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月夜之美洲子

发表于-2004年07月30日 中午1:02评论-5条

月夜之美,大致由四部分构成:一是月亮本身,二是弥漫的月光,三是因着月夜而梦幻了的万物,四是月夜带给观赏者的心境。前三者属于视觉之美,后者属于意象之美。换言之,前三者乃外在景象,是一种自在天然;后者乃心理感受,是一种附着了接受者情感因素的主观再造。此四美并不是割裂的,也并非依次发生,它们浑然一体、交相辉映,在视网膜和心灵之间不断转换,由同一个客体衍生为无数个既有一般共性,又充满了个性差异的全新世界。

月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四季之中,月亮出没的角度缓缓变动,悬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不断游移,有时高远无极,有时又似乎伸手可触;其形状,在我们看来,也随之或大或小,彼夜大如铜锣,此夜却小如玉石。每月之中,月亮的轮廓也在渐变,圆时充盈饱满,雍容华贵如玉环出浴;缺时钩弦弯弓,柔和典雅如飞燕曼舞。即便是在同一夜晚,月亮也因天气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时而空澄皎洁,连月球上的山川都依稀可见;时而斑驳疏离,迷蒙虚幻如琵琶遮颜。“月有阴晴圆缺”,是之谓也。

人们追逐永恒,但天性中又渴望变化,在永恒意识的掩盖之下,潜意识中期盼变化的暗流波涛汹涌。正如婚姻中的七年之痒,即便对方是天仙,你也会出现审美疲劳,也会窃盼变化所带来的浪漫。月亮是完美的,它周而复始地出现在空中,毫无保留地拥你入怀,给你以配偶般的永恒;同时,位置、体态、容貌又在时时更新,向你展示着变幻的诱惑,给你以情人般的鲜活。人们喜欢月亮,从某个层面上说,或许便是一种心理投射,一种情感补偿——即便是再寻常不过的人,也能够以简单易行的方式,完成从现实中的缺憾到梦幻中的恣意,从而获得精神上愉悦。

月光几近于青色。我们常常把月光描述为乳白,其实,青才是它的根色。月光之青较为柔弱,比天空、海洋之青更为恬淡悠远,类似于蓝绿色与红紫色混合而成的幽蓝。这种概括,是基于月光和阳光相比较的大背景而言的。如果把日光比喻成洪钟大吕,月光则是笛声琴韵;如果把日光比喻成璀灿热烈的葵花,月光则是矜持淡雅的修竹。循此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与白昼中通常所见的青色相比,月光之青是暗淡的。青色,从色温上说,属于冷色调,代表着静谧、深沉等氛围以及落寞、忧郁等情绪。而月光之青,因为多了些幽暗,静谧、深沉的氛围随之增加了冥茫、神秘的色彩,落寞、忧郁的情绪也便有了些孤独甚至寂灭的影子。这是月光“暗”的一面。那么,它的“淡”又是怎样的呢?所谓“淡”,在月光中所显现出来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银色”或者“乳白”。银色也罢,乳白也罢,从质上说,都强调了“白”的根色。其实,在所有的光中,白色并不单独地存在,它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波长各异、可分别产生不同色觉的彩色光谱构成的,是一种包含全体光谱的电磁波。也就是说,白色并不是光谱中的实色,它是色而又非色、无体而又无相。进言之,月光之青的“淡”,是幽暗之中加入了浅浅的白色这种“非实在”的光色而构成的。“非实在”的加入,使月光有了更多的虚幻、梦境等假象成分,青色也便更加脱离了现实中的原色,显得愈发扑塑迷离。因为“暗”而得到静谧,因为“淡”而形成梦幻,凡夫俗子如你我,有谁能不被这种美所诱惑呢?

月夜下的万物与白昼中的情形大相径庭。我们知道,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与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单调色彩,有彩色则是指红、黄、蓝等鲜艳色彩。白昼中的万物是有彩色的,色泽丰富且亮度高、色差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月夜中的万物是无彩色的,均匀地浸染在白、灰、黑之中,给人的感受更趋向于柔和。通常,我们的视觉器官往往是把物体的色彩和形状作为同一信息接收,但白昼中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斑斓的色彩;而在月夜中,更多的印象却是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大致轮廓或者一幅幅流动的剪影。或许我们也能感受到有彩色,但那也只是日常观察所累积的记忆色,并非月夜中的实感。

人类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头脑越来越复杂,但从古至今,始终存在着趋向简约的心理偏好。我们享受着五彩的生活,却又经常渴望脱离尘世的纷扰,回归原初状态的淳朴。相对于纷繁多变的白昼,无彩色的月夜是简约而淳朴的,山川或草木、村舍或城镇、荒野或闹市,世间的一切都被奇妙地包容在淡淡的青色光芒之中,天地同辉、万物一色,恬静、柔美而又不乏生动。这时候,独自坐在月夜中,贪欲、邪念、纷争甚至所谓的理想与激情都渐渐隐去,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柔软,情感变得越来越细腻,不知不觉中达到物我两忘之境,完全沉浸于一个感性的世界。也许,只有在月夜中,只有在面对被梦幻化了的万物时,人们的思想才会如此质朴,人们的精神才会如此纯粹,人们的灵魂才会如此轻盈。

我们神往世外桃源,我们苦苦找寻。其实,只要用心去体味,每一个月夜又何尝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人间仙境呢?

观赏者的心境是各不相同的。正如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有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域的人们观赏到的月夜不同,心境自然不同;同一时间、同一地域,不同的人观赏,心境仍然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由于情绪的变化,所产生的心境也会不同。

然而,共性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在质上,这些心境仍旧有章可循。月夜中,人们的心境是宁静的。日没西山,鸟归巢、兽归穴,万物沉睡,尘埃落定,一切都趋于沉寂,人们所得到的宁静是自然的、合乎天性的。这种宁静,与在白天里关门闭窗、独居一隅时所营造的宁静几乎不可同日而语。白天,身静心难静,即便是四周悄无声息,也难以彻底消除内心的喧嚣;月夜,身动心亦静,即便是徜徉于闹市,也能感受到平和与雅致。月夜中的人们是易于感伤的。天气晴朗的时候,月色空澄皎洁,人们沐浴在月光中,会感到一丝清爽,但仍然不会产生积极、昂扬的精神,因为青色带来的情绪终究是趋向于寂寞、沉郁和忧伤的。这种忧伤是浅淡的、飘渺的,是一种甜蜜的忧伤。脱离了现实中具体的、琐屑的事务,月夜中的愁绪并不深切、并不执著,它是不定的闲愁,是无端的哀伤。灵魂像风,心绪如梦,莫名的感伤毫无方向,随着月光静静地飘舞,静静地流淌。月夜中的人们是趋于冥想的。青色在黑夜中的光辉,带来幽渺、神秘、终极等感受,往往使人产生对“无限”的联想。我们常常仰望苍穹,在闪烁的群星中演绎天神们的爱情;我们常常陷入沉思,在高邈的太空中寻找人生的答案;我们甚至会想到生命的终极,想到祖先在遥远的星空凝视着一切,想到不可思议的未来和归宿。月夜幽邃,使人们超越时空的界限,奔向永恒的彼岸。

目光越拉越长,思绪越飘越远。停止写作,推窗遥望,我想,月夜带给人的美感,又何止这些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洲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飘然一剑点评:

    挺诗意的月色,你分析得也很透彻,就是语言像教科书的呆板,把月色的审美情趣和过程,如讲绘画色彩般分解的全没了意境。我的感觉如此糟糕,真难为你的分析透彻。

文章评论共[5]个
双木四羊-评论

月夜真的很美,温柔的月光可以把你包围。at:2004年07月30日 下午4:48

芙蓉晶-评论

洲先生的文章,总是与众不同,把个月亮都能上升到理念的高度,理智的思路,透彻的解析,绘画、美学结合一体,且有自己的主观思绪,真上乘佳作也!而且从此文,能体会到先生知识之渊博至深!真的是让我折服!最近,我也在尝试着写现代文学,洲先生可愿作芙蓉老师?:)at:2004年07月30日 下午4:56

纤柳-评论

此文立意我认为并不在于描绘景色,而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对美景进行剖析,很独特的散文,非一般人可作!at:2004年07月30日 晚上7:14

梧桐雨梦-评论

你说的真好,月色之美真的不仅仅代表月圆时刻的感慨、月缺十分的感动;也不仅仅象征着幽忧思绪、无边思念、缠绵诗意……,更取决于她本身的自然美和审视她的人的心境之美……,是这样吗?at:2004年09月25日 下午5:12

若幽-评论

   你一定花了不少的时间用来欣赏月的变化了。at:2005年06月05日 中午1:43