秦汉三国一直到南北朝均把《韶》定为祭祀皇家祖庙的指定乐曲。或许,这首中国古代音乐文明史上等级最高、运用最久的雅乐在此奏响,其灵气、其精华,在数千年后,孕育出了一个不世出的伟人,那就是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出生的毛泽东。
大巴车第一站把我们载到了三层建筑的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村民委员会的门前,不过,可不是叫我们参观村委会,是参观旁边的怀念馆,可惜楹联不是太工整,“光昭马列功炳千秋开千秋大业,气壮山河名垂宇宙是一代伟人”,上联居然用了两次千秋,愧对擅长写作诗词楹联的伟人了,难道韶山的灵气都让一人带走了么?这里是销售毛主[xi]铜像、毛泽东像章的地方,导游一再介绍哪款铜像最正宗最权威价格最公道,让大家可以放心购买,我只是打了个转就出来,只记住《毛氏族谱》中收录清代乾隆时举人戴炯的一篇奇文,“夫山水秀绝,必生奇才!韶山虽不在中州往来之地,赋客骚人所不到,必将有秉山川之秀,追踪古先生其人者:为国之华,邦之望,使人与地俱传!”或许,戴炯为家谱作序,情面难却,客套客套而已,其实他认为的奇才,只不过是毛遂那等的古先生,并不曾想到会有一位奇才何止是使韶山的名声传遍中国而已,试看巴基斯坦总理本?布托的评价:“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他们占领了舞台,以天才的灵感写下了历史的篇章。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他的强有力的影响在全世界亿万男女的心中留下了印记。毛泽东是革命的儿子,是革命的精髓,确实是革命的旋律和传奇,是震动世界的出色的新秩序的最高缔造者。毛泽东没有死,他永垂不朽。他的思想将继续指导各国人民和各民族的命运,一直到太阳永远不再升起。如果仅仅是从中国的范围来衡量他的划时代的功绩,那将有损于对这位非凡人物的纪念。”怀念堂卖的“日月同辉”照片也分出真假,说是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日上午十点三十分,江泽民为铜像揭幕,当巨幅红绸徐徐下到铜像手部时,空中出现了日月同辉且持续八分钟的罕见天象。此时,韶山冲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在严寒之冬日竞相怒放,鲜红的杜鹃花染红了韶山冲。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月亮是无法发光的,只能借助反射太阳光才有光亮。即使月亮真在那个时刻出现,光芒万丈的天体也只能有一个太阳。
报名参团时,我们几个本没有报含午餐的,想自费吃饭可以吃得好,谁想导游没有让我们在饭店汇集的村委会附近吃饭,把我们拉到一个特别偏僻的饭店,附近数百米没有第二家饭店商店,看着端上一盆盆的饭菜,连一点儿食欲都没有了,可不吃又饿,我们对旅行社导游这种近似要挟的行为提出抗议,如此旅游服务的质量,太差了。
饭后又回到村委会开始步行参观,更加让我们生气,本来我们几个自费游客完全可以在这里吃,定好时间等他们回来一起行动的,结果饭没吃好,生了一肚子气。
吃饭虽是个大问题,但我们今天不是来吃饭的,是瞻仰伟人来的,所以马上把注意力集中到景点中。
韶山的风景很美,山岗田垅相间,满目青翠不断,山峦起伏相连,是一个“六山半水,两分半田,一分道路加庄园”的典型丘陵地形区。
路边有白色墙面的毛鉴公祠,门前架上有鼓,门板上有门神,属于毛氏家族鉴房支祠,大革命时期,此处为湘潭县特别区第三乡农民协会会址。一九二七年元月初,毛泽东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时,第三、四两乡的农民协会组织了四百多位农民召开大会欢迎毛泽东。毛泽东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有毛氏宗祠,楹联为“注经世业,捧檄家声”。上、下联各说了一个毛姓的典故。上联说的是汉代鲁之大毛公毛亨、赵之小毛公毛苌先后注解《诗经》的典故,引申说,毛家是以注经为世代之业的,属于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下联则是用汉代庐江毛义“奉檄色喜”的典故。汉代承春秋古义,非常讲究士行高洁。毛义家贫,事亲至孝。南阳人张奉慕名拜访,正碰上朝廷任命毛义为县令。当时高贵的士人以官为耻,而毛义却“奉檄色喜”,即捧着任命状喜形于色。因此张奉将毛义视为庸俗之徒,掉头走了。后来,毛义的母亲去世,毛义辞官回家守孝,朝廷推举贤良,再次征召毛义出外做官,也坚辞不就。至此张奉才重新认识了毛义的高洁,感叹地说:当初毛义就官是为了奉养母亲啊。因此“捧檄家声”说的就是以孝道传家。这里是毛泽东一九二五年回韶山领导农民运动时,创办的农民夜校旧址之一,他的爱人杨开慧在这里讲过课。
到了引凤山下的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坐南朝北的一座水泥砖木混合结构建筑,领取免费门票进内参观,引凤山自然是虞舜奏韶乐而引凤来仪的地点。纪念馆创造性地把湖南乡村格调与苏州园林风格相结合,馆内布局依坡地形成形式各别、大小不同、高低错落的内院,配以天井、小桥流水、金鱼池和花园,幽雅别致,于一九六四年国庆节开放,原馆名“韶山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xi]郭沫若书。一九八二年改现名,一九八三年四月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xi]、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重新题写馆名。二oo八年三月五日开始免费开放,目前,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总面积八千余平方米。现有十二个展厅为基本陈列,包括《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生平事迹展;四个展厅为专题陈列,包括《毛泽东遗物展》、《毛泽东一家六烈士》等。展厅充分利用了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突出陈列主题。“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是邓小平手书,大厅迎面是汉白玉的毛泽东坐像,取材于北京房山,由北京军事博物馆著名雕刻家刘林设计创作。毛泽东是人民的伟大领袖,他的一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为了人民的幸福,贡献了六名烈士,创下盖世丰功伟绩,不求一丝个人回报。赴重庆谈判时郭沫若赠送的手表,穿了几十年、打了七十三个补丁的睡衣,以及毛泽东日常家庭生活账单、菜谱等,一件件遗物,无不体现出一代伟人的崇高人格和不朽风范。而当今时代,同样是做官,最大的受贿贪官记录不断被刷新,而能建立大功勋的官,越来越凤毛麟角。面对毛主[xi],才明白为人民服务口号的伟大,从小就在说,他是中国革命航船的舵手,因为他航行在人民群众的水中,他为人民谋幸福,人民的水就把他抬得很高。而如今的官却总在翻船,因为他们以人民为敌,人民痛恨他们,人民群众提出最正当的要求,往往被以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名义进行镇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人民怎么能愿意载他们的舟呢?
出了纪念馆,就是宽敞的毛泽东广场,是二oo八年改扩建的,广场总面积十万两千八百平方米。其中,瞻仰区一千五百平方米,纪念区一千七百平方米,集会区六千三百平方米,休闲区九万三千三百平方米,广场总投资六千六百万元。铜像重三点七吨,像高六米,基座高四点一米,通高十点一米,象征着“十一”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铜像背靠韶峰,面向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xi]”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铜像褐红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镌刻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xi]、中央军委主[xi]江泽民一九九二年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五个贴金大字。有解放军战士守卫着广场和铜像,这是我见过所有景区所独有的。旁边有鲜花店,花钱买花,能得到音乐伴奏。
对毛泽东的尊重,绝不是用钱能体现的,扩建他的纪念地,何如遵从他的教导,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高高塑造他的雕像,何如高举他的旗帜,业绍箕裘,踵事增华,把他缔造的人民共和国建设得清原正本,国泰民安。
上车去参观韶山最原始最神圣最值得看的景点-毛主[xi]故居。我清楚地记得上小学时,我们图画课最常画的图就是毛主[xi]故居了,所以对于毛主[xi]故居,亿万人民虽然亲自来过的不多,但都再熟悉不过了。位于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现在看是一栋普普通通的江南农舍,它正面三间,两头横屋各三间,成“凹”字形结构,占地面积五百六十六点三九平方米,建筑面积四百七十二点九二平方米,有房屋十八间,东边十三间小青瓦房为毛泽东家,西边四间茅屋原系毛姓公产,居中堂屋为共用,当年在村中也是属于富庶的家庭了。
参观的人非常多,有解放军战士守卫,排队入内,不能逗留,不能拍照,与毛主[xi]纪念堂参观的方式相类似,只是不用存包。原匾额“毛泽东同志旧居”由郭沫若书写,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大门匾额改用邓小平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堂屋中的两张方桌,两条板凳和神龛;退堂屋中的矮水桶;厨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横屋中的方桌;父母卧室中的床、衣柜、书桌、长睡椅和摺衣凳;毛泽东卧室中的床、衣柜、方桌;毛泽覃卧室中的床;毛泽民卧室中的床、书桌和衣柜;农具室中的石磨、水车和晒谷大木耙;碓屋中的米碓、糠碓、风车等,都是原物,它们再现了那个时代农村富裕一些农民的生活方式。屋子光线有些暗,对现在居住在宽敞明亮楼房的人来说,不是非常适应,参观者都非常拘谨肃静,一人跟一人向前挪动,没人大声说话,没人指指点点,身上唯一活跃的器官就是眼睛,有什么疑惑尽可能忍着不问,有什么感慨尽可能憋着不发,出来后,走出百十米,才连珠炮一样向导游发问,向同行者抒发感慨。
故居前有池塘,旁有青砖房叫南岸,是毛泽东读私塾的地方,据说有一次老师不在的时候毛泽东与同学们去池塘戏水,没有背书,老师回来生气,要学生当场对对子,对不出要挨板子。老师见景而出句:“濯足”,这是《孟子》中的成句,就是指洗去脚污。没想到毛泽东应声而答:“修身”,这是《礼记》中的成句,都是四书五经中的内容,意境却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而词性、结构、平仄无不契合,说妙对无双也不为过,可见毛泽东读书基础非常扎实应用非常灵活。
大家慢悠悠准备上车,我却想尽可能分秒必争多看一些景点,问清毛泽东父母合葬墓道路,自己急匆匆去了,是毛泽东故居斜对面约一公里远的象鼻山上,也叫南竹圫的地方,经过纪念品大市场,回绝那些拥上来兜售纪念品的村民,本以为会有大批游客,我跟着人群走就能到地方了,谁知没有一个游客到这里参观,我只好不断问路,主要担心回去迟了,让大家等我。
终于看到一个青石的“望重海岳”坊,楹联“秉严德垂涣时地义公昭万世,泽慈恩毓旷古天骄母骄一人”。坊背上匾额为“辉映昊宇”,楹联:“舜韶遗韵谐万代凤鸣奕世,圣地庥光许千秋龙跃新天”。
一直向山上爬,终于见到了人,是一大排妇女,推销鲜花,我没有买,断然拒绝,不予纠缠,因为我急于赶路,浑身是汗,这副形象献花,对逝者不庄重。看到了墓地,坐西北,朝东南,并不大,而这不大的墓地,原不过是土堆土围的荒坟青冢,解放后立碑为志而已。现在的墓,是毛泽东死后,一九七八和一九八九年修整的,他生前,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国家最高领导人而为父母大造陵墓。墓前有花篮和鲜花,他父亲毛顺生一九二o年去世,母亲文七妹一九一九年去世,那时他还没有开展参与组建共[chan*]党,所以父母生前没有因他的革命活动受牵连。墓后方的眺峰亭也是后来修的东西。
他非常尊重自己的双亲,尤其是母亲,墓前立有毛泽东泣母灵联,“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还有当年写于灵前表达深情的《祭母文》:“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他有没有写过《祭父文》,无从可考,唯一与父亲相关的文字是他一九一o年第一次离开家乡去求学时抄录一首诗呈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对父亲发下的誓言实现了,所以一九五九年已经成就千古不可磨灭之名的他回到了家乡,写下壮丽的诗篇“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也可看做是对父母在天之灵的告慰。
我匆匆到了集合地点,韶山毛泽东纪念园。游客见园就想进,却又埋怨门票太贵,其实,纪念园建造的目的之一就是商业利润,否则一个小小的村子搞这么个烧钱的工程干什么。
韶山景区建设属于“一号工程”项目,国家把巨额资金用来造景,尤其是在这么一个小地方,这些资金足够大大改善当地人民生活了,人们住在低矮的房屋中看到家门口矗立起奢华的建筑,鹤立鸡群一般,怎能不感觉自己的窘迫,怎能不想尽快富裕起来,怎能没有“淘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粘泥,粼粼居大厦”的感慨,而他们最好的财源,就是围绕毛泽东进行开发,所以韶山人就把朝圣的游客当做财神,既然是出于赚钱的目的,当然手段就无所不用其极。游客抱着高山仰止的崇敬之心奔毛泽东而来,遭遇当地人民以脱贫致富的急切感出卖毛泽东的有关资源,双方的共同点少之又少,所以旅游市场的极端不和谐也就不可避免。
其实,如果国家把“一号工程”的资金绝大部分用来改造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这也是最符合毛泽东思想的做法,一小部分搞景点建设,效果就可能相反,人民就会感念毛泽东以及他缔造的党和国家的恩情,自发把景区人的精神风貌变得高尚一些,纯粹一些,脱离低级趣味一些,有道德一些,有益于景区和游客一些。
如果政府认为多花钱花大钱是纪念伟人的最好方式,那么就不能指望人民还保持淳朴的风俗,即使是圣地的人民,也不会人人都是圣人。
无论过去怎么样,以后怎么样,韶山都是圣地,不会改变,因为毛泽东永远是毛泽东,永远值得崇拜。至于其他的人,我们本来就不知晓,也不是我们需要崇拜的,所以也就不值得生气了。
-全文完-
▷ 进入运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